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史记骗了!因司马迁一语,刘邦项羽被黑2100多年,朱熹道破真相

在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做章碣,章碣为了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就写下了一篇《焚书坑儒》。“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不对,结果刘邦项羽也无缘无故躺枪,成了不学无术的人。那么在历史上,刘邦项羽真的是没文化的将领吗?

其实不然,刘邦项羽都是有文化的人,因为史书的记载,他们一步步被黑化。如果要找罪魁祸首,那应该就是《史记》了。

司马迁的《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于是在历代人的眼中,项羽就成了不学无数的人,读书学武学习兵法都是浅尝辄止。因此在《史记》成书后扥2100多年里,项羽、刘邦都成了没有文化的粗人。

关于刘邦的记载同样如此,很多人都以为刘邦在当皇帝之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其实

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读。

原本刘邦项羽都是读书人,刘邦的弟弟刘交还是一代大儒。后世在彭城项羽妾室的坟墓里挖掘出孝经,道德经等典籍,为中国文化典籍做出极大的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项羽是个好书之人,为妻妾陪葬其大量书籍。汉书艺文志曾录项王兵法一篇,至少说明项羽并非是不通文墨之人。项羽困于垓下,即兴顺口做出来的诗,“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朱熹语),则成为千古绝唱,更是历代中学必备的教材。大学者朱熹一语说出项羽的真实水平。甚至有学者以“此身合是诗人未”的角度来分析项羽大气磅礴的诗性精神。

历史人物的言行往往是判定历史人物的重要依据。按史书记载,项羽的言语,不但没有老大粗的记录,而且言语得体,极具其艺术性、条理性。考察项羽在历史中的几次对话,不论是对其宋义,刘邦,樊哙,盟友,对方敌将,手下将领,乌江亭长都用谦称,称呼对方大多以公,将军代指,而自称则多以籍来谦称。

同时期的韩信评价其“言语呕呕”。而司马迁更是评价其“才气过人”。这样一个“才气过人” “言语呕呕”“出口成章”的年青俊才,却因《史记》一句话被后世误读成不通文墨的大老粗,岂不荒谬?

历史的成败和兴衰自有后人去定论,刘邦项羽斗智斗勇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话题。这就像游戏《率土之滨》一样,头脑聪明,善用计谋的玩家,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率土之滨》是网易开发的一款以三国为背景的手游,游戏倡导玩家的深度思考。既没有VIP系统,也不能购买资源。玩家要想建立功业,就需要善用计谋,动用聪明的头脑。

比如有玩家就能用诈降战术以少胜多:实力第一的荆州盟要进攻弱小的冀州盟,在交战之前收编了冀州盟的一员降将,本来打算他能提供作战信息,结果者认为冀州盟降将在几天的酝酿后找到了荆州盟盟主的坐标,连夜带着骑兵擒贼擒王,一举瓦加了冀州盟。

对于项羽和刘邦这两位历史枭雄,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司马迁对项羽情有独钟,却在黑刘邦呢?
性格与命运
如司马迁所言,韩信学会谦让,最后就会比肩周公和姜太公?
韩信没有带兵经验,为什么可以一上来就成功?
楚汉相争,项羽为什么失败?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答案
西楚霸王的姓名之谜:史记中用“项羽”,为何汉书中用“项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