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晋至北宋都以曹魏为正统 为何南宋改以蜀汉为正统?

每遇天下动乱分裂之时,“正统之争”总会成为各方势力争执的焦点。而对於三国时期的曹魏与蜀汉之间的正统之争,其实自魏晋到北宋(如司马光等主编的《资治通鉴》)都是以曹魏为正统。从魏晋到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是有明确的禅让程序的。而宋室南渡后,中原之地沦入金人之手,在政治上又处于被动,被迫向金人纳贡称臣。所以,南宋儒学家(朱熹等)为寻求其正统的法理性依据,主张以血统而论正统,便以蜀汉为正统,曹魏为篡逆。

然而,蜀汉的情况与东晋、南宋并不相同。仅以血统而论,刘备也欠缺正统的名分,晋司马睿与宋赵构都属晋、宋皇室的近支;而刘备与汉室的血脉疏远,更为重要的刘备这一支庶脉,乃源於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涿县陆城亭侯刘贞。汉武帝时期,刘贞就因坐酎金失侯,而失去了爵位。从宗法上来说,没爵位在身的,是不能算宗室的。刘贞这一支脉早已沦为庶民了,是没有承继大统的资格的。

当皇帝无后,可以从近支宗室中遴选继承人,这在宗法上算是过继。明朝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之争”,即是因为嘉靖是以“藩王”承继的“大统”,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臣集团认为嘉靖入嗣大宗,宜称孝宗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也就是说要嘉靖改认其伯父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而改称其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叔父。

清朝的光绪一直不能掌握实权,其中也有这方面的重要原因。光绪不是慈禧的亲生儿子,在宗法上属于“过继”,尽管光绪称呼慈禧为“亲爸爸”。但只要慈禧还活着一天,这大清的天下都属于慈禧而不属于光绪。“过继子”虽然享有继承权,但缺乏“亲生子”那种挥霍主宰的名分。

自汉光武帝刘秀再兴汉室,汉明帝给刘秀上庙号“世祖”。表明东汉已再建宗脉,而与西汉那些宗室没多大关系了。而后世,将刘邦建立的西汉与刘秀创立的东汉直接分开。也是因为刘秀与西汉皇室的血脉太过疏远,而缺乏直接继承的名分。在许多的地方戏中,都有《刘秀下南阳》的故事,在故事中,刘秀却成了汉平帝之子。而之所以要如此创作,就是为了要给刘秀继承大汉的正统名分。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以实现自己的帝王之志。可是,汉献帝却将其皇位禅让给曹丕。所以,即便蜀汉不承认曹魏的合法性,那么这皇位仍应该在汉献帝的一脉。无论怎么轮?也轮不到刘备来坐皇帝。论与汉室的亲疏,曹魏集团的大谋士刘晔,乃是汉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这也要比刘备与汉献帝的关系近好几倍。而刘备为了称帝之合法性,也就必须要造谣言“汉献帝为曹丕所害”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汉和东汉的一大分野:刘备吃相要难看许多
谈谈血统与政治,汉朝寿命该咋算,是400年还是450年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 是如何对待西汉宗室的?
关羽打仗不怎么样,为何降个于禁就威震华夏了?原来可以这么解释
三国时期,到底谁才是正统?《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答案不同
历朝历代都以曹魏为正统,为何到了南宋就改口称蜀汉为正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