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古典文学概述(二)——魏晋南北朝篇

前言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乱世,从东汉末年三国乱世开始,经历了八王之乱、五胡16国乱华、南北对峙,到589年隋统一,300多年都处于分崩离析、黑暗动荡之中。同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创造力最高,文人气节最刚健的一个时期,垂范后世的“魏晋风骨”即形容本时期文人真率旷达、崇尚自然的追求以及文学作品刚健明朗、风清骨骏的特色。

竹林七贤

一、文学自觉的时代

到魏晋时期,我国文学开始从历史、哲学中分离出来,具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前面述及的先秦与秦汉时期,文学都是作为记事和传道的工具而存在,《庄子》、《孟子》阐述诸子思想、《史记》是为了记史。至魏文帝曹丕,他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拔高了文学的地位。其后,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开始对文学自身特点、流源演变、类别美感作出深入阐释。

二、建安风骨

建安(196—220)诗坛是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代表诗人有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和女诗人蔡琰(蔡文姬)。曹氏父子都具有显赫的政治地位和杰出的文学才能,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曹植是本时期成就最高的一位作家,其诗歌与文章都是文采与气节兼胜,谢灵运称“天下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因此后世称赞才子都说“才高八斗”。作为文学史上著名才女的蔡文姬,其代表作《悲愤诗》则再现了诗人惨痛的人生经历,颇有史诗风格。

三、陶渊明与谢灵运

陶渊明,名潜,东晋时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诗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生活的淳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寓玄理于自然,感情真挚,格调清高。其文章也多表现个人对隐居生活的惬意,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和大量的田园诗,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隽永而有韵味,读来大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意味。陶诗可算是魏晋风度的绝佳代表。谢灵运是南朝人,是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与陶渊明不同,谢灵运辞藻华丽,刻画精细,同样写山,谢灵运就不仅仅是“悠然而见”了,他要把山的形态,色彩巨细无遗地描画出来,于是他写道“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陶谢二人,一重神似,一重形似,代表了两个时代的诗歌风貌。

四、南北朝民歌

民间文学也是我国一个文学传统,《诗经》的十五国风便采自民间,汉代乐府诗亦如是。由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生活习俗,思想风貌差别甚大。故北方民歌写壮丽山川,表现豪迈个性与尚武精神,如《木兰诗》;而南方则多表现男女恋情,秀美风物,风格清媚婉约,如《西洲曲》。

试看北方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再看南方民歌的代表作《西洲曲》:

鸿飞满西州,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五、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外物》,指小家之说,怪谈奇事。“小说家”则在《汉书.艺文志》中出现,但与其他各家不能相提并论。我国古代的小说,从最初的寓言、历史故事、神怪故事直到魏晋南北朝才算第一阶段的成熟,本时期开始注重写人,出现了第一步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魏晋名人的风流故事集。试看其中一个故事: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用今天的话来说,真是任性。

欲知后文,请听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三)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之一:诗歌
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研究
魏晋文学“失眠”场景的原因及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