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世民已经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带兵威胁李渊,为什么还会“跪而吮上乳”?

当时确实有父亲哺乳孩子的一种象征性仪式,李渊早年可能象征性哺乳过李世民,李世民就是用这个方法唤起李渊父爱,弥补父子之间的裂痕。详细说一下。


解释这个问题,就先要弄清楚,吮吸父亲乳头这个今人看起来非常奇怪的举动的历史根源。男人一般情况不会产生乳汁(其实李渊有三乳,也未必就是一般情况)。但是,男子(父亲)作哺乳婴儿之状,确实是唐代周边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产翁”和“乳子”习俗。唐代的房千里就曾在《异物志》中记载当时南方獠人的这种习俗:“獠妇生子即出,夫惫卧,如乳妇,不谨则病,其妻乃无苦。”同样的情况还有,同样是唐代的尉迟枢在《南楚新闻》中也有相关记载,表明越人也有这种“产翁”习俗:“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具糜以饷婿。婿拥裘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其颠倒有如此!”后世清代清人李宗昉《黔记》所载,苗人亦有此习俗:“妇人产子,必夫守房,不逾门户,弥月乃出。产妇则出入耕作,措饮食以供夫乳儿。”


如果认为只有少数民族有这种传统那就错了。南北朝时汉人政权南朝也有此类记载。《梁书·始兴王萧憺传》,梁朝始兴王萧憺有德政于地方,天监七年被梁武帝征召还朝,当地百姓依依不舍,作民谚曰:“始兴王,民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这里所反映的老百姓将始兴王比为父,以“哺乳我”的言词表达对始兴王的依恋之情,是古代汉族地区也存在这种习俗的一个有力证据。


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在李世民幼年时,李渊曾经有过“哺乳”他的行为,也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李世民弑兄杀弟,对父亲李渊来说绝对是沉重的打击。甚至一般认为,玄武门之变时,宫中的场景也不是史书记载的,李渊带着宰相们在湖心泛舟,对宫门外的情况一无所知。正常情况应该是李世民同时也调遣了人马进宫,与李渊的卫兵发生了交战,最后控制了李渊,这才比较合理。

因而,当被控制的李渊看见李世民一身是血,已将李建成李元吉诛杀后来到自己面前,一定是愤怒、悲痛、绝望的。李世民第一时间“跪而吮上乳”就是用李渊曾经与自己有过的亲密举动,唤醒早已尘封许久,因为夺嫡之争濒临破碎的父子之情。这是第一时间弥补父子裂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主要原因还是谦卑的一种态度,其实在发动兵变之前,他早已掌握主动权;只是当时的情况,他愿意以一种弱势的形式上位,从而真正表现出自己的不得已。具体情况我们来聊下: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突厥大兵开始骚扰河套地区,李建成觉行动的时机已经到来,决定对李世民下手了,李世民被通无奈只好采取行动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兵变,一举灭掉处于优势地位的太子建成。


武德九年夏天,突厥数万军队进入黄河南岸。按过去的惯例,李渊会派秦王李世民率军抵御。但是太子建成为了抑制秦王世民的势力,所以向高祖建议由齐王元吉统率各军北上,让齐王也历练一下,高祖觉得这的确是锻炼李元吉的一个好机会,就答应了。

李元吉出发之前,与太子李建成秘密商议,他们对高祖说秦王府中的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和秦叔宝都是有名的大将,有他们同去征讨突厥,一定能凯旋而归,秦王府中能征惯战的精锐士卒很多,希望能补充到军队中。

李渊觉得这次元吉出征的确是势孤力单,有几个久经沙场的名将保护,能比较安心。可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却不这样想,他们计划把秦王府的精兵良将控制在自己手中,好为下一步谋杀秦王做准备。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密谋此事时说:“既得秦王精兵,统率数万之众,吾与秦王至昆明池,于彼宴别,令壮士拉之幕下,因云暴卒主上谅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付吾国务。正位之后,以汝为太弟。敬德等既入汝手,宜悉坑之,執敢不服?

可是他们的这一计划还未实行,就被太子率更示王晊得知,王晊是李世民在东宫收买的密探,他立即向李世民告密。他不但收买了王晊,还收买了东宫另一臣属常何(掌东宫宿卫)。他们虽然地位低下,但知道很多秘密,这使李世民得到了两次关键性的支持。



李世民得到王晊密报后,立即找长孙无忌、高土廉、尉迟敬德、侯君集等商议对策。长孙无忌等人竭力主张抢先动手,李世民大发感叹说:“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吾诚知祸在朝タ,欲俟其发,然后以义讨之,不亦可乎?”

兄弟相残,对于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在天下人瞩目的皇宫内。但是尉迟敬德对李世民这种被动应付的主张并不赞同。他站起身疾声说:“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宗庙社程何?大王不用做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


长孙无忌也说道:“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敬德等必不为王有,渊光忌亦当相随而去,不能复事大王矣!

尉迟敬德接着说:“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也;临难不决,非勇也且大王素所蓄养勇士八百余人,在外者今已人入宫,报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

听了众人的言语,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犹豫,准备先发制人,抢占有利时机。于是他下令召回被调离秦王府的两位心腹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进府共同商议大事。房玄龄为了坚定李世民的决心,故意激怒地说:“皇上已经救令微臣不得再服侍秦王,今日如果私下进见,必受诛戮,实在是不敢从命。



李世民听了房玄龄这番话后,果然大怒,解下腰间佩刀,交给尉迟德说:“玄龄、如晦岂叛我耶?公往观之,若无来心,可断其首以来!”

尉迟敬德知道房、杜只不过是用话激秦王,看他的决心的。所以他立即去见二人说:“大王已经下定了决心,你们应该立即进秦王府,共谋大事。”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认为玄武门是最理想的地方,最后决定在玄武门伏杀李建成和李元吉。

玄武门是长安宫城的北门,是宫廷卫军司令部的所在地,有坚强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谁控制了玄武门便可以控制整个皇宫,甚至控制京师,所以玄武门的地位十分重要。当时负责门卫的将领是常何。据常何墓志铭记载,常何在武德五年底跟随李建成讨平河北,也就是平定刘黑闼第二次起兵。


武德七年(公元6024年),常何担负玄武门的守卫之事。因为内宫中人多数已被李建成收买,在京师处于劣势的李世民,不得不在玄武门将领身上打主意。为了方便行事,秦王李世民收买了常何,还收买了玄武门的其他一些将领,如敬君弘、昌世衡等。李世民确实是老李谋深算,这一颗棋子使他赢得了决定性胜利。

唐高祖李渊的爱妃张婕好一直是支持李建成的,她在玄武门也有眼 线。李世民将要采取行动的消息被告诉了张婕好,张婕好立刻向李建成 报告。李建成得到密报后,马上找李元吉商量对策。

李元吉认为:“宜 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而李建成却认为:“兵备已严,当与 弟入参,自问消息。”看来,“兵备已严”是事实,李建成早就对京城的 军事力量私自作了准备,而且以为旧属常何在玄武门,不会发生什么问 题。


所以,李建成没有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李建成过于自信,对属下 叛变之事竟然一无所知,就和李元吉一道入朝。行至临湖殿,觉得有点 反常,立即掉转马头向东宫奔去。李世民和诸将紧追不舍,李元吉本是

一位勇士,想回头把李世民射下马来,但在惊慌之下,没有把弓拉满,射不中李世民。李世民追到近前,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徳带领70骑奔驰而来,射伤了李元吉,伤势不重,李元吉拼命往武德殿逃,被尉迟敬德赶到射死。


过一会儿,东宫和齐王府的精兵两千人由李建成的僚属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率领,结阵猛攻玄武门,与秦王府的将领展开激烈的战斗。由于张公谨闭关拒之,东宫的人攻不进去。玄武门屯营将领敬君弘与吕世衡早已被李世民所收买,这时奋不顾身,打开北门迎战,被东宫的军队包围,大家奋力拼杀,但敌人众多,不能冲出,直至战死。

正当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把将士领入宫中亲自给披上铠甲,并问候是否受伤,给受伤的土兵进行包扎伤口,大家对长孙氏非常感激。长孙氏的舅舅高士廉看到敌人非常凶猛,赶快带领吏卒把绑着的囚犯全部释放,并且发给他们兵器和铠甲,和李世民一起进行防守。在秦府僚属和囚犯的全力抗击下,玄武门始终掌握在李世民手里。这使东宫的军队多少有些泄气。


后面李渊主动退位,要求给自己追加太上皇封号,表面主动实则无奈,因为当时李世民已大权在握。

在这场宫廷斗争中,李世民的势力从表面上看一直处于劣势,但 是,他的才能,不论从哪方面讲,都是李建成和李元吉无法比拟的。李世民故意露出软弱的一面,李建成和李元吉却被这种表象迷惑了。

也不 能说李建成无谋,李建成同样是一个高超的谋略家,比如在朝中握有实 权的宰相裴寂始终站在他这一边;在后宫之中,李建成也买通了李渊的 宠妃,不断向李渊说李世民的坏话,也引起了李渊对李世民的猜疑;在 军事上,李建成在太子东宫豢养了几千卫士,被称作“长林兵”,实际 上是李建成的私人武装力量,在宫外他又令心腹招募健儿进行操练,为 兵变做准备;在地方,李建成也取得了河北的支持。这样,不论从哪个 方面来说,李建成的力量都非常强大,只不过太自信了。


李世民假装在实力上处于劣势,使李建成轻视他,这样就更容易对付,而且善于谋 算的他采取了先发制人的策略,最终将大意疏忽的李建成击败,并斩草 除根,杀了太子和齐王的子嗣,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毕竟他已经杀了兄弟全家,总不可能再把父亲也杀了吧,那样以来自己的名声也就全毁了,也是违背自己的初衷!

——END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没长书》可欣赏更多精美图文内容~
展开全部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和大家来探讨一下,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的假仁假义。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唐朝建立后矛盾渐渐增长。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经过长期的斗争,双方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对方。

最终还是李世民心狠手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

李世民在杀了兄弟之后,又干了什么呢?他派的手下大将尉迟恭去逼宫了。


当时唐太祖李渊正在划船,正高兴着呢,突然尉迟恭就全副武装,浑身血污地来了。李渊吓了一大跳,昨天明明说的好好的,要亲自给他们兄弟调解矛盾,今天咋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呢?

不过李渊还是个老狐狸,他没有把自己的惊讶表现出来,而是问尉迟恭,今天作乱的人是谁?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恭说,太子和齐王举兵作乱,秦王已经把他们给杀了,害怕叛军伤害陛下,就派我来护卫陛下。

其实这明明就是低级的谎言,李渊的安全难道需要李世民的大将来保护吗?这只是逼宫的另一种说法吧。

李渊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表明态度,愿意让李世民担任太子,把权力交给李世民。接着尉迟恭向李渊请示将军权交给李世民,李渊也同意了。

等内乱完全平定下来后,就到了李渊和李世民父子的互秀表演时间。李渊叫来李世民说,过去的这段时间,我差点信了谣言,真是很糊涂啊!李世民的表现更是浮夸。请看:

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

大家不要被字面意思给带跑了。其实,“跪而上乳”指的就是“羊羔跪乳”的典故,取自《增广贤文》里一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孝心。而李世民实际做出的动作并非是吮吸乳头,而是匍匐在李渊的怀里,像一个犯错的小孩躲在父亲的怀里一样,嚎啕大哭。



其实这只是一场政治表演罢了。李渊是为了活命,不得已承认李世民这种类似于造反行动的合法性。而李世民是为了说明自己也是被逼的,他自己也不想造反作乱,只是无可奈何而已。

其次,李世民颇注重历史中自己的形象,多次观看起居注,并令臣下修改实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史书的编写。他的这种行为也是希望能够稍微掩盖一下事件的真实性,让后世不至于把他批得那么惨。

至于李世民真的后悔吗?我想并不会。因为他和李建成集团的斗争已经是你死我活,已经谈不上兄弟情谊了,何况杀掉李建成,他就能当太子,就是日后的皇帝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唐朝打下江山,李世民有重要贡献,难道他甘心让别人享受着胜利成果吗?

在李世民和李渊的表演之后,资治通鉴就记载了下面这样的文字。

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

刚刚表现了后悔,又把兄弟一家全部杀,李世民的心态昭然若揭。

不过我们也不能对李世民的行为过度指摘,因为如果李世民像李建成那样手软,那样现在身首异处的,就可能是他自己了。如果他不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后代斩尽杀绝,说不定哪天他们长大了就会干掉李世民。

皇帝不好当啊!

展开全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这才是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李世民是胜券在握,还是兵行险招?
李世民为何不在玄武门杀他的太子哥哥?
玄武门之变的前后经过,李建成手下武将的逆袭,李世民差点被围杀
玄武门之变始末,李建成逼着李世民上位,一切都是命啊
深度揭露玄武门之变真相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