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东魏西魏的潼关之争中,宇文泰是如何出其不意,打败高欢的?

潼关之争要从北魏的孝武帝说起,孝武帝在位时被大丞相高欢钳制,朝政大权都掌握在高欢手里,孝武帝就对高欢不满,想要消灭高欢,拿回自己的权力,便兴兵讨伐高欢,可孝武帝没有打赢高欢,被迫投靠了宇文泰。于是高欢亲自率兵攻打宇文泰。

高欢没有统率军队,把军队分成了三路,高昂带兵攻上洛,窦泰攻潼关,他亲自领兵自晋阳去蒲坂。宇文泰知道高欢兵分三路后,分析高欢这做法是在牵制自己,是为了让窦泰的军队从潼关进入关中,而窦泰有骁勇但无谋略,宇文泰就决定攻打窦泰,这样高欢没法驰援窦泰,高欢军队必定会撤退。


宇文泰采取了声东击西的办法,他放出话说自己要退守陇右,但实际上他从长安出兵,而窦泰以为宇文泰退守陇右了,便掉以轻心,没有军事准备,当宇文泰出现在他帐前时,他只能慌忙应战,结果是大败,窦泰也献身沙场,宇文泰俘虏了一万多人。而高欢也无可奈何,因为天公不作美,黄河冰薄难以赴救,高欢便撤浮桥而退,宇文泰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打退了高欢。

宇文泰能赢,是他正确分析敌我情况下做出了对的策略,他知道高欢军队中的弱点所在,明白高欢军队兵分三路带来的后果是各方协调失衡,不能相互驰援,这就给宇文泰一个好机会去消灭高欢军队,让他能够从窦泰入手,赢得战争的胜利。



自534年分裂了北魏那天起,东魏、西魏两家便成了天敌、死敌;东、西双雄高欢、宇文泰便成为生死对头,双方展开了一连串的攻夺战。从双方的综合国力来看,东魏经济发展,粮草充足,兵力强,骁将多,实力雄厚,对西魏呈压倒性优势。但从交战结果看,弱势的西魏却往往占上风。

东、西魏潼关之战是双方分别自立后展开的第一次大战。西魏以弱胜强,取得潼关之战的胜利。

536年岁末,东魏大丞相高欢起兵攻打西魏,首先挑起战端。高欢兵分三路,命司徒高敖曹统兵进军上洛城(今陕西商洛市);大都督窦泰率军直趋潼关;亲率大军驻蒲坂(今山西永济市),准备渡过黄河挺进渭北。三路大军合约十余万人马,战略目标是攻取西魏都城长安,灭掉西魏。

转年正月,高欢在蒲坂搭建起三座浮桥,摆出一副将要渡河的架势。

当时西魏丞相宇文泰驻军于广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东北枥阳镇)。闻知高欢发兵三路来犯,宇文泰遂对众将领分析道:“敌军自三个方向牵制我们,搭桥欲渡,这是想诱使我军在正面沿河设防,以便窦泰从西边渡河进攻我们。窦泰是高欢麾下大将,经常担任先锋,所部多精锐,常打胜仗,因而都很骄傲自大;若我们出兵袭击他,肯定取胜,打败了窦泰,高欢就会不战而退。”

诸将不具备宇文泰的韬略与卓识,纷纷说道:“敌军近在眼前,我们放着眼前的敌军不打,却去袭击远处的敌军,万一出现失误,那可就悔之不及了!倒不如分兵防御,方为妥当。”宇文泰进一步做诸将的工作:“高欢曾两次进攻潼关,我军始终以防御为主,没有离开灞上;高欢此次大举入侵,肯定还会以为我们会继续采取防御策略,因而他必会产生轻敌思想,我军趁机袭击他们,何愁不能获胜!高欢虽然架起浮桥,但我料定他不会立马直接渡河,用不了五天,我一定会生擒窦泰。”

十四日,宇文泰率领六千精骑自广阳返回长安,作出一副避敌防御的架势。由于众将领还是意见不一,宇文泰便隐瞒了自己计策,独自征询族侄宇文深。宇文深建议置正面的高欢而不顾,遣精骑奔袭窦泰;击破窦泰,再回师攻打高欢,必获全胜。宇文泰见族侄的建议正合己意,信心倍增,于是扬言准备死守陇右地区,以此迷惑高欢;同时调兵遣将,准备出其不意奇袭孤军深入屯扎于小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的窦泰军。

十五日,宇文泰亲率主力悄悄向东进发。十七日晨,西魏军驰抵小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迫近了窦泰军营。宇文泰令宇文深率一部驻小关,自率一军进向马牧泽(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兜击窦泰。窦泰万没想到西魏军会突然杀向自己,仓促间便急欲率军自风陵渡(在山西芮城县西南端)北渡黄河,打算靠近高欢的主力大军。西魏军哪肯给窦泰逃命的机会,宇文深自后面追杀,宇文泰挥军自马牧泽出击,围攻窦泰。窦泰虽然是骁勇善战的猛将,但身陷重围中也是回天无力,结果全军覆没,窦泰自杀。

此战尚有另一版本,为全面了解潼关战况,特补述之。西魏军兵抵小关,窦泰猝然临敌,不免有些惊慌,赶忙依山结阵以迎敌。宇文泰可不给窦泰排兵布阵的机会,挥师猛攻队形散乱的窦泰军,大破之,阵斩窦泰,尽俘其众万余人。宇文泰挟大胜之威,挥师直逼驻军蒲坂的高欢。

高欢闻报窦泰受攻,便急欲自风陵渡渡河增援。可黄河冰薄,急切间无法渡河增援,高欢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窦泰全军覆灭。麾下第一大将窦泰败亡,高欢雄心受挫,斗志全无,不敢同气势正盛的西魏军接战,只好毁坏浮桥撤军东去。宇文泰追击不及,便收兵凯旋。

东魏另一路主将高敖曹率军转战而进,所向无敌,经过血战,攻克了上洛城。此时,高敖曹并不知道窦泰全军覆没、高欢撤军的消息,便欲挥师攻入蓝田关,直趋关中。高欢已经折损了第一大将,又闻报军中第一猛将高敖曹欲孤军深入关中,担心其有失,赶忙派人让他紧急回撤。高敖曹率部力战,摆脱敌军的攻杀,全师而还。

潼关之战,处于劣势的宇文泰迎战绝对优势的东魏军,胜算原本不大。但宇文泰识破了对手高欢的意图,又抓住窦泰孤军突出及东魏军骄兵的弱点,示敌以弱,然后集中兵力出敌不意歼敌一路,粉碎了高欢三路合击的战略意图,取得潼关大捷。


在东魏与西魏双雄相争的前期,西魏的处境其实非常的不妙,东魏尽得北魏的山东(崤山以东)之地,东魏的山东、山西、辽东、河南、河北五地之民力远超西魏的陕西一地,西魏在勉强占领关中和陇右之后其实立足还是未稳,而东魏在与梁朝讲和之后其大后方非常的稳固,高欢在如此情况下决意对长安发起进攻,可惜他遇到了宇文泰这个让他饮恨的人。

天平三年公元536年,高欢决意西征,高欢派了三路大军由北到南呈现三条水平线进攻关中,北路军是由高欢率领在黄河大造浮桥,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情形,而中路军由大将窦泰率领目标直指潼关,而南路军由高昂带领意图从蓝田直插关中,可是坏就坏在了中路军窦泰身上,窦泰率领1万左右的兵马没有理会高欢的战略意图,在潼关没有快速进攻,导致错过了高欢为其制造的战机,原本高欢的三路大军北路与南路很好的牵扯了宇文泰的主力部队把长安的精锐调出,而窦泰只要快速进攻潼关就可以占据战争的主动权。

宇文泰采取了宇文深的意见,率领长安6000人马潜军东出至小关,天兵突降把窦泰吓得不轻,慌忙迎战的情况下被宇文泰大军杀的大败,窦泰兵败自杀,自此高欢的中路军被宇文泰收拾干净,而高欢的北路军由于黄河结冰太过薄无法大军救援无奈下只能毁掉浮桥撤军。北魏宇文泰利用窦泰的骄横心里出其不意的进攻,打乱了高欢的部署,虽然三路大军看似相呼应,但是中路一灭,其他两路无法合在一起,只能成为孤军。

宇文泰作出的这个决策也是力排众议,因为北方受到高欢主力的压迫,一旦把精锐拉去进攻中路军,北方就容易被高欢攻入,但是宇文泰速战速决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也让高欢的如意算盘打破,不得不说宇文泰具有天才般的战争嗅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三十九:小关战、沙苑战、河桥战)
双雄 | 高欢和宇文泰上演的惨烈大战
两魏之战(上)
东西魏之争的小关战役
铁血北朝190: 初战小关,高欢痛失猛将窦泰
东西魏潼关之战:宇文泰与高欢的心理博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