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人这句话,揭开了清朝最忌讳的真相,气的乾隆立马要杀他!

在中国历史上,有胆量不怕死的人很多,比如唐朝魏征,明朝海瑞等,一点都不怕皇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到了清朝,虽然文人几乎都变成了软骨头,只知道溜须拍马,鼓吹各种盛世,但也有个别胆大的人。比如本文所述的硬骨头杭世骏(1695—1773),清代大学问家,水平很高。

清朝建立之后,一直提倡“满汉一体,不分眷顾”,想淡化民族分别。但这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旦涉及到真实权利分配时,清朝统治者还是要使用自己人的,即主要官员从满洲人中挑选。国学大师钱穆说,元清的皇帝和其他朝的不同,因为元清朝皇帝后面有部落支持,元朝的蒙古,清朝的满洲,所以皇帝私心满满,重要职位只会用自己部族之人。

这件事虽然属于“你懂的”,但大家都不能说出来,一旦说破,岂非破坏皇帝下的这盘“大棋”?然而,杭世骏胆子太大,竟在乾隆统治时期,在考卷上说了出来,气的乾隆当时立马要杀他,后来经劝就将他辞退了。

1743年,乾隆登基第八年,准备做一个“阳城马周”科,考试参与者是“翰林院诸官”,最终目的是想挑选一些正直的官员。乾隆这么做,是想博取一个“善于纳谏”的美名,没想到却被搞砸了!(马周为唐朝监察御史,以敢于直谏而闻名)

原来,在翰林院里,有一家伙非常直率,100%符合乾隆想要挑选正直之士的要求,此人就是杭世骏。然而,这家伙却率真到将清朝皇帝最想掩盖隐瞒的问题,直接说了出来。在考试卷上,杭世骏直接说了一段话。

大清一统多年,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应知满洲才俊虽多,但比起汉人不过十之三四;

天下巡抚尚且满汉各半,各省总督却无一汉人,这岂不是重满轻汉,难道我汉人就无一人堪任总督?

乾隆皇帝一见之下,勃然大怒说:“满汉远迩,皆朕臣工,朕从无歧视。国家教养百年,满洲人才辈出,何事不及汉人?”乾隆的意思是,满人人才辈出,事事都不比汉人差,甚至强很多,因此国家用人没有分别,都是按能力使用,不分满汉。当然,事实大家都懂得,否则怎么会出现各省“总督却无一汉人”,总不该汉人都是笨蛋吧!

有人说,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是汉人,却能位居高位,做了总督职位。然而,这是在太平天国爆发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还真没有汉人能做上总督职位的。在200多年内,能统领指挥满洲兵的,只有岳钟麟,此人后来也变成了汉军旗。

因此,杭世骏这句话真说道点子上了,戳到了乾隆和清朝的痛点,清朝防汉政策之下,满汉区别待遇非常大。于是,乾隆气的直跺脚,把杭世骏的试卷仍在地上,反复的用脚踩了又踩。同时,还以“见解悖谬,语中挟私”,即说的话很荒谬,语中夹带很多私心为理由,要求刑部立即治他死罪。

当然,后来不少大臣含蓄的向乾隆说,你这是属于“钓鱼执法”,明明说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结果别人说了,你却又要治别人死罪,这不是出尔反尔吗!后来,乾隆自己也觉得理亏,就将杭世骏辞退了!

客观的说,在清朝历史上,“满汉畛域”是个很忌讳的话题,基本上无人敢碰。其实这可以理解,如果天下都知道这种分别,满清如何统治神州呢?所以,怎么也要将这件事模糊或淡化。但在权利中心,执行的是“首崇满洲”的做法,即便是同级别的官员,也是满洲官员权力大。至于重要部门的领导,那肯定是满洲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三个官员的遭遇,道出乾隆权术水平,乾隆盛世果然值得质疑
清代奏折中的“臣”与“奴才”
忠臣得罪乾隆,乾隆:只配捡破烂!忠臣:我奉旨收破烂!门庭若市
乾隆的气量
“奉旨收卖废铜烂铁”的杭世骏
满清覆亡百年祭:马背民族如何从彪悍到腐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