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特别篇:龙狼之秘(一)大汉帝国的骑兵密码

骑兵是很古老的军种,但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被用于辅助性质的战斗,不会单独出击。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骑兵的记载比中东欧和西南亚的很多国家都晚。

波斯骑兵,世界最古老的精锐骑兵之一

赵武灵王的著名军事改革被称作“胡服骑射”。它被认为首开中原骑兵成建制运用于战场的先河。赵国人带动了整 个中原的军事改革。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因为步兵是中原战斗的最基础力量。这是与中原汉民的农耕民族特色一致的。因为一匹昂贵的战马在农业生产的作用中不如一头耕牛。而且有限的战马数量使中原的骑兵数量永远无法超过步兵。

但在战国时代的战斗中,骑兵大放异彩,这是因为骑兵的机动性远胜于战车。可以从事机动包抄等作战任务。其实最先把这一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是游牧民族。他们的进攻方式很单一,兵种也单一,都是以骑射见长的弓骑兵。但当他们在原野上驰骋时,笨重的战车只能接触到马蹄扬起的尘土,而且游牧民族拥有汉军望尘莫及的动员率,游牧民家家有马,户户精于骑射。而他们的生产活动与军事活动高度统一。只要需要,平民与军人的身份可以立刻转换。不象农人,至少得发给武器,进行短时间的作战训练。最重要的是,匈奴人的骑射技艺远在汉人之上。在奔驰的光鞍骏马上射箭是极困难的技能。除了百年难遇的如飞将军李广一样的骑射天才,汉人几乎没有能与匈奴人一较骑射高下的可能。匈奴人的孩子从小就骑羊射小兔、小鸟什么的。这是汉人根本不能具备的先天优势。

强悍的匈奴骑兵

然而即使这样,匈奴人与汉人双方也各有致命弱点。一方面,农耕民族无法支持长时间地对外远征,因为对环境的适应力他们不如匈奴人。而游牧民族的弱点在于他们只能于秋冬季牧草匮乏时发动进攻,权当补贴牲畜越冬的损失,否则就会影响牧业生产。

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在汉高祖刘邦一统中原的同时,北方草原地区也崛起了由匈奴单于冒顿为首领的第一个游牧王朝,两个帝国开始了第一次碰撞。

所以这次碰撞如此迟来,原因是由于游牧民自古以来就缺乏统一的向心力。广袤而贫瘠的草原可以承载的人口在秦汉之际才足以成立一个统一的政权。与此同时,中原也在忙于内战。上天充满恶意的让两大帝国同时从南北崛起。彼此都能够动员大规模军力采取相互针对的军事行动时却互不了解,这就足以暴发一场永载史册的战争,这就是“白登之围”,汉人与匈奴人的第一次正面大战。在这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正面遭遇过类似的对手。

这场战斗的导火索是汉帝国的北方领主韩王信,在面临刘邦对各个邦国异姓王的翦除时,他选择了投奔匈奴。这正好给了急欲南下的匈奴人一个跳板。但乘兴而来的匈奴军在晋阳城下遭遇了由汉将灌婴、公孙贺带领的车骑部队的迎头痛击。在一连串挫败后想撤回草原。刘邦亲率车骑部队追击到了平城,却落入了匈奴主力四十万大军的围困之中。在白登山刘邦被包围七天之久,严寒的天气成为匈奴骑兵的最大盟友。不少汉军的手指都被冻掉。

想象的“白登之围“

在绝望之际,足智多谋的军师陈平与冒顿单于谈判,以双方和亲为代价达成了各自撤兵的协议。刘邦才转危为安。

这次战斗历代均认为是汉帝国的一次屈辱失败。击败刚赢得楚汉战争胜利的汉军的匈奴人的实力为中原人惊惧数千年。但实质上可能是汉匈双方的一个平局。野狼绝不可能轻易放弃到口的猎物。除非它发现这猎物浑身长满了利刺。一方面,对于匈奴人强大的机动性和骑射技术汉军找不到破解之法。另一方面,汉军精锐的弩兵和坚固的车阵也让不长于攻坚的匈奴人无法实现捕猎式的突破。因为本来就是由松散的部族组成的匈奴人缺乏汉人那种敢于牺牲生命的强烈国家认同。因此双方各自找了一个台阶下,并且在日后的六十多年中一直在避免主力决战。同时也在彼此试探,希望能找出对方的弱点。

匈奴人连年入侵,视撕毁和平协议为家常便饭,掳走大量人口并且逼迫汉帝国承认失败的事实。而汉帝国则采取了向匈奴人进一步学习的方法,深入研究匈奴人的战法。从边塞六郡中选择武勇的良家子组建自己的优秀骑兵,其中涌现出了李广、程不识这样经验丰富的名将,他们率大军驻扎在军事要地,对匈奴展开被动反击。当然,好听一点叫“防守反击”。

李广想象图

汉人为了获得堪与匈奴人匹敌的骑射之术做了一切的努力。这在汉武帝时到达了顶峰,在这之前汉军中就有了归化中原的胡人士兵,他们从小就拥有堪与匈奴人匹敌的骑射技艺。当汉武帝继位后更是建立了一个针对匈奴的新式骑兵“期门”。他的宠臣韩嫣就是其中的成员。后世经常认为韩嫣是一个以男色媚上的同性恋者。事实上韩嫣就是高祖时叛逃匈奴的韩王信的曾孙,他从小在匈奴长大,很熟悉匈奴人的骑射战法。而期门中还有其他诸多名将,如李广的三个儿子:李当户、李椒、李敢,以及后来大放光芒的卫青。可惜的是,韩嫣后来因为得罪太后被处死,没有参加对匈战争。

卫青和霍去病

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战是汉匈关系的转折点。本来汉军已经在此战中设下埋伏,要全歼匈奴人的主力,却被对方识破逃亡。汉军痛失战机。四年后,元光四年春,汉军再次对报复性入侵的匈奴人展开反击。此役汉武帝首次采用了纯骑兵队伍,派出了以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为首的四路大军,每路万人。但此次反击战果并不理想,除了卫青遇见好运,攻破了敌人的要地“龙城”,小有收获外,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惨败,李广全军覆灭,仅以身免。然而此次反击战汉军收获了宝贵的经验。首先不能分散出击,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因为相对于全民皆骑兵的匈奴人,汉军的精锐骑兵毕竟是少数。第二就是重要的冲击战术。

“胡服骑射”被认为是中原骑兵发展的里程碑,然而人们在认识到其革命性的同时经常忽略掉一个事实,那就是这样发展的骑兵其实只是擅长弓箭的轻骑兵,而在此之外还有擅长突击的重骑兵。

所谓“重骑兵”,其实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定。按照相对标准,只要是铠甲质量超越同时代其他军队,以突击战术为主的就是重骑兵。而在中原冲击作战早有悠久的传统。首先采用它的是车兵。后来被一些人运用到了步兵上。虽然骑兵对装备严整的步兵作战胜率不高,但对于弓骑兵和训练不佳的步兵却有很好的效果。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运用这种战术的专家。他的骑兵作战经常将秦军与刘邦的优势兵力击败,但也促进了汉军骑兵的成长。

指挥骑兵的项羽

但史书详细记载的汉武帝之前的中原骑兵突击作战只有两例,其一就是项羽兵败垓下后,率二十八骑反扑,冲开了汉军五千骑兵的包围,逃至乌江自尽。因此这场战斗被很多人忽略。其二是七国之乱时,大将灌夫为父报仇,率数十名家奴策马冲入吴军大营,以极高的伤亡率为自己赢得名震天下的勇名。人们同样只认为这是吴军的疏忽和灌夫勇气导致的成功。

所以突击战术被埋没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与项羽互为死敌的刘邦对项羽那套给自己造成重大损伤的战法深恶痛绝,因此禁止使用。其二是因为当时的马鞍稳定性不好,还没有马镫做为支点,使得进行突击战术的战士很可能跌落马下,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也为李广等名将所忌用。除非必要时象灌夫一样做为勇武的证明,用以激励士气。在对匈战争时他曾经被优势敌人所包围,就是用这招派遣儿子李敢突击敌阵,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然而,出身寒微的卫青创造性地发展了这种“不得已不常见”的战术,即利用冲击作战抵消匈奴人骑射的优势。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正统军人出身,所以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其战术的核心思想在于用奇袭切断匈奴骑兵的后路,再以缩小其活动范围的方法让匈奴人难以发挥出骑射的优势,逼其与自己的重骑兵进行肉搏战。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主将对于冲击时机的把握。从效果看,卫青,还有他的侄子,也就是后来崛起的天才将星霍去病都成功地采用了这种战法。

西汉骑兵与匈奴骑兵的战斗复原

这种战法极大地提升了中原骑兵的战力,从此匈奴与中原的强弱被调转了。中原骑兵多次以少胜多在不利的情况下大败匈奴骑兵,取得以前渴望而不可及的战果。在汉军兵锋下,白登之围的屈辱被洗刷,匈奴人远逃至漠北戈壁区,西域的大门被打开了。

这一切证明,汉军骑兵已经超越了匈奴人,具有了独立作战的能力,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深入敌境作战。因此汉帝国发现了匈奴帝国的另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如同秋冬季是匈奴人的出击时机一样,春夏季也是牧人的生产季。因为这时他们的牛羊正在繁殖,人手一时难以抽调。如果这时调动大军深入作战。匈奴人的牲畜被惊扰,会造成难产或流产,这对匈奴人的打击将不亚于汉地的粮食绝收。而且这时正是经过一冬的马匹的恢复期,要一定时间来补充营养。匈奴的骑兵也因此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汉军的骑兵却可以通过给战马喂饲精饲料来让它们尽快恢复。但匈奴人并没有此项技术。

当这一秘密被发现后,匈奴人的战败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画像石上的龙狼之战

卫青和霍去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一些人的成功却是另一些人的失意,李广至死也没有适应这种新战法。因为他的一生治军思想与武艺早就与传统的骑射时代分割不开,这让他更多地坚持在战场上与匈奴人对射,使得他虽征战一生,却始终无法取得象卫霍二人一样辉煌的胜利,这甚至成为了李氏家族悲剧的源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马”而生的战争传奇
汉军碾压罗马军?同期如果真碰到一起,汉军可能会被罗马军打崩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事情:汉朝骑兵为什么那么强大
进击的镰刀——一段脚踏实地的农耕史诗
李子旸:长城对内外两侧的意外影响
自称汉族几千年了,这下终于知道它的由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