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使用了近90年德国盒子炮,却没有生产对应口径的弹药

盒子炮,正式名称应该是毛瑟C96手枪,一款由德国毛瑟兵工厂研制出来的手枪。毛瑟手枪堪称是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外国手枪了,无论是民国剧还是抗日剧,亦或是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视剧,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盒子炮诞生于1896年,但其在欧洲的名声并不算是第一名枪,毕竟欧洲还有瓦尔特等多款名枪,竞争压力太大了。反倒是在亚洲,盒子炮的名声响亮,从清政府向德国购买盒子炮开始,后来又引进了相关图纸,盒子炮在东方有了更辉煌的发展。

朝鲜战争之后,解放军的手枪逐渐从盒子炮换成了苏联手枪(后来又换成了国产手枪),盒子炮开始逐渐退出军方序列。不过数目庞大、性能优异的盒子炮并未退役,而是交给了民兵、警察部队使用,比如80年代初的公安民警就仍在使用盒子炮。一直到90年代,盒子炮才正式退役,此时距离它来到中国已经将近90年了。

盒子炮使用的是7.63mm口径的子弹,民国时期兵工厂还有生产7.63mm手枪弹,而建国后兵工厂只生产7.62mm和9mm两种口径,那么中国是如何解决子弹问题的呢?其实办法比我们想象地简单。

建国之后,盒子炮使用的是7.62mm子弹(51式手枪),7.63mm与7.62mm只相差了0.01mm,从实际使用情况来说相差无几,是完全可以通用的。实际上中国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国家,二战时期,苏联缴获了大量德国武器,其中包括了盒子炮。苏联也面临没有7.63mm口径子弹的困境,最后他们想到的办法是用7.62mm的TT手枪弹代替,中国也是从苏联那里学到了方法,于是使用了同为7.62mm的51式手枪弹。

0.01mm的差距,实际上真没有太大区别,所以盒子炮才能在中国使用这么久。作为替代品的51式手枪弹,可以说是上世纪中国影响力最高的手枪弹了。7.62mm手枪弹威力较大,就是防弹衣(低级别)也挡不住,后来的54式手枪、79式冲锋枪、85式冲锋枪都没有研发新子弹,而是沿用了51式手枪弹。另一方面,51式手枪弹也有缺点,大威力带来的是大后坐力、大噪音,想要熟练掌握不容易。

其实透过盒子炮与7.62mm口径的搭配,也能反应出当时中国的一大问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朝鲜战争,解放军、民兵部队的武器五花八门,中式、日式、美式、苏式、德国……每个国家的枪械对口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如果要分别满足,只会加重兵工厂的负担,因此中国统一了这些武器的弹药口径,比如原先的民24式重机枪(马克沁重机枪仿制品),将德国制式7.92mm机枪弹改为了苏联制式7.62mm机枪弹,其他武器的情况和民24式差不多,口径都被统一,使得兵工厂生产线的效率大大提高,撑起了中国武装部队的弹药消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俗称“盒子炮”的毛瑟手枪,在德国不受待见,但在中国却很受青睐
没有生产对应弹药,中国却用了近90年盒子炮,这哪来的子弹
旁开门盒子炮是怎样的一支手枪
以毛瑟手枪(盒子炮)为主的手枪,究竟在抗战中有多大的作用
阎锡山监造的盒子炮
13支最强德国现代手枪,应证了好枪德国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