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马迁为何敢在《史记》中抹黑刘邦?因为神化皇权的需要

各朝御用文人在写本朝开国皇帝的历史时,通常总是一脸的崇敬和赞美。

高祖皇帝(或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算无遗策,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勇气、决心和才能。所以,他才能开创一个伟大的帝国。高祖皇帝(或太祖皇帝)还有一颗伟大而仁爱的心,有一种拯救万民于水火的信念,所以天下百姓都愿意支持他。高祖皇帝(或太祖皇帝)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且高瞻远瞩。所以众多优秀的人才纷纷聚集在他身边,供他驱使。面对前朝的残暴统治,面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他早早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推翻前朝的残暴统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天下苍生。结果呢?在他的努力下,万恶的旧社会被推翻了,而天下百姓终于得到了新生。当然了,他一生中也犯过若干错误,但那都是他一时疏忽,被小人和奸臣所误。他一生中也有若干失败,但那都是他的属下没能真正理会他的精神,没能真正落实他的精神。

但翻开《史记》,司马迁对于刘邦的记载似乎有些“非主流”。

《史记》中的刘邦“好酒及色”、“固多大言,少成事”,类似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夸奖刘邦。而在《史记》中,萧何与曹参等人之所以愿意臣服刘邦,竟然是因为胆小怕事,所以怂恿刘邦出头。换而言之,当时的刘邦并没有什么值得他们信服的地方。他们只是把刘邦当做愣头青来看待,尽管刘邦早已过了愣头青的年龄。

《史记》中的刘邦在逃命时,竟然为了让马车可以跑得更快些,就一心要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扔下车。如果不是夏侯婴阻拦,他的亲生儿女恐怕只能求上帝保佑了。

《史记》中刘邦的头号敌人项羽,怎么看都比刘邦更像英雄人物,以至后世读者总会不由自主地佩服项羽及轻视刘邦。人们常常认为,项羽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他太心慈手软了。以至于大家都认为:如果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最后的胜利者就一定是项羽。

我们必须得知道,《史记》绝不是西汉帝国的禁书,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还是西汉帝国的御用文人。我所说的御用文人,并没有任何褒贬之意。司马迁是西汉帝国的太史令,太史令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编写史书。

因为《史记》并不一味地赞美刘邦,所以我们总认为《史记》对于刘邦的记载非常客观。西汉帝国的御用文人,竟然敢把种种大不敬的内容加在刘邦头上;西汉帝国的御用文人,竟然敢把项羽写得比刘邦更像英雄。所以我们总觉得,西汉帝国的言论肯定非常自由。

这就叫睁眼说瞎话,西汉帝国怎么会有言论自由呢?说说司马迁亲身经历的事吧,他受过“宫刑”(就是被阉割)。司马迁犯了什么罪?就是因为他说话嘴上没有把门的。皇帝认为这是黑的,他非要说这个东西并不黑。于是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司马迁当场就被阉割了!

因为说错了话,就遭受如此残酷的刑罚。说这种时代有言论自由,还不如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言论自由的历史。

西汉帝国还有一位高级官员叫颜异,他被汉武帝斩首,罪名是“腹诽”。“腹诽”的意思就是说:皇帝认为这东西是黑的,你口头上不置可否,但你在内心里认为这东西不黑。于是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颜异当场就被斩首了!

因为在心里认为这东西不是黑的(未经证实,也无法证实),就遭受如此残酷的刑罚。说这种时代有言论自由,还不如说人类的历史就是言论自由的历史。

司马迁在写历史时,头上一直高悬着一柄随时可能落下的利剑。他怎么可能客观地记录汉朝开国历史呢?虽然作为一代史学巨匠,司马迁会尽力把当时的历史真相还原给读者。但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到司马迁当时的处境,就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史记》中的内容。

在那种说错一句话就会招来灭顶之灾的社会中,司马迁在写本朝历史时,自然会十分地小心谨慎。只是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如果敢在史书上胡说八道,那必然是全家被杀、全族被灭的下场。

如果按照正常的套路,司马迁在写刘邦时,应该把刘邦写得英明神武、算无遗策、仁慈爱民。因为刘邦是汉武帝的祖爷爷,而且是西汉帝国的“国父”。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番,就会发现一个恐怖的事实:如果司马迁敢这样写刘邦,那必然是全家被杀、全族被灭的下场。

刘邦的故事是一个励志的神话,但如果真要用写实的方法记录这个神话,那可就坏事了。

秦始皇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结果呢?秦二世就被赵高杀了,子婴成为秦三世。子婴控制的地区就剩下关中地区,哪有资格当皇帝呢?于是子婴退位当了秦王。但子婴这个秦王也没当多久,就被项羽杀了。

秦之失鹿,群雄争相逐之。陈胜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剻通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这些话随便一推论,就会引申出民权的思想。什么终身制有理,什么世袭制有理,全是胡扯。因为历史早已证明,谁能当皇帝,那就是看谁的实力强,谁会玩权术,谁能顺应时代潮流。

可在皇权时代,如果史官敢这样写历史,那必然是全家被杀、全族被灭的下场。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司马迁把刘邦写成一个励志神话,问题就太大了:一个最底层的老百姓,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成为皇帝;一个人只要聪明勇敢,能够代表百姓利益,就有机会成为皇帝。如果史官敢在史书中表达这种观点,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呢?

这岂不是在说,只要时机恰当,人人都有帝王相?这岂不是在说,只要谋划得当,人人都有帝王相?你看人家刘邦,一个农民的儿子,啥背景都没有,最后还不是修成正果了?

真要把史书写成这个样子,你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你全家和全族有多少颗脑袋要被砍?

某些时代的统治者通常喜欢恬着脸说:我之所以能够高高在上,与我投胎好坏无关,完全是靠我的努力。说得更好听一点,我能高高在上,完全是因为人民拥护我。说得再好听一点,如果人民对我不满意,随时都可以让我下台。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傻子都知道。

如果御用文人在为权力者做传记时,说这位权力者之所以能够掌权,是因为人家血统高贵:爷爷活着的时候大权独揽、父亲活着的时候大权独揽,所以他也能大权独揽。

即使这是事实,这位御用文人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权力者看到御用文人这样胡说八道,肯定会气得想杀人。

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某些时代需要励志神话,皇权时代则不需要。

司马迁在为刘邦写传记时,肯定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上述原因,司马迁不敢把刘邦写得太伟大;可问题在于,如果司马迁把刘邦写得太渺小,那肯定也是不行的。

司马迁在写刘邦时,肯定详细翻阅了汉武帝关于刘邦的所有评论和指示。因为司马迁知道,如果不能仔细体会汉武帝的意思,在写刘邦的时候随口乱说,一定会死得很惨。从这个角度来说,《史记》中关于刘邦的基本论调都是汉武帝定下来的。而且这种论调,在当时也一定是非常流行的观点。否则,借司马迁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项羽写得比刘邦更像英雄。

先看一个事实:司马迁曾为李陵辩护,说李陵是一个大英雄,可汉武帝好像不这么认为。而且汉武帝觉得:你司马迁这样夸李陵,好像是在贬低我小舅子(李广利)啊!于是,司马迁马上遭受了宫刑之苦。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司马迁为项羽作传记,说项羽是一个大英雄,却没有得到汉武帝的认可,你猜会发生什么事?如果汉武帝觉得:你司马迁这样夸项羽,好像是在贬低我曾祖(刘邦)啊!届时,司马迁全家还能留下活口吗?

我经常听到类似的言论: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官,因为他能够秉笔直书。说这种话的人,肯定连史官的主要职责都没弄明白。

史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尽力保存和还原历史的真相,而秉笔直书绝不是史官的主要职责。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汉武帝明确表示:汉高祖刘邦是拯救时代的大英雄,项羽是一个邪恶残暴的反动派。而司马迁非要把项羽写得比刘邦更像英雄,这样的司马迁算是一个合格的史官吗?肯定不是!

因为,司马迁胆敢无视汉武帝的最高指示,结果必然是他永远丧失编写历史的机会。他的人头会落地,他写的书会被焚毁。如果司马迁这样死了,岂非死得比鸿毛还轻?

许多人一说到伟大的史官,就会说到什么秉笔直书,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伟大的史官之所以能够伟大,并不是他有秉笔直书的态度。而是他能在统治者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存和还原历史的真相。

只要理解了司马迁的境遇,以及西汉帝国当时的言论环境。自然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刘邦在史书中的形象,是一个政治牺牲品。

因为刘邦的出身太差,所以为了突出皇权的神圣性,西汉帝国在宣传刘邦时,故意模糊了刘邦的道德和才能。西汉帝国之所以会这样做,就是想传达给大众一个意思:谁能当皇帝,与道德和才能无关,一切都是天意!

在当时,比刘邦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多得是,但最后成功的人却是刘邦。为什么呢?就是这是天意!

《汉高祖本纪》开篇就说了,有一条龙趴在了刘邦母亲的身上,于是刘邦出生了。而且紧接着,各种关于刘邦的神话故事和神奇传说,那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但陈胜没有天意,终归只是徒劳;项羽英雄无敌,但项羽没有天意,最终只有失败。韩信用兵多多益善,遇到刘邦却是处处受制;张良绝胜千里,却是只能给刘邦打工;萧何最初的地位高于刘邦,道德和才能也高于刘邦,但只能给刘邦当下属。

刘邦看似什么都没有,但最终得天下的人却是他,就是因为他有天意!刘邦是龙子,普通人能比吗?刘邦头上有五彩祥云,普通人能比吗?善于相面的人一看到刘邦,立刻哭着喊着要把女儿嫁给他,普通人能比吗?

刘邦的经历并不会成为励志神话。因为西汉帝国就是要告诉大家:刘邦的成功是天意!这招很厉害,如果大家相信了天意,谁还会励志呢?除非你能努力投个龙胎,否则再努力也没用。

《史记》中关于刘邦48岁前的历史记载实在乏味。因为这根本就不是历史记载,而是一系列荒诞不经、粗俗无聊的民间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言夜读 · 经典 | 史家绝唱是怎样“炼”成的?
《史记》成书的前因后果
司马迁把刘邦写成小混混,把项羽写成了大英雄,汉武帝为何不生气
泪痕春雨漫评两汉历史(三) 司马迁背着皇帝写《史记》
汉武帝明知道司马迁在史记里面黑了刘邦, 为什么没宰了他?
司马迁的人生经历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