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周其实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周朝……


东周不是你以为的周朝

东周春秋战国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三朝

实际上这三个时期

互相驳杂交错、息息相关

东周贯穿春秋与战国而又未至尽头

春秋、战国虽可区别

亦是剪不断、理还乱

以几个重要关键词为例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东周和诸侯之间乱七八糟的关系……

1


大家想必都对周文明的辉煌有所耳闻

商还完全未脱离原始部落的形态

周始用分封制,第一次有了“国”的概念

周王室为“天下共主”

但是,这种“天下共主”仅限于西周

分封制之效,仅止于西周的二百七十五年

公元前770年,东周始启

伴随着的是分裂和战火

平王东迁是东周历史的起点

在说起东迁之前,必须先说一说周幽王

对,就是“烽火戏诸侯”那个

他同时也是西周的末代君王

且说周幽王将那褒姒宠上了天

除了烽火戏诸侯博美人一笑

甚至还要废正后废太子

改立褒姒和她儿子伯远

褒姒

于是周王正后的爹申侯不干了

怒而奋起,联合缯国与犬戎打上王都

这哈点烽火诸侯不来了,幽王傻眼了

连着新太子一起被犬戎劈了

然而和犬戎合作毕竟是引狼入室

申侯干脆和姗姗来迟的诸侯们里应外合

倒过去把犬戎杀了个落花流水

之后申侯把旧太子、自家外孙宜臼

扶上了王位,即后来的周平王

但是犬戎威胁还是太大

而且打完仗的王都镐京破破烂烂

平王也懒得修房子了

直接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

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建立了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PS:秦在这之前只是个小有封地的贵族,因为这回护卫有功才得以加封,正式位列诸侯,第一代国主为秦襄公,就此开启了争霸天下之路。

自此之后

周王室在各诸侯心中的威信大大降低

实际控制的土地面积也缩小了不少

于是各国开始人心浮动,蠢蠢欲动

想要自己当老大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140多诸侯国

从这张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周王室控制的区域就那么巴掌大一块地方

剩下五颜六色的诸侯国

纷纷野心膨胀不服管

开始小鱼吃大鱼,战火四起

这,就是春秋时代

2

春秋时期得名于当时鲁国史书《春秋》

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敲黑板划重点

前述东周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也就是说

春秋时期,只是东周的一个阶段!

而不是东周灭了春秋才开始

春秋时期为啥还算东周?

因为周王室还在,只是没权了

此时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和兼并

边境的外族又乘机入侵

天子不能担负共主的责任

经常要向一些强大的诸侯求助

在这种情况下

各诸侯国自顾自争霸天下,谁强谁老大

表面上意思意思尊一下王室

动不动就召集各诸侯国会个盟

周王地位约等于吉祥物

春秋时期政治上

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

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

奴隶制度最终消亡

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

轮番成为最强霸主的五个国家

即后世所述“春秋五霸”

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第一个荣获“霸主”头衔的是齐桓公

“尊王攘夷”也是由他而起

前685年,齐国齐桓公继位

以管仲为相实施变法

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

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

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除此之外

齐桓公还开创了“诸侯会盟”的制度

多次会盟各国,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谷梁传》称衣裳之会11次,兵车之会4次

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俨然已经越过周天子

成为了各诸侯国的领袖

就连当时的周天子

都要派人参加会盟,加以犒劳赏赐

把泪水咽进肚子里

赞赏齐桓公尊王有功、团结各国(雾)

并且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虽然后来齐桓公的霸主头衔

被晋文公给继承了

但是“诸侯会盟”的传统

却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

变成了每一次诸侯强国上位

都必须达成的成就

要不把全国大部分诸侯召集来开个会

再得周天子赏赐册命什么的

都不好意思叫霸主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著名的盟会有齐桓公葵丘会盟、晋文公践土会盟、越王勾践徐州会盟等。

诸侯会盟是春秋时代的重要特征

从最初周王室以礼仪治理天下的会盟

到后来为了争夺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会盟

无疑是周王朝从兴盛的礼仪之邦

发展到权势旁落的一个傀儡政权的写照

3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出自

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

这一时期的上限划分众说纷纭

目前最广泛的说法

以“三家分晋”事件(韩赵魏分晋)

作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经过长期的战争最终形成了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

及周边的十几个小国

下限则公认为秦灭六国的前221年

两时期不同的是

以“春秋五霸”为代表的霸主们

基本上是轮番上阵

一时只有一位被周王承认的霸主

而“战国七雄”之七国

则同时站在了古代中国的舞台上

互相混战、彼此攻伐

战争之复杂惨烈,尤甚于春秋

夹缝里求生存.jpg

由于周王还没被撸下来

所以战国大部分时间仍属于东周时期

但是周王室的地位一再下降

实际控制区域也从巴掌大点儿

变成了瓜皮大点儿

这时候诸侯已经彻底不带周王玩了

春秋时当老大还得给周王报个备讨个封

做事多数时候还得

扯起“王道”的大旗才能得到人心


到了战国时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基本完全转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甚至于“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各国对周的衰微心照不宣、表面功夫

虽然被忽略也没有纳贡可收

吃不上饭摇摇欲坠的周还有心思玩花样

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

周的地盘已经只剩芝麻大了

居然还分了一块出去

后来分成了“东周国”和“西周国”

时不时争个权夺个利

还要被秦国和周围列强征兵收钱(……)

周考王于公元前425年封其弟于河南,建立周公国,是为周桓公。这是周王朝最后一次分封。自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毕,连自己也是寄居于此周公国。

周赧王时,周惠公封其小儿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东西周分立。

东周末代君王周赧王

就是no zuo no die把自己给玩死的

因为这时候秦国坐大,各国不安

周赧王听信楚孝烈王进(怂)言(恿)

以周天子的名义召集六国

出兵伐秦(哪来的自信?)

当然各国都放了周赧王鸽子

周王室被诸侯长期压榨,自己也穷的很

拢共几千兵想跑去打秦国

军费都是跟富商地主借的钱

结果失望而归

回去后债主纷纷上门讨债

他只好隐藏在宫中的一座高台上

史称债台高筑(……)

在这之后不久的公元前256年

秦破洛邑,西周国降,周赧王崩

前249年,秦灭东周国

敲黑板划重点

东周灭亡一般是从正统的周天子

即周赧王的死算起的(前256年)

直到前221年的这35年时间

不算东周时期,但仍算战国时期

东周与诸侯的恩怨在这里就结束了

在中国史上雄踞800多年的周朝

就此画上了句点

(虽然有一半多时间靠诸侯续命)

战国 鹿形金怪兽

东周灭亡十年后的公元前246年

秦王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

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

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

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仅用10年

这里开始就是以封建帝制为特征的

另一个故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秋篇 · 去看看那个时代的霸主风云!「中国通史笔记」1.17
春秋时期(东周)
一口气看完春秋时期368年历史
东周长达五百年为什么没有任何一位周天子愿意变法图强
说一下周朝的历史,一个存在时间最长的古代王朝
陈远 : 备获儒家点赞的一位法家先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