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诗词-评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宋·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名家点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的豪放激昂的作品固然振奋人心,而婉约含蓄的也同样出色动人。如《摸鱼儿》和《青玉案·元夕》就是。 又云本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稼轩“更能消几番风雨”一章,词意殊怨,然姿态飞动,极沉郁顿挫之致。起处“更能消”三字,是从千回万转后倒折出来,真是有力如虎。 又云:怨而怒矣!然沉郁顿宕,笔势飞舞,千古所无。稼轩词,于雄莽中别饶隽味。……“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多少曲折,惊雷怒涛中时见和风暖日,所以独绝古今,不容人学步。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幼安自负天下才,今薄宦流转,乃借晚春以寄慨。上阕笔势动荡,留春不住,深惜其归,但芳草无涯,春去苦无归处,见英雄无用武之地。蛛网罥花,隐寓同官多情,为置酒少留之意。当其在理宗(当为孝宗)朝曾拥节钺,后之奉身而退,殆有谗扼之者,故上阕写不平之气。下阕“蛾眉曾有人妒”更明言之:玉环飞燕,皆归尘土,则妒人者果何益耶?结句斜阳肠断,无限牢愁,即以词句论,亦绝妙之语。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正壬秋谓“画檐蛛网,指张俊、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径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脉脉谁诉,“怨春不语”相应。“君莫舞”两句顿挫,言得宠之人化为尘土,不必伤感。“闲愁”三句,纵笔言今情,但于景中寓情,含思极凄婉。

在诗文的写作中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这里写得不尽人意。一般是遣辞措意地修改,但也许仍是不如人意。多是在意思、情景、气势、力量或程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承上启下,使得此处成了缺陷、毛病、问题。

如果遣词酌句,还不能使之尽如人意。通常有一些方法来解决,一者,改换此句的思路和事物等。用别的意境或方式来替代,看是否能达到相应的效果。二者,改变前文的表述。看它们在契合的状况下,表意是否到位有效。再者,调整全篇的意象、架构,重新定个基调。还有,通过下文去弥补、完善等等。方法不一而足,要看哪种行之有效。

如果没能使之恰如其分,一般不要在后文中去补苴罅漏、裁长续短。就好像,昨天的事没做好,今天念念不忘,耿耿于怀。那在这种心态下,能把今天的事做好吗?如此,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或说,在行今日之事中。再对昨日之事补偏救弊、绝长补短,那就能天衣无缝、尽善尽美?多半成了拖沓冗长、纷纭杂沓的状况,乃至缠绕不清、破绽百出。

假如实在不能使此处合乎人意,那在以下的行文中就当它是恰到好处的状况。以此继续下去,可说对它所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置之不顾。因为,对于整篇而言。某处的缺陷、毛病,往往是次要的,甚至无足轻重。如果让它连累了全篇,不是因小失大?

假若,后文中还对其纠缠不清、舞文弄墨,那显然破坏了下文的意义、构架、表现等。这样一来,恍若传染病在肆虐,岂不弄成了惜指失掌?换言之,忙了半天。不但竹篮打水,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可说,不要去纠结,目标总是下一个。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明显,第二句的气势、力量不足。使这两句没法协调一致,只如虎头蛇尾。头句狂风暴雨般地打了过来,而二句已然全线崩溃、落花流水了。两句压根不是一个段位,从而在表现上不尽人意。

由此,在以下的行文中。作者在着力地提振“春”的力度、程度,以图与“风雨”分庭抗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现实是怎样的?春不都是被风雨送走的,有例外吗?就在于,作者过于地纠结于二句的等而下之,想极力地扭转这种局面。但却与实情在背道而驰,这只能是自诒伊戚、自食其果了。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为了弥补前句的不足,作者又掉回头去写春。这就造成了时空上的跳脱,从而“匆匆”句与“惜春”句是断开的,不是自然流畅、严丝合缝衔接的。简言之,前两句和这两句是双平行架构的。因为表现的皆是春衰落的过程,只不过一者着重于风雨的凋零,另一者偏重于满地狼藉的残红。进一步而言,两者在实质上是重复叙述。那么,词的架构和水准还不大打折扣?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这里可说,无理取闹、哗众取宠。事实是明显的,春不会因为人的话,而如何怎样。反映了作者刻意、造作、鲁莽灭裂、悍然不顾,只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春的头上。

虽然说这里影射的是,作者希望南宋政府回心转意,把收复失地作为头等要务。但他的这种想法,与春的情节、过程不符,没法合乎情理地对应性表现。若是人为改变事实真相,以使它们交相辉映。那成了什么,胡编乱造、信口雌黄、指鹿为马……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显然春不会搭理他,依然我行我素。那么,前面几句是不是做了无用功,其有什么切实的意义和价值?再者,“怨春不语”这类的句子。非常膈应,乃至恶心。因为春不语是常理,可这还在用力地埋怨。脑瓜被门挤了,还是被驴踢了?

从“惜春长怕花开早”,直到“尽日惹飞絮”。作者忙了半天,但有什么效果?徒劳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这些句子就如同狗尾续貂、画蛇添足。这就是作者为了补足“匆匆春又归去”这句的代价,简直惨不忍睹,还让人震惊不已!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很多作者都会这招,当没有什么事物可体现时,就拿典故来充数。自然,若运用得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否则,可是兵戈扰攘、争长黄池的,甚至搅得乌烟瘴气、昏天黑地。

“惹飞絮”与“长门事”,好像风马牛不相及。也许从影射的角度而言,前者是坚决的北伐之心,后者是不被重用之实。两者还有所联系,也算一脉相承。但表现上,“飞絮”与“长门”仍是太远了,使上下阙好似分离态的。

虽然词分上下阙,但不表示它们各为阵营、自行其是。从诗文的浑成性而言,它们还是要同条共贯、铁板一块。不然,很容易成了低端的构架方式,双平行、反平行之类的。

“蛾眉曾有人妒”。这是常理,什么人事物不被忌妒?无一幸免,只不过程度的强弱大小罢了。陈阿娇得宠,那些妃嫔怎不妒忌?也就说,长门事本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因而,这在重复叙述。也许认为,把“妒”提出来,表现上更为有力有效。

但这种关键之处,若说得直捷了当、明白无遗,就意兴阑珊、索然寡味了。要点到为止之笔,雾里看花之效。才会余音绕梁,才能遐想联翩,才是语妙绝伦。像作者这样表述,颇让人觉得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诗文中用典,一般一个典故说上一、两句,就是限度了。若是拉扯不完,那是在写自己的作品呢,还是在体现典故?

这里主要是,作者认为上文的“妒”意犹未尽、力有未逮。因而,在补充,以及强化说明。也就说,纵然有价值千金、万金的伐金之策,可向谁说?在作者心目中,这主要是“妒”造成的。“妒”,已经闭塞贤路,已使他人微言轻了。

从上述可见,作者由“长门事”,又弄出了一堆狗尾续貂、画蛇添足的玩意。真让人头大如斗,逃之夭夭了。要好生地修炼一下点到为止、提纲挈领的手法,不能老是竹篮打水,甚至适得其反。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又在无理取闹、蛊惑人心,玉环飞燕是作了土,难道主张北伐的就不会化为一抔黄土?显得,天真幼稚、滑稽可笑。诗文要现实合理,若只凭自己的意志舞文弄墨,那只在出乖弄丑。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此处,又是刻意、造作、自以为是。“闲愁最苦”,是怎么认定的。要有切实有力的依据,不是上下嘴唇一碰那么简单的。所能证明的是,如果“闲愁”绝对是最苦的,那它必然是绝对的零。

斜阳的光是铺射下来了,不是专门针时某个所在。按作者的意思,夕阳好像特别照顾烟柳处。这不是混说白道,主观臆造?作者为了体现自己的主张,对实际情况都好像不管不顾了,随意地歪曲、臆造、定论。这真让人非常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闲愁”,指的是什么呢?在作者眼中,伐金肯定是正事。那“闲”就是苟且偷安、奢靡享乐了,还钻天打洞、蝇营狗苟的。这些人,越是位高权重,南宋越是日薄西山、朝不虑夕。作者就是想表达这种意思,而在文中罢黜他们。但不过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所以,“休去倚危栏”,就显得狗拿耗子、好为人师、自我陶醉之类的。

从整篇而言,有两层意思。一者,皇帝与权贵的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二者,作者这类人的救世之意、战火之心。上阙主要表现帝王苟安享乐、闭目塞听;下阙主要体现主和派嫉贤妒能、排斥异己。

其实两者是一体的,那些权贵的意思,不就是皇上意志的体现吗?当然,他们会相当程度地影响帝王的决策。但是,如果皇帝与他们是根本分歧的,他们怎么可能位居高位、权势熏天?而作者把两者分开写的,之间并没有多少实质的联系,好像二者是自为阵营、各行其是似的。因此,表现上是双平行的架构。就如,内部都没有切实地统一,外部怎么较好地一统,不成了相对平行的两部分吗?

从这首词而言,自然的韵致、天然的风味极少。基本都是作者在那用力地刻写,着力地体现。可见,辛弃疾的文学之力,不可小觑。当然,这样一来,刀刻斧凿、主观臆造就成了主导。而且,力不可久,刚不可持。老在那使劲,必然力量匮乏、力不从心。不得己,只得用无理、常理之类的力来补充、加持。如此,作品的水准必定在大幅下滑。

再者,力量大不表示水平高,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就如一个力气很大的拳击手,但没什么技巧,他能赢几场?再说了,就算天生神力。跟山海、天地、星辰等自然力相比,不是米粒之珠与日月争辉吗?有使用自然力的高手,不是辛稼轩这种段位可以媲美的。但是太少了,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没出几个。

总的来看,辛弃疾有着豪放派的力量,但非常缺乏相应的文学技艺。简言之,他的水平并没多高,大致在文学的半山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词鉴赏: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赏析
词作赏析摸鱼儿 宋 辛弃疾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 |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全诗赏析|诗词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