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两晋南北朝(十三)----后三国演义(二):短命鬼与疯子

   有人说北齐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王朝,北齐的皇帝们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说他在位的皇帝只有一个正常其余各个都是疯子,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北齐上承东魏,534年,北魏孝静帝元修与高欢闹僵出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便拥立元善见为帝,并且迁都邺城,这就是东魏的开端,北魏也正式分裂成东魏、西魏。
       高欢祖上世代做官,其六世祖高隐是晋朝的太守,五世祖高庆、高祖高泰、曾祖高湖在慕容氏的前后燕国做官,后燕分裂之后高湖投降北魏。高欢的祖父高谧在北魏做到了侍御史,他因为犯法被流放到了怀朔镇。前面咱们讲过六镇本来都是军户,后来被朝廷发配囚徒到六镇戍边。所以到高欢爷爷的时期,他们家里遇到了巨大的变故,到父亲的时期,高家就彻底没落。当时镇民都不能升迁,更何况囚徒的后人,高家看上去不太有翻盘的可能。
       高欢生于496年,因为六镇不许汉化,所以迁到那里的汉人反而还被鲜卑化,高欢也取了一个鲜卑名作为自己的字,叫贺六浑。高欢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成年之后运气却比较好,他娶了鲜卑女子娄昭君,因为女方带过来的嫁妆使得他有了一些资本,有了很多马匹,做了边镇的队主(下辖一百多人)。当了队主之后开始有机会结交一些人物,比如司马子如、孙腾、刘贵等等,这其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侯景。镇将段长很喜欢高欢的形象气度,对他说:“你是有经纶济世的才能的,这辈子一定不会白活,但是我这个年纪是看不到你显贵了,希望你能照顾好我的后人。”这给了高欢莫大的鼓励,后来高欢掌权后也曾追赠段长为司空,提拔段长儿子做官。高欢早年的经历跟其他底层出身的皇帝如刘邦、刘秀、刘裕等倒是很像。
        他曾经到过洛阳,见到北魏破败的景象,回来之后散财结交朋友,别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洛阳的羽林焚烧了领军的宅邸,但是官府却怕羽林作乱而不追究,治理政事到了这个地步,大事便可知了,财物还能保住吗?从此高欢便时常有救济天下之心。
        所谓时势造英雄,但是乱世造的英雄往往不止一个。523年爆发了六镇起义,这不仅给了北魏以沉重打击,还制造了一批英雄人物。起义爆发之后,高欢一开始在杜洛周手下效力。后来他因为讨厌杜洛周的所作所为,于是暗地里与尉景、段荣等谋划杀掉杜洛周,但是事情没有成功,高欢等人只得携带家眷出逃,杜洛周的追兵在后面追赶。当时高澄和妹妹年纪还小,他们母亲抱着他们骑在牛背上,高澄和妹妹几次掉了下来,高欢就打算射杀他们甩掉这两个包袱。幸亏他们的母亲向段荣求救,段荣跳下坐骑抱起两个孩子,孩子才免丢性命。这一段若非属实,那就是写史的人仿造史记高祖本纪写出来的,不过几千年历史出了这么多人物,总有相似的人相似的事,倒也不奇怪。
        在成功逃脱之后,高欢投靠了葛荣,紧接着又投靠了尔朱荣。恰好高欢的老相识刘贵此时在尔朱荣帐下效力,刘贵便极力推荐高欢,说高欢相貌堂堂、气度非凡。但是因为高欢当时面容憔悴,尔朱荣并没有觉得他有什么奇特之处。于是刘贵就替高欢更衣,尔朱荣再见他时命他给一匹烈马剪鬃毛,结果高欢没有把马捆起来就剪好了,整个过程中没有被马踢,剪完之后他还说“对付恶人就像对付这匹马一样”。虽然史家这么写是想说明高欢与众不同,但是高欢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他自己的心态气度,也应该和他曾经做过队主养过很多马有关。
        尔朱荣见了这个情况就要高欢坐下,并且屏退左右,两人单独交谈。两人交谈中,高欢对尔朱荣说:“天子愚昧,太后淫乱,朝廷政令不行,明公应该趁机起事,征讨郑俨、徐纥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称霸天下就如挥动马鞭一样容易。”尔朱荣听了很高兴,从此高欢就经常参与谋划军务。
       北魏明帝下密诏召尔朱荣清君侧,结果北魏明帝被毒杀。尔朱荣于是发动了“河阴之变”,在《北齐书》里面写道尔朱荣当时就想篡位,但是高欢假借占卜结果不吉的理由阻止了他。高欢在“河阴之变”之后打了一些胜仗,很受尔朱荣器重,甚至拿高欢与尔朱兆对比,说尔朱兆只能统领三千名骑兵,而高欢则可以统领全部的军队。不久之后高欢升任晋州刺史,他大肆聚敛财物,通过刘贵贿赂尔朱荣身边的人来了解尔朱荣的心思。
       到了530年,尔朱荣被元子攸诛杀,尔朱兆约高欢一起入洛阳,但是高欢以绛蜀纥、汾胡要反叛需要提防为由拒绝入京。他对身边的人说:“尔朱兆要冒犯君上,我不能长久为他效力。”等到尔朱兆抓了元子攸之后,他又派孙腾前去祝贺,想要趁机劫持孝庄帝元子攸奉行大义,但是没有成功。不久之后尔朱兆杀了元子攸,另立新君,他封高欢为郡公。此时费也头部作乱,高欢接受部下建议等尔朱兆与费也头之间互相消耗之后起兵消灭尔朱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高欢怕消灭尔朱兆之后费也头不好对付,于是选择了先帮尔朱兆消灭费也头。
       费也头部动乱暂时平定之后,葛荣的旧部又开始作乱,高欢建议尔朱兆派信任的人去统领六镇的流民,结果贺拔允酒醉之后阴差阳错帮了高欢一把,他建议派高欢去,高欢为了隐藏自己的心迹把贺拔允打了一顿,但是尔朱兆听了之后决定派高欢去统领这批乱民。高欢至此有了一支嫡系部队,之后通过刘贵,高欢又从尔朱兆那里获取了很多利益。
        尔朱兆与稽胡交战时,高欢组织了一支万余人的部队让尔朱兆的手下带去助战。军队走后不久,高欢起兵讨伐尔朱兆,并且拥立元朗为帝。双方在广阿交锋,高欢以少胜多俘获五千多人。接着双方开始了正式大战,高欢的部队只有3万余人,而尔朱兆的部队有二十余万,寡众悬殊。高欢用牛和驴拴在一起断了自家军队的退路,他亲自领军前突,高敖曹和高岳各率一军在左右。初战,高欢亲军败退,尔朱兆的军队冲上前来,侧翼的高岳亲自率五百人冲锋,高欢部将斛律敦收拾败兵从尔朱兆后面冲上去,另一侧高敖曹也亲率骑兵冲锋,打败了尔朱兆的大军。斛斯椿见状便反叛尔朱兆,他先跑回洛阳杀了尔朱家的党羽。高欢进城后废掉尔朱世隆立的元恭,改立元修为帝,元修鸩杀元恭然后娶了高欢的女儿为皇后。到了第二年(533年),尔朱兆在秀容兵败自杀。尔朱兆的部将慕容绍宗率尔朱兆妻子和剩余部队归降,高欢见慕容绍宗忠义,他知道慕容绍宗和自己各为其主,所以没有计较慕容绍宗曾经劝尔朱荣杀掉自己,反而接纳厚待了慕容绍宗,慕容绍宗后来也帮高家立了不少功勋。
       尔朱氏被平定,高欢却还没有到高兴的时候,因为斛斯椿对高欢不满,他与元宝炬等人劝说元修除掉高欢。元修也不想做傀儡,于是他们积极策划,一方面拉拢高欢的死党高乾,一方面暗中联络在外拥兵的贺拔岳和贺拔胜两兄弟。但是高乾一方面向元修表忠心,一方面又暗中给高欢通风报信,劝高欢称帝,高欢认为时机不成熟,高乾夹在二人中间感觉两难于是自请外放。元修怕他跑了泄漏消息,于是主动将高乾与自己结盟的消息告诉高欢,结果高欢把高乾劝自己称帝的消息告诉元修,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人互相坑了高乾一把。元修赐死了高乾,接着又下令诛杀高乾弟弟高敖曹,但是没有得手。
       到了534年,元修以讨伐南梁为由戒严京城,又征发兵马写信告诉高欢声称要讨伐关中宇文泰和贺拔胜。高欢则说自己率22万军队马上驰援,并且要清除奸佞,元修不得不对摊牌,他写信给高欢从大义到威吓,让高欢不要来,但是高欢不为所动只是声称要除掉斛斯椿这样的奸臣。元修的心腹劝他避开高欢的锋芒,于是元修就给宇文泰加官晋爵并赐公主为妻,目的让宇文泰站在自己这边。宇文泰等从关中率军接应,元修的十万亲军在黄河边屯兵不前,宇文泰见状认为元修不趁高欢军队长途跋涉疲惫之时出击必然会失败,于是选择观望。果然高欢与元修两军对峙,元修手下贾智等背叛,使得高欢渡过了黄河。元修感到害怕,一面让斛斯椿回兵救援,一面打算率五千人与宗室出逃。高敖曹为了给哥哥报仇,亲自率军追击,最后元修一路饥渴困顿终于在长安东与宇文泰汇合。这期间高欢给元修上了四十多封奏表都没得到回复。回到洛阳之后,高欢选择立十一岁的元善见为帝,本来元善见的父亲想要做皇帝,高欢怕他不好控制,为避免重蹈元修的覆辙,于是立了他儿子,北魏正式分裂成东西魏。
        因为洛阳和西魏、南梁都很近,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于是高欢决定迁都邺城,他拆掉洛阳的宫殿,将材料运到邺城重新修建宫室,并且迁了四十万人到邺城,洛阳变成一片废墟。当年和他一起在怀朔镇就结识的人都成了他的心腹,司马子如为尚书左仆射,孙腾为邺城留守。
        到了536年,高欢在蒲坂搭浮桥准备渡过黄河,征伐西魏。但宇文泰识破了高欢声东击西的策略,他认为高欢是想先吸引自己的注意力驰援蒲坂,好让窦泰从另一路进夹攻自己。于是宇文泰决定突袭窦泰,双方在小关相遇,窦泰猝不及防,西魏军大胜,窦泰兵败自杀。因为黄河冰薄,辎重难渡,高欢不得不撤军,西魏军在后追杀,高欢的大将薛孤延砍坏了十五把钢刀才保得高欢一行人逃脱。高敖曹一路大军虽然进军顺利攻克了上洛,但是一来高欢失败二来高敖曹受伤,不得不全军撤退。东西魏第一次交战一高欢失败而告终。
        到了537年,高欢趁着关中大旱闹饥荒再率20万军队攻打西魏。高欢的参谋说高敖曹已经控制了西魏的粮仓,建议等到西魏兵饿死大半再出击。侯景建议他分兵而进,前军获胜,后军向前,前军失败,后军先撤,这样损失也小。但是高欢没有听进去。宇文泰认为如果高欢到了长安,长安人心就会降服于高欢,自己就会失败。于是宇文泰率军主动向前,在离高欢60里的地方屯兵,并且趁夜派了三个人伪装成东魏的巡营军官,套得了东魏军口令,详细查看了东魏军的部署。宇文泰摸清敌情之后选择在十里之外的沼泽埋伏。高欢手下建议与宇文泰相持,然后派兵奇袭长安端了宇文泰老巢,而高欢听说宇文泰在沼泽埋伏,他便想要火攻。侯景听了却说烧焦了宇文泰,无法示众,不能证明宇文泰死了就不能平息长安人心。最后高欢没有忍住,在大将彭乐的催促下,高欢选择了直接进军交战,结果又是中了宇文泰的埋伏,高欢大败,损失军队八万人。高敖曹也不得不从恒农仓撤军,最后洛阳也没守住。
       接连两战失败,但是高欢并没有丧失斗志,屡败还屡战。到了538年,侯景夺回了洛阳边的金墉城,但是此时元宝炬刚刚在洛阳祭扫了北魏先帝的宗庙,所以亲自率军驰援,打败了侯景。侯景败退后,宇文泰追击,双方交战于河桥,混战之中宇文泰初战不利,不久西魏援军赶到,侯景大败。高敖曹也是全军覆没,逃回之时因与守城的高永乐有过节,所以高永乐没有打开城门,西魏追兵赶到城下射死高敖曹斩其首还。东西两魏的交战却并没有结束,双方都死伤了很多人,因为独孤信等人不知道元宝炬和宇文泰的生死,不敢恋战率军撤退,其他将领见状也都撤退,最后宇文泰也不得不烧营撤军,本来西魏又是一场大胜,却因通讯不便导致了失败。这一次东魏终于取得胜利,但是高敖曹战死,对高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此后双方相对和平了一段时间,到了543年,东西魏双方发生了邙山大战。因为高敖曹的哥哥高慎投奔了西魏,虎牢关也落入了西魏手中,宇文泰亲自引军到洛阳准备攻打东魏。高欢也率十万兵到洛阳。这次双方对峙数日之后,宇文泰突然决定夜袭高欢,却不料中了高欢的埋伏,高欢大将彭乐率军突袭,所过无人能挡,天明之后,彭乐遣使报信,抓了元柬等五个宗王在内的四十八人。高欢下令进军,斩首三万余。而彭乐差一点就亲自抓住了宇文泰,宇文泰在马背上苦苦哀求,并且将自己的财物都送给彭乐,彭乐是个粗人,贪财,于是放过了宇文泰。高欢得知彭乐放走宇文泰之后,先是打了他一顿,然后又赏了他三千匹绢作为他打胜仗的奖励。
          转天双方重整旗鼓再战,因为东魏军士卒受罚泄密,宇文泰得知了高欢的位置。宇文泰想要擒贼先擒王,他绕过东魏军的主力,直接进攻中军大帐,高欢本人的坐骑都被射死。高欢在尉兴庆的掩护下才逃脱,尉兴庆战死。但是因为东魏军降卒告密,高欢再次暴露行踪,宇文泰以贺拔胜为先锋率三千人追击高欢。贺拔胜在后,高欢在前,眼看贺拔胜就要刺死高欢,段韶赶到射伤了贺拔胜的战马并射死了贺拔胜的两个随从才救得高欢一命。
        高欢逃脱之后整齐军队卷土重来,打得宇文泰大军溃不成军,只是因为此时东魏军众将士气衰竭,不愿再战,所以没有追击宇文泰,几乎全军覆没宇文泰再次逃过一劫,高欢也错过了东西统一的最后机会。
        到了546年,高欢率军围攻玉璧。韦孝宽只有几千人守卫,双方把城池攻防战的战术用到了极致,最终高欢也没有攻下玉璧。他试图招降韦孝宽不起作用,又向城中悬赏韦孝宽的人头,但是也没人杀了韦孝宽开城投降。在围攻五十多天之后,东魏军爆发了瘟疫,死了七万人,高欢下令将病死的士卒埋葬后不得不撤军。
       玉璧之战,东魏损失惨重,回军途中,高欢忧愤发病,进而一病不起。西魏军开始讹传韦孝宽射杀了高丞相。为了稳定军心,高欢召集诸将露天宴饮。他令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欢也跟着唱,唱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高欢不禁哀伤落泪。
        到了547年正月初一,恰巧发生了日蚀,高欢叹道:“日蚀是为我而现吗?死亦何恨。”不久之后在晋阳家中去世,年五十二岁。
       高欢死后,他的长子高澄继承了他的权位。高澄是一个年少老成的人,十二岁时(533年)就娶了元善见的妹妹为妻。从那时起,高澄就经常被高欢叫去谈论时事、政务,每次他都对答如流,并且能够详加剖析,很受高欢赏识。536年,15岁的高澄就自请入朝辅政,做左右京畿大都督。开始的时候人们并不服他,但是见他处理朝政及时妥帖,没有任何问题,朝臣们渐渐对他心悦诚服。到了540年,高澄就已经做到了大将军、领中书监,成了东魏的二把手。他废除了北魏选官论资排辈的制度,而是根据才能名望挑选官员,并且把一些没有没有空位做官的人招揽为门客,空闲时就与他们讨论文学。
       在高澄治理朝政期间,他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并且修改制定法律,帮助高欢处理好了内务,所以高欢在执掌东魏朝政的时候,才能连年与西魏作战而不用担心后方。高澄俨然就是高欢的萧何。    
        高欢死后,侯景投靠南梁,高澄连用诸将都被侯景击败。高欢曾经遗命让高澄重用慕容绍宗,但是为他认为慕容绍宗是尔朱荣的旧部,不敢轻用。最后在陈元康的劝说下,高澄启用了慕容绍宗。结果慕容绍宗不负众望,击败了南梁来援助侯景的大军,生擒南梁主帅萧渊明,接着慕容绍宗又率领段韶、斛律光等大破侯景。到了548年,高澄亲自率兵南下攻克虎牢、洛阳,擒住了西魏大将裴宽。
        侯景率八百军难逃之后,发动叛乱。南梁大乱,高澄又趁机南下,出兵两淮,吞并了南梁大片土地,将东魏的疆域从淮河以北推到了长江沿岸。
        到了549年,高澄因功进封齐王,获得“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于是他开始与亲信密谋篡位。但是到了8月份,他与亲信密谋的时候,厨子兰京进来,高澄认为他行动鬼鬼祟祟,对他很是怀疑,他对周围的人说“昨晚我梦见他拿刀砍我,看来我得处死他”。不料这话被兰京听见,兰京决定先下手为强。他以进送食物为由再次入内,被高澄呵斥,于是兰京抽出短刀便砍高澄,在陈元康的掩护下,高澄得以逃脱,但是他从床上跃起的时候崴了脚,所以走不快只能躲在床下,结果兰京的同党赶来掀开床榻乱刀砍杀了高澄。
       很快高洋赶来杀了兰京与其同党,但是高澄早已身死,时年29岁。很多分析都指向高洋是刺杀高澄的主谋,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讨论,因为刺杀高澄的厨子也有可能是已经成年的元善见所派。他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高洋。
       从高澄开始,高家的每一位掌权者都陷入了短命的宿命中,当然还有一部分则是既短命又是疯子。本来东魏在高欢和高澄的治理下是一个很正常的向上的王朝,但是因为从高洋开始的一批神经病皇帝,整个国家葬送了大好形势。
       高洋相貌丑陋、沉默寡言,从小被兄弟嘲笑但他不发作,其他人都不看好他,高澄也曾经嘲笑他“这样的人能够富贵,相面的人就没法活了”,只有高欢很赏识他的才干,认为高洋超过了自己。据说高澄曾经当着他的面凌辱他的妻子,他也没有发作。他韬光养晦养晦的行为不仅没有让高澄怀疑自己,后来反而成了高澄的副手。9岁的时候,高洋就担任了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左光禄大夫,爵封国公。俨然成了东魏官职第三高的人,因为高澄经常在邺城和晋阳两地跑,所以高洋就替他处理一些事务。高欢去世之后,高澄接替了高欢的职位,而高洋就接替了高澄的职位。
       等到高澄意外身死,高洋就接替了他的职位,但是高氏的臣僚一开始并不看好高洋,结果高洋面对变故却临危不乱、从容平叛,之后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都得当有法,赢得了高氏臣僚的拥戴。同年,因为南梁的内乱,南梁齐州、德州、南豫州的长官都献城归降。几个月之间,他不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处理一切事物都井然有序,本来因为核心身死可能变得混乱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控制,所以元善见无奈只能让高洋接替高澄担任丞相、齐王。到此时,高洋与高澄相比在才能上甚至有过之。兄弟二人就如司马师、司马昭当年一前一后一样牢牢把持东魏的朝政。
        到了550年,高洋到了邺城,派潘乐、张亮等去见元善见,让他禅位给高洋。臣僚递上拟好的禅位诏书,元善见含泪签字,但是高洋并没有像曹丕、刘裕那样假装推辞而是直接接受,他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他这种直接也许是跟高家高度鲜卑化的原因有关,同时这也是北方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外禅。高洋受禅之后头一年还善待元善见,但是到了552年一月他设宴款待元善见时,他下毒毒死了元善见,并且杀害了元善见三个儿子。
       高洋刚当皇帝时,宇文泰趁机来攻,高洋组织了六州的鲜卑人搞了一场军事演习,宇文泰见了之后不禁感叹“高欢并没有死啊!”无奈班师西归,此时宇文泰认为自己国力不如北齐,所以不敢东进。
       到了551年,南梁湘东王萧绎向北齐称臣纳贡,高洋下诏封萧绎为南梁的使持节、假黄钺、相国、总百揆。之后南梁又有四个州献土归降。从552年到555年这四年间,高洋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又平了山胡,北齐的疆域向南也延伸到了长江边上。在国内,农业、盐铁、瓷器制造都非常发达。此时北周、北齐、南陈三国之间,北齐经济最发达,军事最强盛。
        故事到这里,也只有高澄应了短命这个半个标题。如果从这里出发预测,大概率是北齐能够统一天下,当时北齐的权臣全是宗室亲王,还能避免曹魏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剧。然而世事难料,高洋这个看上去雄才大略的明君其心性突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556年,四邻安定,看上去一片形势大好。高洋开始变得松弛。他一下子就像变成了一个疯子,一个精神病人,以至于后世有人分析高洋因为年轻时期压抑过重导致他成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他修建了一座高台,经常一个人爬到最高处;时常在冬天的时候在大街上裸露身体;又经常涂脂抹粉,穿着女人的衣服招摇过市。还有比如群体淫乱,强奸大臣妻女等。有记载他曾经经过崔暹家里,当时崔暹刚刚病故,他问崔暹的妻子是否想念丈夫,崔暹妻子表示想念,他抽出刀来就说:“既然如此,我送你一路”于是一刀捅死了崔暹的妻子,也有史书说崔暹的妻子是被治罪赐死。后来他还霸占了自己的嫂子,凌辱高欢的侍女,不过高家高度鲜卑化,这种收继婚制其实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婚姻当中很正常,当年王昭君就曾经嫁给了祖孙三代单于,汉人古代也有因为娶不起媳妇,两兄弟共娶一个老婆的情况。
        他的这些行为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有二。
        高洋有一个宠幸的嫔妃——薛嫔,他们两人整天厮混在一起。有一天高洋喝醉了酒,想起了薛嫔曾经是高岳的小妾,于是他心生嫉妒,二话不说一刀就把薛嫔杀了,然后割下她的头颅。他杀了薛嫔之后抱着薛嫔的尸体继续找人喝酒,喝着喝着他就当着人的面把薛嫔肢解了,肢解之后他把薛嫔的髀骨拿来做成一个琵琶,边喝边弹,弹了一阵他又叹道“佳人难再得”。
        娄太后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生气,有一次在他酒醉的时候要拿手杖打他并且骂道;“什么样的父亲生什么样的儿子。”高洋却不甘示弱:“你这老太婆,我要把你嫁给胡人当老婆。”把娄太后气晕了过去。高洋为了逗母亲开心居然钻到床底下去顶床板,不料床板倾斜,娄太后从床上掉了下来受了伤,高洋酒醒之后发觉自己做错,痛鞭自己谢罪。
        到了559年,高洋问起汉光武帝为什么能够复国,大臣说因为王莽没有杀光刘姓宗室,于是高洋下令将北齐境内的元氏子孙全部杀掉,杀了721人,包括婴儿。元氏子弟的尸体被丢进漳河,以至于渔民捕鱼之后发现鱼肚子里面竟然有人的指甲。
        559年冬,高洋因为多年酗酒导致身体严重受损,暴毙而亡。
        为什么说高洋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呢?因为他常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加以悔改,比如崔暹被诬陷,高洋就治他的罪,将其流放,但是后来发现崔暹无罪,他又召回崔暹官复原职,崔暹去世之后他抚棺痛哭。当然也有一种人喝酒之后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我个人觉得高洋更像后一种。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高洋这样一个皇帝,前明后暗,只因其一人的改变而导致整个国家的走势改变,实在是一个悲剧。
        高洋死后,他的嫡长子高殷继位。高殷和他的父亲、伯父一样,也是从小就很聪明好学。但是高洋认为高殷仁慈软弱太像汉人,不像自己,于是想要废掉高殷,但是因大臣劝阻没有实行。到了558年,高洋让高殷亲自处决犯人,但是高殷因为比较仁慈下不去手没有剁下犯人的头颅,结果被高洋觉得他不成器抽了他几鞭子,从此他患上了心悸口吃的毛病。
       高殷继位之后,与高洋给他留下的辅政大臣一起开始改革,企图解决高洋执政后几年带来的问题。但是这一举动却引起了众人的不满,许多人都投靠了高演、高湛手下,因为当时亲王权力很大,高演、高湛兄弟与娄太后实际上控制了北齐的权力。
       到了560年,杨愔与高殷想要通过外放高演、高湛为刺史的方式架空二王的权力。结果他们的同党高归彦权衡利弊之后把这件事泄露给了二王,于是二王将计就计,借着去尚书台拜职的机会,率数千军队入宫。入宫后,二人抓住杨愔,押着他去见高殷。皇宫的卫士见到二王人多势众,于是都不抵抗。最终太皇太后娄昭君下诏废黜了高殷,让高演当上了皇帝。
       高演是高欢的第六子。在高洋晚期,高演身居要职处理朝政,他曾经劝高洋不要沉溺酒色,高洋却说:“有你处理朝政,我为什么不能放纵行乐?”高演听后痛哭下拜,高洋见状表示要戒酒。但是因为高洋分裂的人格,高演后来因进谏都被打成重伤,再不敢直言。
        等到高演登基之后,他文治武功兼盛,留心政事,注意民生,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同时依法量刑,大力汉化。并且亲征库莫奚,取得大胜。因为高演曾经答应娄太皇太后,不杀害高殷,但是在当皇帝的第二年他违反了誓言,杀了高殷,当时高殷才17岁,太皇太后知道后非常愤怒,高演又觉得自己对不高洋有些内疚。在内疚之情的作用下,高演便有点神智不清、精神恍惚,总觉得宫里有鬼。561年十月,高演与随从外出打猎散心,不料坐骑受惊将他摔下马来,这一摔导致高演肋骨骨折。
        突然受伤加上之前一直的恍恍惚惚导致他病情加重。他觉得自己性命不久,于是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他考虑到自己儿子年幼不能理政,思虑再三之后决定立自己弟弟高湛为皇储,并且给他遗书一封让他善待自己的儿子妻女,不要学他自己(杀了兄长的儿子)。一切安排好之后,高演与世长辞,终年27岁。
        高湛是高欢第九子,小时候也受高欢喜爱,而且仪表俊美(高欢的诸位儿子中可能只有高洋比较丑陋)。高湛上任前期还能治国,对外也打退了北周和突厥联军。但是高湛这个人却没有高澄、高洋、高演的能力,他未继位时就喜好玩乐,继位之后当然就更放纵了,他宠信和士开,整日纵情玩乐,和士开还劝他“陛下少壮,恣意作乐,一日快活敌千年”。
       高湛和后期的高洋一样,喜好杀人,他亲手杀死了包括高演儿子高百年在内的四位侄子,除此之外,他还杀死了自己的五哥高浟,霸占了高洋的皇后李祖娥。到了565年,天上出现彗星,高湛于是下诏禅位给自己的儿子高纬,大赦天下,但是高纬处理朝政都要向高湛报告。到了569年,高湛因为纵酒过度病死,终年32岁。
       经历高湛的摧残,虽然在高湛时期北齐还能打败北周和突厥的进攻,但是国力已经急速下降。高纬没有他的父辈们的才能,却有高洋和高湛的毛病,他自己荒淫无道,导致北齐急剧衰弱。政治腐败,而且他在572年杀了名将斛律光,574年杀了兰陵王高长恭。本来在他父亲时期北齐对北周就由攻转守,他又杀掉了最能打仗的将军,毁了自己的万里长城,所以北齐在北周的进攻下连连败退
        北齐不断被北周打败,到了576年十二月宇文邕御驾亲征,北齐大败,高纬想要北逃,于是下诏让自己的堂兄高延宗(高澄的儿子)留守晋阳,高延宗流泪接受。几天之后高延宗称帝,结果在与北周交战的过程中,北齐又大败,高延宗被俘。高纬传位给自己八岁的的儿子高恒。后来高纬准备难逃陈国,于是从邺城出逃。出逃之后,高纬又下令高恒禅位给高欢第十子任城王高湝,高纬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无上皇,高恒为守国天王。高纬带着高恒跑到青州准备南逃,但是因为手下的背叛,高纬等人在南逃的路上被北魏军队俘获,一起被送往邺城。到了577年二月北周灭北齐,到了十一月,高纬被诬谋反,与高延宗、高恒、高湝等人一块被处死。
        高湛的皇后胡太后和高纬的皇后在北齐时就淫乱后宫,与一个叫昙献的和尚通奸。后来婆媳两人被俘到了北周都城长安被赦还做了平民,两人竟然去开妓院亲自接客继续享受男欢女爱。
         我最初看到北齐历史的简介,我的感觉就如我所取的这篇标题一样。北齐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朝代之一,最残暴的朝代之一,皇帝除了高演各个是奇葩。但是仔细了解之后,我觉得北齐虽然确实是一个奇葩的王朝,也有一半的时间国家很乱,但北齐也没有网络上说的那么不堪。
         自高欢之后,高澄、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恒、高湝,高家没有一位皇帝活过了35岁,除了高纬、高恒、高湝是国灭身死之外,高洋和高湛都是酒色过度而短命,高澄和高演算是因意外身死。这其中高洋、高湛、高纬,算是历史上少见的暴君和昏庸之人,其残忍程度,堪比石虎。如果读北齐史到高洋当皇帝的第五年止,我想每一个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昂扬向上的国家,它具备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国家所以具备的绝大多数条件和时代背景。首先经过一百多年的混战,北方各个少数民族已经高度汉化,而南方的汉人朝廷也潜移默化学习了很多五胡的生活方式。这个时候各族之间矛盾和不认同感不再像一百多年前那么强烈;其次北齐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高洋,北齐的经济在三国中最发达,北齐的军队在三国中也最强,并且多次打败四周的国家。假以时日,北齐统一天下是很可能的,而且高洋的儿子和弟弟们也不乏有能之士,能够在高洋死后接替他好好干。
        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下,高洋取得极大成功之后,整个人的心性急转直下,从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变成了残暴的昏君,而且是对国家毫无益处的昏君。在他之后,虽然高殷想要扭转局势,却由于操之过急被高演废黜;高演又想治理好国家,本来也扭转了国家的颓势,国家再次有上升之象,无奈在位不满两年精神也出了问题,身体状态不如以前,又发生意外加重病情英年早逝;这之后北齐的君主高湛和高纬连着两人都是残暴的变态,国家急转直下很快就被灭掉。
        如果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纵使发生变乱或者出现昏君,国家也未必会那么快灭亡,汉宣帝死后传了五代经历五十多年国家才灭亡;东汉和帝之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但是东汉传了九位皇帝历时超过百年才灭亡;后来的唐朝在安史之乱时本来就该亡国,但是却延续了超过一百五十年才亡。不过作为乱世之中的国家,出一代昏君或者走错一步就可能导致亡国,北齐两代昏君不过几年国家大不如前,在战场上连连败退,十几年后国家就灭亡了;南梁在北魏分裂之时本来抢占了一些资源,却只因萧衍的一个轻率的举动,引狼入室,国家急转直下不到十年就亡国。
        高家是一个鲜卑化很高的家庭,在北魏末期很巧合的事情就是,东西两魏都反汉化,重新鲜卑化。从文明的发展来说,这也许是一种倒退。但是高家皇帝的残暴却与这种鲜卑化并无太大关系,因为胡化也好,汉化也罢,任何民族总体上是从野蛮到文明,如果说石虎的残暴我们可能会认为是羯族人还没有文明开化,还保留着人类原始的野性。但是到高欢时期,纵使他是汉人鲜卑化,也只是一些习性和鲜卑人一样,但整体上逆不了汉化的趋势,整个北齐的朝政制度、法律都是北魏汉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高家的残暴和刘宋也不一样,刘宋绝大多数皇帝除个别之外杀人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消除自己潜在的威胁,因为刘宋后期的皇帝皇位大多是夺来的。但是高家这几个残暴的皇帝更像是心理或者精神疾病,以及酒精的作用。他们虽然杀宗室,事实也没杀几个人,并不是那些人真正威胁到了他们,只是他们的精神和心理有问题,他们杀人的方式则和一些变态杀人狂没区别。究其原因,高洋的变态,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受欺负压抑,成功之后志得意满大肆发泄,高湛、高纬在享乐这一点上和历朝昏君相比也没什么独特之处。
        虽然北齐皇帝比较奇葩,北齐的命运也比较奇葩,但是也没网络上说的那样严重,我们如果去百度,经常会看到说北齐皇帝除了高演都不正常。事实上呢?高恒、高湝都是快亡国时才当上皇帝,很快就亡国了,高恒一个八岁孩子,并没有什么问题;而高澄除了凌辱高洋的妻子这种皇族内部的丑事以外并没有对国家百姓做出过什么过分错误的事;高演的行为举止并无不正常之处,尽管高演最后也精神恍惚,但是并没有做出什么残暴的事;高殷所作所为也没有不正常的地方,只是结局比较悲剧;高洋前期也是个好皇帝,后期疯了;高洋加上高湛和高纬,其实北齐只有两个半不正常的皇帝。只是说后两个皇帝把这样一个形式大好的国家给搞亡了,后人自然就对他们的评价不高了。
        其实北齐的灭亡只不过就是打不过敌人而已,除了皇帝能力不行之外他并没有什么短期内的缺陷性,他的权臣都是宗室,虽然有篡位,但是也不过是同一家人换了个掌门,整个国家在当时也没什么根本性上大的隐患。其亡国完全是因为不是敌人的对手被敌人打败,而其之所以被敌人打败,则是因为昏君很短时间内把国家搞乱。这就像两人打牌,北齐拿了一手不错的牌,却因为出了昏招最后打输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就是北齐错过了继续变强统一天下的机会而不幸走到了另一条路上。这也说明在分裂的时代,外有强敌,皇帝的能力和作为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亡国,那些统一的王朝则要幸运得多。如果北齐是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只因高湛、高纬这十余年的作为不一定亡国,只要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国家就可能有所恢复,但乱世之下,容不得任何国家出这种错误。两晋南北朝时期,一个国家出一两个昏暴之君导致亡国也是常事,北齐的灭亡方式也不算独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北朝皇帝列表
西魏第三任皇帝恭帝拓跋廓简介资料
史上算命最准的皇帝:刚登基算出自己在位10年,10年后果然应验!
【书场图文篇】张鹏|英雄还是疯子——北齐皇帝高洋
高澄-高洋:成功的必备能力之一——决断力
一代英雄天子,为何变为昏暴之君?他的弟弟同样英年早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