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为何对宋王朝如此死心塌地?当政者收揽人心实在高明

苏轼虽在现代饱受人们追捧,其实在他的仕途上,并不像他的文学底蕴一样,那么容易积累、一帆风顺。苏轼一生仕途多舛、命运坎坷,好在他有一颗豁达 的心态,不为俗世所累,以至在任何地方都能潇洒自如。

苏轼进京为官之后,与当时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自请出京,后又被调往湖州为知州。本是好好的例行公事,却被有心人引发为乌台诗案,神宗当时听信谗言,要不是宋太祖时定下不杀士大夫,苏轼小命就要交代在湖州。

宋神宗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低的官职。苏轼一度心灰意冷,往往以出游来排解胸中郁闷,《赤壁赋》等名作就是由此产生的。但是依照这种发展趋势,早该对朝廷失望透顶、看透世事了,可为什么一被朝廷召回,苏轼还是无视之前种种,为其操心着累呢?

当时苏轼被召回京,乃是哲宗即位之后。一次太后、皇上专门找来苏轼,问道:你可知为什么你能从团练副使骤然到翰林学士?苏轼回答因为太后和皇上、因为大臣保荐等等都不对,太后说,是因为先帝,也就是神宗。说先帝每次读到苏轼的文章都说是奇才,只是没来得及任用罢了,说完苏轼、太后和哲宗,以及周围的人感动的眼泪哗哗的流啊……

宋哲宗

呵呵……

还真能说出口,当年可是神宗亲手把苏轼贬出去的,要不是太祖的国策,苏轼早就小命不保了好吧?现在说神宗赏识,不有些可笑吗。说实在的,要是真的赏识也只会是这太后和哲宗了,因为他们知道苏轼比别人多些墨水,可以任用,所以才说是神宗赏识,以消苏轼心中怨气,不然怎么会专门召见苏轼只为说这么档子事情呢。

太后、皇上这么说,苏轼也就这么信了,真的以为自己很被倚重,于是对国事和朝廷之事越发热心起来,浑然忘记了被贬的经历。但事实真的不像苏轼想的那般美好。皇上拉拢人心的目的已达到,只要让苏轼归心就好,其他的都靠边站不重要,苏轼进言也同样,靠边站。

苏轼

在蔡确的事情上,苏轼密奏的方法能够让朝廷仁孝两得,因为蔡确讥讽太皇太后,处分太小太重都不好。苏轼想象的太后想法应该是对自己的方法大加赞赏的,然后立马实施。但是太后知道苏轼的方法后,是这么想的:方法虽好但不能实行……

可见,太皇太后真的很倚重苏轼吗?我看未必,他们为让苏轼忠心耿耿,却又不过于重用,谁也搞不清这是什么套路,只为保护皇室声誉吗,或者是为保护神宗的声誉。而苏轼也傻乎乎的为朝廷忠心多年,仕途曲折,虽位居翰林,但好言语依然得不到重视,而稍微暧昧的却被人抓住治罪。

自古以来,最大的赢家还是帝王家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起三落,苏东坡的官场笔记
读书笔记-《宋徽宗》(一)
【历史著名政治家】北宋--高滔滔
苏辙|我把皇帝骂到怀疑人生 后来却位极人臣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10——北宋宋哲宗赵煦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苏轼(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