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此人三次倒戈反覆于满汉,终成汉奸,竟被奉为英雄,千古名垂

明王朝是我最后一个封建汉王朝。在现代,大家都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合成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但是在明朝末年之时,满族和汉族绝不是一家人,而且当时政府是成敌对之势,是敌人。一般而言,背叛汉族,投靠异族之人,都称之为“汉奸”。

而明朝就出了几个著名的汉奸,如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被大明称之为甲级卖国汉奸的孔友德、洪承畴,此外还有夏承德以及吴三桂的亲娘舅——祖大寿。

在这些“汉奸”中,祖大寿最堪称为奇人,他三次倒戈反覆于满汉,却次次得以善终。他第一次率兵哗变,明廷不仅没有加罪于他,反而修筑石坊赞颂其功德;而两次投降皇太极皆被奉为上宾。即使他百年后,与其同为“汉奸”的外侄吴三桂是遗臭千年,而他却鲜有骂名,甚至被后世称为抗清英雄!

祖大寿,字复宇,辽东人,吴三桂的舅舅,宁远城(今辽宁兴城)人,其父亲祖承训,号双泉,是明朝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援剿总兵官祖仁的次子,世袭明朝宁远卫军职并不断提升,成为宁远望族。明熹宗年间,祖大寿因犯法差点被孙承宗处死,幸得袁崇焕的极力斡旋才得以幸免于难,于是祖大寿视袁崇焕再生父母,二人关系形同父子。他曾跟随袁崇焕参加了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等多次重大战役,表现神勇。

崇祯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明廷以“通虏谋叛”、“专戮大帅(毛文龙)”、“失误封疆”等罪名将袁崇焕除以磔刑,当时京师百姓“争食其肉”。

明廷将袁崇焕下狱之时,祖大寿就在其旁。看着袁崇焕被当面下狱,祖大寿“股粟瞑,及既出,又闻满桂总统关宁将卒,不肯受节制,即引所部兵掠山海而东。”于是率兵哗变跑回辽东。后崇祯派孙承宗再次督辽后,遣人抚慰祖大寿,并带去了狱中袁崇焕的手书,祖大寿这才“敛兵听令”。

但能让祖大寿改变想法的原因并不只一封信那么简单,此时在宁远、宁锦两次大战中功勋最著的上海关总兵赵率教和总统关宁军的满桂都已战死,当年祖大寿五十七岁左右,并在宁远之战中立有大功,在辽东将领中年岁最高,硕果独存,他与孙承宗都清楚,此时非他不能节制关宁将卒,自此之后,祖大寿成为关宁辽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明廷为了安抚祖大寿,还在兴城为祖大寿和其弟祖大乐修建了祖氏石坊,称其为“四世元戎”,可见明非常重视祖大寿。这一点清方面也十分了解,皇太极曾说:“明所恃者,唯祖大寿之兵”,此前已降清的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也认为:“明国京都,倚祖大寿为保障”。但祖大寿此时己年近花甲,即使骁勇如前,也不足以一夫当关,明重视祖大寿真正原因是由于“其族党甚强”,祖大寿的价值在于他是一个强大武装力量集团的首领。

当时祖氏家族中,凡是与祖大寿同辈的大都官至总兵,如祖大乐、祖大弼等;祖大寿的子侄,大部分为副将一级,如祖泽润、祖泽洪、祖可法等人;而其旁支子侄,则为参将、游击等一级武将,如祖克勇、祖邦武等,祖家从总兵到游击,形成了以血缘维系的军官团体。而除兄弟子侄外,祖大寿部下还有一群亲信辽将,如刘天禄、张存仁、孙定辽等等,他们与祖大寿关系密切,都唯祖大寿马首是瞻,祖大寿率部哗变,部将全都跟从,后回到明军编制,也随他收复永平四城立功。

这支以祖大寿为核心的势力坚守着明在辽东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一宁锦防线,祖大寿守锦州,他的外甥吴三桂守宁远,明不得不依靠祖、吴二人维持局面。

因此,在祖大寿第一次率军哗变后,明厅廷不仅没有加罪于他,反而修筑石坊赞颂其功德,而祖大寿之后也表面看似尽职为明守辽西,但实际不然,他为自己留了后路,这也为他后降清埋下伏笔。

崇祯五年(1632),崇祯密令祖大寿杀应援不力的蒙古将领桑噶尔塞,但他并未依旨而行,清廷曾三次召他进京,祖大寿也都以各种借口推拒。主帅如此,其子侄和部将对明廷矢忠不二的也寥寥无几。

袁崇焕死的次年,后金听闻明修筑大凌河城,趁未修完备之时,便发兵大凌河。大凌河之战,后金没有采用一贯速战速决的骑兵攻坚破城,而是采取围城打援的方针。围城过程中,清兵共击退祖大寿的四次突围,还大败了明军的四次增援,七次致书祖大寿招降。而大凌河城被围百日后“军士饥甚开始杀人相食”。

穷途末路之时,祖大寿选择降清,并杀了拒不肯降的副将何可纲向皇太极表“诚意”,遣副将四员、游击两员到后金军大营投诚,但祖大寿母亲和妻子等却唾弃祖大寿的做法,于是继续留在了锦州。

此时,皇太极所说的“山海关以东智勇之士”大部分在此时跟随祖大寿降清。

祖大寿投降之举遭受母亲及妻子的唾弃,自觉心中不安,于是降清后假意向皇太极进取锦州之计“言妻子在锦州,请归设计,诱降守者”。皇太极于是相信了他但留其义子祖可法为质。

翌日二更,祖大寿带领从子祖泽远等二十六人成功进入锦州城后便以锦州为据地,开始抗清。皇太极又以“围城打援”的方针围困锦州。崇德四年(1639)锦州战急,明朝派洪承畴支援,谁知却在松山被皇太极围困,后洪承畴因叛徒被捉献与清军。

松山城破无援后,祖大寿独木难支,于是他再度降清。谁知这皇太极也不计前嫌,将二度降清的祖大寿奉若上宾。因为皇太极知道,祖大寿除了自身的影响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外甥吴三桂。于是在皇太极授意之下,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不期大清天子天纵仁圣,不光不加诛戮,反蒙加恩厚养。我祖氏一门以及亲戚属员,皆霑渥泽。而洪总督、朱粮厅辈亦叨遇优隆……。奉贤甥勿以为虑,但未知家乡光景何如耳……念系骨血至亲,故尔披肝沥胆,非为大清之说客耳……”

祖大寿的这封信虽然给吴三桂拒绝了,但让吴三桂心起涟漪与否我们也不得而知,但不能不说为吴三桂后面降清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寿终正寝葬于北京清河四周的永泰村。对于这位炮杀努尔哈赤,一次判明,二次降清,双手沾满八旗将士鲜血的明朝降将,顺治天子对祖大寿很是褒扬:是名臣,是英雄,甚至另有人评价祖大寿是“沉稳坚毅”的上将之才。

而对于祖大寿这位降清的“汉奸”,后世也鲜有骂名,认为其不能与李永芳、孙得功、夏承德等主动献城或为内应的相比,而应另当别论。因为祖大寿虽然“大节有亏”,但其实都是被“逼上梁山”。

祖大寿经历两次被围,析骨而炊,最终锦州成为一座孤城,穷途末路才降清,且其在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等多次重大战役中表现神勇,因此,不失为一名抗清英雄!

是与非,功与过,任由后人评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是吴三桂的舅舅,明末大将,两次投降清朝却无人骂他是汉奸?
此人先后两次叛国,死后坟墓成文物被卖,至今还在国外
祖大寿:大明历史上最不象汉奸的汉奸
明末关宁四名将之一:“汉奸”祖大寿
[转载]皇太极疑人也用
史上著名汉奸,身为明朝大将却两次降清,最后陵墓被子孙卖到国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