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说潮汕常见100种植物名称和功效

这些植物的介绍,主要都是潮汕的田野拍到的相片,关于花草类,品种最多还是山上,其实潮汕的山上有很多品种的中草药,只是当地相应的人也不懂得经营和保护,例如山甘草。

随着中草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重视,我们大好的山林,是否,有更好的经营方式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最关键的,是能让乡民受益。

很多人都开始感慨,小时候常见的乡间草药,现在都消失了一般,以艾草为例,以前到处都长满了,那味道,我一直觉得很臭,家里人偶尔拔它来煮水给我洗澡。现在呢?已经很难寻见了。

潮汕常见花草类:

(田野、路边,非涉及山上)


1、棒叶不死鸟:景天科植物棒叶落地生根的别名,经常出现在屋檐墙角的景天科多肉植物,生命力超强,一点点土粉就可以繁衍。即使在垂直90°的墙上都可发现它,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不死鸟。叶片上会长出不定芽,掉落土中即可成为新的植株。

这种草,在田心的老房子屋顶,到处可见,特别多,生命力旺盛,某季节时,还会开花。


2、督刀菜(学名:宽叶不死鸟):也叫大叶落地生根。景天科,伽蓝菜属。多肉植物,因其繁殖能力超强而被人们誉为“不死鸟”


3、井口边草,中药名。为凤尾蕨科陆生蕨类植物凤尾蕨的全草。出自《云南药物志》,全年可采,鲜用,洗净切段,晒干。《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消炎利尿,活络止痛。治痢疾,肠炎,肝炎,咽喉炎,泌尿系炎症,痈疮疖肿,风湿,跌打疼痛。


4、(蚶壳草)性味:蚶壳草味甘、微辛、苦,性凉,无毒。

原来田野很多,现在也蛮少,基本上是自己是被当成盆栽了。


5、(九层塔)金不换:又名“鱼香菜”、“罗勒”,在潮州菜中又名“金不换” ,客家人称之为“满园香”,“满姨香”,九层塔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呈多层塔状,故称为“九层塔”,来自庞大的罗勒家族,由于其叶与茎及花均有浓烈的八角茴香味,也叫兰香罗勒,全草具疏风解表,化湿和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效

摘叶子来煎鸡蛋,很不错。炒白仔的时候,我喜欢放几片叶子进去。


6、(龙胆草):潮汕地区别名称为苦胆草、苦猪胆、苦地胆、埔地胆、苦草、圆骨苦草、散血草等。本品为唇形科风轮菜属风轮菜。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园边沟边、山埔路旁旷地。龙胆草味苦,性寒,无毒。内服凉血解毒、清热泻火。外用消炎退肿。入肝脾经。主治热病腹痛、热痢、目赤肿痛、腮腺炎。外治妇女乳痛、皮肤疮疡肿毒、刀伤肿痛。


7、艾草: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

(小时候艾草,路边到处都有,我们田心人称作“臭艾”,一碰到,觉得那味道很臭。近十年,因为大家慢慢了解,艾草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草药,仿佛一年间,路边的艾草都被拔光了,现在偶尔在菜园子里能看到)


8、宝珠草:和尚头草,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于阴湿荒野地、沟边、石头下。潮汕地区称为白毛藤、三脚虎、龙吐珠、九龙吐珠、和尚头菠、蛇姆、蛇菠、宝珠草、倒地枚、蛇菠仔、拖藤蛇菠、疬仔草。外地称为龙吐珠、蛇蓉草、地莓、蚕莓、野杨梅、蛇盘草、三匹风、三叶莓、地杨梅、三爪凤、红顶果。主治:肺热喉痛、咳嗽、感冒暑热、吐血、咯血、痢疾、急性乳腺炎、瘰疬痰结、腮腺炎、口腔溃疡、子宫内膜出血。外治湿疹、虫蛇咬伤、疔疮痈肿。


9、四方枝苦奈(白花鬼针草):鬼针草为中国民间常用草药,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急性阑尾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胃肠炎、风湿关节疼痛、疟疾,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跌打肿痛。



10、臭刺仔(狗屎花):肺化痰,止血。治咳嗽,吐血,瘰疬,刀伤。

11、蒲公英: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12、紫背草:【别名】紫背鹿含草、紫背天葵、紫背鹿衔草、反背红、草本及背红、天青地红、老母猪花头、反背绿丸。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


13、太阳花:(拉丁学名:Portulaca grandiflora),又称松叶牡丹、半枝莲,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花卉。喜欢温暖、阳光充足而干燥的环境,见阳光花开,早、晚、阴天闭合,故有"太阳花、午时花"之名。具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等功能。蒋仪的《药镜拾遗赋》记载"半支莲解蛇伤之仙草"。民间除治毒蛇咬伤外,还用来治肿瘤,有一定的疗效。《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治咽喉肿痛,烫伤,跌打刀伤出血,湿疮。咽喉肿痛捣汁含漱,其他捣糊外敷。


14、蕨: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有广泛分布,而在这些地区餐桌上也受到了欢迎。它也被相信是导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元凶之一。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食用过量会导致死亡,人食用过量则会导致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别称:蕨菜、如意菜、狼萁


15、假吐金菊:【别名】 裸柱菊、大龙珠草、九龙吐珠、山芫荽、芫荽草、鹅仔菜。效用:全草:化气散结,消肿解毒,解热,有镇痉功效,主治头痛、痢疾、水肿、痈疮。治瘰疠,风毒流柱,痔疮发炎。


16、白花蛇舌草:其成药味苦、淡,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

(白花蛇舌草在潮汕,其实是很普遍的,虽然现在数量明显少了,但要拔几棵,也不是易事,不过像这样的季节,却很难找,偶尔才见一棵,春夏时,就很多,在田野间,如果是乌骨蛇舌草,说话,就得去山上了,也比较少见,当然也昂贵,一斤已经过一千块钱了)



17、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功效泻火;解毒;化瘀;杀虫。主目赤;便秘;白浊;尿血;小儿惊痫;疳积;烧烫伤;妇女闭经;痔疮;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


18、白花珠草:白花甏蜞草,潮汕地区别名早莲草、上旱莲、白花甏蜞草味甘微苦,性寒,无毒。内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外用消炎消肿。入肝肺经。主治便血、吐血、鼻血、咳血、尿血、赤痢、麻疹、伤暑、百日咳、喉痛、目痛、痔疮。外治皮肤湿痒、疮疡、肿毒、外伤出血、急性胃肠炎、赤白带等 。


19、武竹,又称:非洲天门冬、万年青、百合科、天门冬属半灌木。


20、木耳:千万不可食用。


21、南姜:南姜(又名:红豆蔻) 在欧洲,被作为药材与辛香料使用。直至今日,南姜仅馀潮汕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仍在使用,其他各地已经极少得见。


22、灯笼草:(别名:酸浆、鬼灯笼、苦灯笼)民间用全草入药,治功能性子宫出血、胆囊炎、黄胆型肝炎、感冒头痛、腹痛、小儿疳积、火眼、跌打损伤、疗疮、皮肤疮疡、蛇及狂犬咬伤、烂脚丫、烂头疗及痔疮等症。


23、飞天蜈蚣:大飞天蜈蚣,漆树科大飞天蜈蚣,以茎、叶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型肝炎,风湿痹痛,疮疡溃烂,湿疹:鲜茎、叶水煎外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4、盐酸鸡仔:酢浆草,别名:酸味草、鸠酸、酸醋酱,拉丁文名:Oxalis corniculata L. 酢浆草科、 酢浆草属草本,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全国广布。生于山坡草池、河谷沿岸、路边、田边、荒地或林下阴湿处等。亚洲温带和亚热带、欧洲、地中海和北美皆有分布。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草酸,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牛羊食其过多可中毒致死。



25、天文草:潮汕地区别名山天文草、雨伞草、大黄花,其它地区称作金钮扣、拟千日菊。本品为菊科千日菊属拟千日菊。生于山坡林下、沟边、河边及池沟路旁、村边空地。其全草药用,味辛性温无毒,内服散气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26、猪母菜(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


27、刺苋,又名:竻苋菜、勒苋菜:【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痔疮便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皮肤湿疹,疖肿脓疡。

潮汕人,基本上是挖这些刺苋,然后把上部分去掉,留下根部,将其晒干,留作药用,主要是拉肚子时,煮水喝。


28、车前草:平车前的全株,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的功效。幼株可食用。


29、奶汁草:地锦草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血见愁、奶花草、奶草、奶汁草、铺地锦、铺地红。为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性味辛平,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之功效。


30、咸虾花:全草药用,发表散寒,清热止泻;治急性肠胃炎、风热感冒、头痛、疟疾等症。


31、狗牙花:功效:清热降压,解毒消肿。

家里有种,这一棵已经二十年了,白色的花朵很漂亮,只是这名字,确实和它花的美丽搭配不上。

32、鼠曲草:清明草,别名:菠菠草、佛耳草、软雀草、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等、无心、无心草、田艾。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鼠麴草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33、猫须草:(原名:肾茶),又名猫须公、牙努秒。 猫须草清凉消炎,可入药,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和风湿性关节炎。


34、榕树苗:


35、春草:学名:麦冬,《神农本草经》将麦冬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36、荠荠菜:荠菜又名护生草、菱角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荠菜食用,早在公元前300年用荠荠菜的记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开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栽培历史。


37、火炭母草,火炭毛、乌炭子、运药、火炭母、《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38、竹草:鸭跖草科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也有少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3属约50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在广东和云南。本科多种植物被培植作为观叶观赏植物品种。


39、铺地锦:(天胡荽)是乡土地被植物,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适应性广,覆盖能力强,可在短时间形成致密草坪,只是叶片嫩、水份多,不耐践踏。《南宁市药物志》:“辛,平,有小毒。”【功用主治】清热,利尿,消肿,解毒。治黄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肿,痈疽疔疮,跌打瘀肿。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百日咳、尿路结石、脚癣、带状疱疹、结膜炎、丹毒。


40、鹅肠草,药材简介:鹅肠菜 原名繁缕,属石竹科植物。


41、野蔊菜(Rorippa indica (L.) Hiern),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干油菜,石豇豆,鸡肉菜,田葛菜,江剪刀草,野雪里蕻,野芥草,野菜花,山芥菜,独根菜,山萝卜,金丝荚全草入药,其味甘、性平,内服有解表健胃、止咳化痰、平喘、清热解毒、散热消肿等效;外用治痈肿疮毒及烫火伤。


42、粉花头:地雷花,原产热带美洲。中国南北各地常栽培,为观赏花卉,有时逸为野生。根、叶可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和滋补的功效。


43、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拉丁文名:Asparagus setaceus,高可达几米。功效润肺止咳,凉血通淋,利尿解毒.。主治肺结核咳嗽,急性支气管炎,阿米巴痢疾,阴虚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沥。


44、田石榴:丁香蓼,别名:小石榴树、小石榴叶、小疗药,拉丁文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柳叶菜科、丁香蓼属一年生直立草本;【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


45、羊蹄,中药名,又名野菠菜,用于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门周围炎,大便秘结;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黄水疮,疖肿,皮癣。


46、银胶菊,列入中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环境保护部2010年1月7日发布的《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47、肖梵天花,【别名】地桃花(中国植物志)、田芙蓉(福州)、八卦拦路虎(闽南)、野棉花。


48、火旺:金刚纂(植物),大戟科多肉,多浆植物原产于印度东部,味苦、微涩,性凉。有小毒。


49、三叶草:学名苜蓿草,在十万株三叶草中,可能只会发现一株是四叶草,机率大约是十万之一,因此,四片叶子的“三叶草"被称为幸运草。


50、鹅仔香:鹅不食草,菊科天胡荽属植物。其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


51、苦楝树(拉丁学名:Melia azedarach L.),性味:苦,寒。有毒。


52、七星剑:虎尾兰(学名: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又名虎皮兰,锦兰,千岁兰、虎尾掌、黄尾兰或岳母舌,是百合科虎尾兰属的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陆川本草》:“解毒,消炎。治跌打,疮疡,蛇咬伤。”


53、蒿草:


54、仙巴掌:仙人掌(学名: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是仙人掌属的一种植物。别名仙巴掌、观音掌、霸王、火掌等,为仙人掌科植物。


55、台湾相思树:材质坚硬,可为车轮,桨橹及农具等用;树皮含单宁;花含芳香油,可作调香原料。


56、月季花:(学名:Rosa chinensis Jacq.),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57、孔雀兰:孔雀兰为百合科 ,十二卷属。学名:十二卷。原产南非。 栽培土以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土为佳。


58、马兰头又名马兰、全草药用,有清热解毒,消食积,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在福建广东通称田边菊、路边菊,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通称鱼鳅串、泥鳅串、泥鳅菜,云南称蓑衣莲。


59、佬叶,荖叶又称蒌叶。是一种多年生藤蔓植物,叶片厚大,色泽浓绿,气味芳香,遮荫及观赏效果较好,抗病抗虫性强,栽培技术简单,适宜楼房、庭院种植。


60、石榴:(学名:Punica granatum L.)落叶乔木或灌木。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视它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61、人参菜:人参菜可在庭院中栽培,既可观赏,又可作为蔬菜食用。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叶或地下膨大肉质根,嫩茎更为普遍。


62、刺球:强刺球属(Ferocactus )属于仙人掌科,本属约有30种。

63、芒草:

潮汕食用野菜“早点菜”:

在潮汕,益母草、乌点规、猪肝菜、野葛菜、枸杞菜,其叶子,均被作为餐厅早点的主要原材料,做法大同小异,主要做法是:把猪肉和叶子一起煮成一道早点。

1、益母草:益母草可全草入药,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


2、(薄荷草):薄荷全草入药,亦可食用,主要用来提炼薄荷油和薄荷脑。在潮州市凤凰山脚下的凤凰镇,凤凰有三宝,单丛茶叶,鸡肠粉,凤凰豆干,其中,凤凰豆干就是和薄荷草一起夹着吃的,当地人称为草仔,这样吃起来,味道真不错。


3、(乌点规):又名:少花龙葵。潮汕地区别名称为钮草、钮仔草、乌目菜、乌疔草、点归菜、乌归表【性味功能】乌点规味微苦、甘,性寒。内服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炎退肿。入肝肺肾经。【主治】痢疾、高血压、黄疸、扁桃体炎、肺热咳嗽、牙龈出血。外治皮肤湿毒、乌疱、老鼠咬伤。有清凉散热之功,并可兼治喉痛。(在田心,吃早点的时候,就有人喜欢用它的叶子和着猪肉煮成汤)


4、枸杞菜:別名: 枸杞、枸杞頭、枸杞尖、枸杞苗、牛吉力、狗牙子、狗奶子、地仙苗、甜菜。枸杞菜又名枸杞头,枸芽子,甜菜头,即枸杞的嫩梢、嫩叶。


5、白藤仔(学名:木耳菜):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可做栽培蔬菜,也可观赏。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乳头破裂。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


6、猪肝菜:潮汕地区称为乌面礼、厕缸乌、乌面草、蚶壳草。外地别名称为青蛇仔、狗肝菜、九头狮子草、六角英、绿豆青、肝火草、竹叶青、化痰青、九节篱。主治:肺热咳嗽、咳血、感冒发热、暑热烦渴、伤暑发热、目赤肿痛、急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发热、眼结膜炎、便血、赤痢。外治带状疱疹、皮肤疮疖肿毒、坐板疮、狗咬伤、乌疱等。


7、真珠菜:真珠花菜为菊科蒿属甜菜子,为多年生草本。主治跌打损伤、皮肤热毒、湿毒、目赤蠓痛、烫火伤、妇女月经不调、经闭、小儿丹毒、小儿胎毒等。


8、天葛菜(野葛菜):又名蔊菜(本草纲目)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寒、活血解毒、利湿退黄。

潮汕常见薯类、瓜果类:

1、蕃薯:番薯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

2、共同:土豆,“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印象中,是上小学的时候,田心才开始有人种土豆的,反正我们这就叫做“共同”,关于做法,也是做得不大好,因为有一股生腥味,其实只要先用水煮个五分钟,倒掉就不会了,以前并不懂。

3、大薯、苏木薯(紫山药还称“紫淮山”)、淮山:

(为什么要把这三种并在一起介绍,因为,冬天收获时,叶子已经干了,叶子长着的时候,就可以明显认出来,首先,苏木薯的叶子最大,并且藤上显紫色,之次是大薯,三者最细是淮山)。




4、木薯(秋薯)树:木薯又称南洋薯、木番薯、树薯,是大戟科植物的块根。

木薯不可直接食用,直接食用要经过特殊处理。【性味归经】:苦,寒。心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以新鲜块根毒性较大,食用木薯中毒的报道很多。中毒症状轻者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严重者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瞳孔散大,以至昏迷,最后抽搐、休克,因呼吸衰竭而死亡。食用木薯块根时一定要注意。木薯含有的有毒物质为亚麻仁苦苷,如果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或喝其汤,都有可能引起中毒。专家建议,首先应该把木薯剥皮并切成片,然后再通过烘烤或煮等方法烹制,经过这样加工后的木薯是可以放心食用的。而经过加工的其他木薯制品,如木薯淀粉、木薯条或木薯粉都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为加工过程中有毒物质已被去掉。



5、香蕉树:

香蕉田心种得少,其实,25年前,田心种得最多的是柑橘,种柑橘和香蕉都一样,特别怕台风,台风一来,真的是很可怜,在以前,农民看天吃饭时,真的是祈求苍天保佑。


6、草莓:

草莓的种植,在田心,其实并不多见的,并非土壤不适合,也许是因为没有多余的田地了,不过很多人家里,倒是有种植,我就买了一些,让小外甥在家里种,其意义主要在于让他们科普一下。


7、桑树:桑叶可疏散风热;清肺;明目。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

桑椹好吃,哈哈,以前邻居有种,吃蛮多的,往往是吃不完,都懒得摘了,经常有小孩子偷摘,只是劝说,别弄折了,也别摔了。


8、木瓜树:番木瓜又称木瓜、乳瓜、万寿果,为热带、亚热带常绿软木质大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绿软木质小乔木,高达8-10米,具乳汁;茎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分枝,具螺旋状排列的托叶痕。果实长于树上,外形像瓜,故名之木瓜。《现代实用中药》: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并为营养品,又为发奶剂。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红白痢疾。



9、蕃石榴树:番石榴,拉丁文名:Psidium guajava Linn.桃金娘科、番石榴属乔木

这也是我小外甥在家里种的,种在花盆里,其实就是结了几粒,不过他们都是蛮兴奋的,还叮嘱我不能偷吃,要是有自己的园子,直接种在地里,一年能结很多果。


10、佛手果树:果实可制成老香黄,这种在田心,算不上常见,也是和草莓类似,有些人家里当盆栽种植着。其实它的叶子长得像柑橘类似。


11、甘蔗: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主要用于制糖,表皮一般为紫色和绿色两种常见颜色,也有红色和褐色,但比较少见。

甘蔗的话,这几年,田心种得少了,原来是种蛮多的,反正经济作物都是这样的情况,好卖的时候,就种得多,但往往是可悲的,就像25年前的柑橘,大家一窝蜂上,结果,下场可想而知,都以为好,结果却是不好,好多人成本都收不回来,市场的供求决定了价格嘛。这社会一直是这样,二八规律。


12、香芋:(这是叶子,芋头长在地下),可宽肠胃,养肌肤,滑中。吃冷芋头,疗烦热,止渴。使人肥白,开胃,通肠闭。破瘀血,去死肌。产妇吃了芋头,破血;饮芋头汤,止血渴。和鱼煮食,很能下气,调中补虚。白色的芋吃来没有昧,紫色的芋吃了破气。煮汤饮,止渴。十月后将芋晒干收藏,到冬季吃不会发病。但在其它的季节却不能吃。

说到芋头,我们都不会忘了,二十年前,曾经,阿谁谁谁,在某个傍晚的时候,,,中间省略,,,,一顿甜芋汤,,


13、蕃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番茄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14、南瓜:


15、冬加薯(竹薯):这种一般没有直接食用,而是制成粉,或者再加工成西米露。


16、柑橘:

二十几年前,田心种了很多,应该说整个潮阳,到处都在种。

潮汕常见蔬菜类:

1、甜豆(荷兰豆):荷兰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等功效,能益脾和胃、生津止渴、除呃逆、止泻痢、解渴通乳、治便秘。常食用对脾胃虚弱、小腹胀满、呕吐泻痢、产后乳汁不下、烦热口渴均有疗效。其种子粉碎研末外敷可除痈肿。与糯米、红枣煮粥食用,具有补脾胃、助暖去寒、生津补虚、强肌增体之功效。



2、豆苗(黄豆还是黑豆看不出来)


3、芥蓝菜:芥蓝,又名:白花芥蓝、绿叶甘蓝、芥兰(广东)、芥蓝菜、盖菜,为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历史悠久,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芥蓝的菜苔柔嫩、鲜脆、清甜、味鲜美,以肥嫩的花薹和嫩叶供食用,每100克芥蓝新鲜菜苔含水分92~93克,维生素C51.3~68.8毫克,还有相当多的矿物质,是甘蓝类蔬菜中营养比较丰富的一种蔬菜,可炒食、汤食,或作配菜。芥蓝含纤维素、糖类等。其味甘,性辛,具备利水化痰、解毒祛风、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等功效。不过久食芥蓝则有耗人真气的副作用,会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4、苋菜:这是苋菜的花,晒干后,里面的很多的种子,苋菜大家经常见到,它的花,很少看到吧。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

苋菜相对比较容易种,有时候甚至,只要你种过一片,并且留一些开花结种了,就不需要再种了,种子会散落到田地里,再生长出来,生长的速度也很快,有时候一小片苋菜,一家人吃不完的,一方面也主要是,让你天天吃,你烦不烦啊。


5、厚合菜:牛皮菜又叫厚皮菜,潮汕地区又叫“厚合菜”,正名为恭菜或莙达菜,为藜科甜菜属中的变种,二年生草本植物,以幼苗或叶片作蔬菜用。牛皮菜是我国北方夏淡季节的常见食用叶菜,鲜嫩多汁,适口性好。菜叶片富含还原糖、粗蛋白、纤维素、以及维C、钾、钙、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止血的功效。

厚合菜当年是给猪吃的,很多当年给猪吃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餐厅里的高档菜,当农村人还在笑城里人吃猪菜的时候,其实,时代已经开始在变了,慢慢的,大家开始懂了,原来,原生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有时候,人绕了一圈,发现,曾经拥有的,吃的,住的,才是真正高大上。人总是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还有:木耳菜、蕃薯叶等。


6、油麦菜,别名莜麦菜,又叫苦菜、生菜,属菊科、莴苣属植物,是以嫩梢、嫩叶为产品的尖叶型叶用莴苣,叶片呈长披针形,色泽淡绿、质地脆嫩,口感极为鲜嫩、清香、具有独特风味,含有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大量钙、铁、等营养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凤尾”之称。


7、茼蒿莱 一名蓬蒿菜,属菊科植物。具有清血养心、润肺消痰的作用。

火锅没有茼蒿菜,总是会觉得缺点什么,可想而知,它该是多么受欢迎。


8、香菜:茎叶作蔬菜和调香料,并有健胃消食作用;果实可提芳香油;果入药,有驱风、透疹、健胃、祛痰之效。

我发现,在菜市场买的香菜,味道显得淡,显然是它受日照的时间比较短,相比较自家种的,它也显嫩些。我们自己家菜园子的香菜,显得硬些,同时,味道也非常的足,香得很舒服


9、白菜头(白萝卜):清乾隆庚午年(公元1750年)编修的《如皋县志》载:“萝卜,一名莱菔,有红白二种,四时皆可栽,唯末伏初为善,破甲即可供食,生沙壤者甘而脆,生瘠土者坚而辣。”其色白,属金,入肺,性甘平辛,归肺脾经,具有下气、消食、除疾润肺、解毒生津,利尿通便的功效。主治肺痿、肺热、便秘、吐血、气胀、食滞、消化不良、痰多、大小便不通畅等,白萝卜很适合用水煮熟后,喝萝卜水,放点白糖,可以当做饮料饮用,对消化和养胃有很好的作用。

家里的,很好吃,煮红肉,真不错。


10、生菜:生菜性质甘凉,因其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味微苦,有清热提神、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清肝利胆及养胃的功效。


11、韭菜: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12、葱:


13、芹菜:和香菜不是一个种,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


14、蒜:


15、辣椒:



16、菜雷(包菜、卷心菜):


17、力苏(白茄子):

今年的冷空气,把这些蔬菜和瓜果类的,都得冻得惨惨的,这些白茄子特别不耐冻,也是,今年这么冷的天气。


18、飞龙(菠菜)


19、菜花:花椰菜,又称花菜、菜花或椰菜花,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为甘蓝的变种。

其实它的叶子长得和包菜、芥蓝,真的很像。


20、春菜:

21、大白菜:

大白菜在哪?哈哈,除已经长成的被摘走,这些绿绿的,这就是大白菜还没有真正长成时的模样啦!但它确实是大白菜。


22、西洋菜:

田心有人家当年种植西洋菜,结果他女儿至今三十岁了,大家都习惯了叫她西洋菜。


23、空心菜:


24、红菜头(红萝卜):



常见的蔬菜还有:小白菜,

常见的瓜果还有:苦瓜、黄瓜(刺瓜)、手瓜

但因为季节和天气原因,等下回更新吧。

未知名的:

未知名1:


未知名2:


未知名3:


未知名4:


未知名5:


未知名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汕常见植物《田心街巷田野植物100种》名称和功效
农村踩脚下的植物,有钱难买药用价值高,你认得几个
儿时很常见,却叫不出名字的花草,你能认出几个?
潮汕民间凤阳治癌中草药验方,愿天下无癌!
石上柏的功效与作用
20种生长在沭阳农村的中草药,你却不知它的神奇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