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入分析袁绍败于曹操的真实原因

建安五年,袁绍以一篇陈琳的讨伐檄文开始了进攻曹操的大幕。黄河流域的两大军事集团拉开了战争的帷幕,最终曹操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初步统一了北方,而袁绍兵败后不久就抑郁而亡。传统观点看来,袁绍失败是顺理成章之事。

曹操的谋士郭嘉在官渡之战前,提出了一个观点: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另一个谋士程昱提出了曹操有必胜的条件,那就是拥有“度胜”,“谋胜”,“武胜”,“德胜”。历史上大致观点都是袁绍空有深厚的背景,却优柔寡断,刚愎自用,听不进劝谏,失败是必然的。

历史总是为胜利者所书写。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曹操战胜了袁绍,那么舆论方面肯定会倾向于曹操。可是当时袁绍的实力肯定大于曹操,双方对比悬殊,那么曹操最后完败袁绍。那么袁绍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贵族的行为方式制约了袁绍,出身四世三公家庭的袁绍,本身就具有很多优势,这就造成了他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贵族出身饱受传统教育,袁绍做事过于呆板,不会为了实现目的选择不择手段。这种行为方式平时还好,可是三国乱世,这种思想却是要不得的,一个政治家和军事集团的首脑,不仅要有胸襟和实力,更要有手腕,这些袁绍却是不如曹操;

其次,袁绍的管理模式不如曹操。虽然袁绍长期占据北方四州,控制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可是袁绍却一改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改让自己的儿子去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但是整体来说,这种方式整体上过于松散,不利于集中力量,后来袁绍的儿子内斗恰恰证明这种管理方式的不合理性;

再次,袁绍太相信别人,对于反曹势力心存幻想。讨伐曹操时,袁绍派人联合张绣和刘表,准备夹击曹操。结果张绣和刘表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加之作为自己谋士的许攸投降曹操,却一举扭转了战局。许攸带给曹操的不仅是袁绍方的重要军事机密,更打击了袁绍军,使得袁绍不战自乱;

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点:袁绍方脆弱的心理因素加速了袁绍集团的灭亡。袁绍过分讲究面子,放不下身段。一场看来必胜的战争,却落得个完败。自己气愤不已,可是却无可奈何。放不下颜面的袁绍,不久就抑郁而亡。

官渡一战后,虽然袁绍战败,但是袁绍仍有一定的实力,幽州和并州仍在袁绍手中,袁绍完全可以养精蓄锐,然后再图东山再起。但是内心脆弱的袁绍却没有振作起来,最终离开了世界。袁绍的离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袁绍之败,就是败在一个脆弱和敏感的心。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订阅“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创,不尽之处请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渡之战前,袁绍一方谋士也多有良谋,可惜未被采纳
漫谈三国:官渡之战浅析(2)
身为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的荀彧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袁绍集团的覆灭,真的是因为一场官渡之战吗?
揭秘:不乏谋臣良将的袁绍为何败给曹操?
许攸(东汉末年谋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