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隋炀帝西巡,好大喜功仅是表象,国家战略需要才是更深层的原因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继位。

第二年,隋炀帝改年号为“大业”。

被突厥人称为“圣人可汗”的隋炀帝


大业二字来自《易经·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大业,伟大的事业。这一年号的设立,便可见隋炀帝的壮志雄心。

富有就是伟大的事业,不断更新就是盛德。隋炀帝要让大隋的富有和更新达到极致。

这是隋炀帝的“大业梦”,是经历几百年分裂与战乱重新统一后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中国梦。

为了他的“大业梦”达到极致,隋炀帝营造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征高句丽,三下江南……一系列宏图大志徐徐展开。

然而他的“大业”目标不但没有达成,反而是大隋江山崩溃。

是好大喜功,还是真的胸怀壮志?

隋炀帝用自己一生的行为诠释了国家灭亡,给后人留下很多教训,有这样的教训才有了日后的大唐盛世。

让我们从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的事件中来窥探他立志打造的大隋“大业梦”。



大业五年(609年),雄心壮志的隋炀帝将目光看向遥远的西部,一个宏大的计划在他心中产生了。

隋炀帝告知百官,他要西巡河西走廊,途中御驾亲征消灭吐谷浑,并在张掖召见西域各国首领。

这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壮举,消息极大震撼了文武百官。

在河西走廊这块中国的土地上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召见周边各国的首领,这是自古以来的第一次。如果成行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河西走廊的大一统政权的皇帝,他比同样伟大且具有开拓之心的汉武帝将迈得更远。

汉武帝雕像


当年汉武帝仅仅是在黄河边远眺河西走廊,踏上河西走廊并夺取河西走廊的是他手下的那些英雄——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中华民族不可忘记的英雄。

打通河西走廊是中原政权,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梦想,是古之大帝璀璨功绩上最耀眼的一笔。

现在隋炀帝要亲自率军消灭威胁河西走廊的吐谷浑,他不仅仅想成为汉武帝,更想成为兼具卫青霍去病那般功绩的汉武帝。

当他告知大臣这一消息时,就意味着他将心中的想法已经上升到国家目标层面,不可动摇。

大臣们在震惊后,自然反对。然而在隋炀帝强大的梦想面前,一切反对都是无效的。

隋炀帝要西巡河西走廊并不是心血来潮,他在继位之初就有经略西域的打算。

大业初,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知帝方勤远略,欲吞并夷狄,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之。帝大悦,赐物五百段。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矩盛言西域多珍宝及吐谷浑可并之状,帝信之,仍委以经略。

裴矩


他早派大臣裴矩去河西走廊重镇张掖监管互市,裴矩从那些西域商人的口中,搜集到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姓氏、风土、物产等资料,编辑成《西域图记》三篇,使得隋炀帝对西域有了极大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裴矩提出隋朝可以消灭在西域的大患吐谷浑。

所以隋炀帝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觉得西巡河西走廊召见各国首领,顺道亲征彻底消灭吐谷浑。

“三月已乙,车驾出巡,四月大猎于陇西,次狄道,出临津关至西平”。

大业五年三月,隋炀帝率文武百官、嫔妃侍从以及十万大军,浩浩荡荡从长安出发,经扶风,出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西平郡。

隋炀帝亲征吐谷浑


隋军势不可挡,经过一番大战,吐谷浑大败,吐谷浑部落十余万人投降归附,可汗伏允率数十骑逃走,西奔党项。

隋炀帝大败吐谷浑使得围绕河西走廊博弈的天平倾向隋朝这边。青海大部,新疆南部和甘南川西北一带地方,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皆为隋占有。隋炀帝遂在吐谷浑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未四郡,大开屯田。

隋炀帝西巡中写下名篇《饮马长城窟行》


击败吐谷浑仅是隋炀帝西巡的第一个目标,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抵达河西走廊。

大业五年六月初八,隋炀帝趁大胜吐谷浑的时机翻越祁连山关隘,向河西走廊进发。

然而就是这个当年张骞走过的叫扁都口的山隘,给隋炀帝大军带来巨大的打击。

由于对天气估计不足,在翻越扁都口时遭遇暴风雪,近一半官军和后宫佳丽被冻死,其中包括隋炀帝的姐姐。

前往河西走廊的道路就是这么艰险,然而这样艰险并没有吓退隋炀帝,哪怕嫔妃和姐姐冻死,哪怕无数随从劝谏回銮,哪怕自己被暴风雪弄的狼狈不堪。

隋炀帝用了整整三天时间翻越扁都口,终于抵达了河西走廊的重镇张掖。

在水草丰美的焉支山下,一场空前盛大的聚会举行了,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首领拜见隋炀帝,表示臣服,西域各国商人也云集张掖进行贸易交流。

这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聚会,隋炀帝如愿以偿,成为亲自打通河西走廊的皇帝,成为第一个踏上河西走廊的皇帝,更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远在西北召见各国各部首领的皇帝。

毫不例外的是,隋炀帝西巡河西之举也备受批评,这也成为他好大喜功的罪证。

然而事实或并非如此。

河西走廊是西域与中原进行商贸活动的必经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自南北朝到隋初以来,吐谷浑、突厥已对河西走廊构成南北夹峙之势,西北边疆长期难以安定。

尤其是吐谷浑的袭扰十分严重,威胁最大。据《周书》和《隋书》的《吐谷浑传》等记载,西魏大统年间(535年—551年),吐谷浑可汗夸吕“寇抄不止,缘边多被其害”;“夸吕复寇凉州”;隋开皇初(581年),“以兵侵弘州”,是年又复寇凉州。“高祖以陇西频被寇掠,甚患之”。

隋朝地图,吐谷浑成为河西走廊的巨大威胁


可见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并不是简单的好大喜功,而是当时隋朝国家战略的需要。

隋炀帝亲自西征并得胜,吐谷浑可汗南遁,至大隋末年不为边境大患,可知此次征讨确有实效。

隋朝在吐谷浑故地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自此,使青海的大部分归入中原王朝郡县制度的管理之下,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隋朝在吐谷浑故地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强大的西汉在西域所设郡县范围也仅到青海东部湟水流域一带

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后,西汉设置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再次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大都市,胡商贩客日趋城下,各种交流畅通无阻。

这更加坚定了隋炀帝经营西域的信心。

隋炀帝此次西巡河西,安定了西疆,威震西域各国,同时重新疏通丝绸之路。毫无疑问,这是一代有为君主该有的行为。

就连日后的唐太宗不得不承认:“大业之初,隋主入突厥界,兵马之强,自古以来不过一两代耳。”




隋炀帝亲巡河西解决吐谷浑威胁,其做法和西汉时汉武帝为断匈奴之右臂,打破羌族和匈奴的联合,开设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的做法十分相似。

虽然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含有他好大喜功的个人想法,但不可否认他的做法体现着中原王朝沟通河西经略西域的一贯梦想和趋势。

中国历史上无数先贤都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做出了不懈努力,隋炀帝的西巡是其中较有成效的的一次。

中国统一国家的形成,正是无数先贤奋斗的结果。

河西梦,西域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炀帝的“大业梦”,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唐“特区”——凉州兴衰记
祁连!祁连!
纪录片《河西走廊6》解说词—丝路
§§第十章 炀帝西巡是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上)最新更新章节
隋代敦煌地区的历史发展
公元610年,隋炀帝杨广的”一带一路”||贺建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