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千多年前,太行山下这里改变了汉朝三个皇帝的命运

历史对修武的钟情,集中体现在两汉三百多年的时间内。尤其是两汉的关健时期,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汉献帝刘协都与修武发生重大关联,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修武地处当时的“三河之地”(即河南、河内、河东)之一的河内之地。河南即河洛之地,是当时全国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河内、河东作为富甲一方的经济发达地区,则是全国的两个副中心,河内又在河洛边缘,加之在太行和黄河之间,军事战略地位也是格外重要。所以,两汉三帝在修武实现命运转折,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汉高祖刘邦智夺韩信兵权

两千多年前的楚汉之争,最初楚强汉弱,汉军前期一直处于下风,汉王刘邦一度在成皋之围中几乎全军覆灭,甚至本人差点被楚王项羽活捉。但他却很快从颓势走出来,原因就是在他的手下纪信扮成汉王出东门诈降的掩护下,他和夏侯婴二人共乘一车从西门狼狈逃出后渡过黄河,来到修武,在此,他智夺韩信兵权,由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变成了手握重兵可以再次和项羽争夺天下的实力派汉王。对此,《汉书·高帝纪》载:“三年六月,羽遂围成皋。汉王跳,独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宿小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乃使张耳北收兵赵地。汉王得韩信军,复大振。八月,临河南乡,军小修武,欲复战。郎中郑忠说止汉王:‘高垒深堑,勿战。’汉王听其计,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复击破楚军燕郭,西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

原来,刘邦手下有一大将名叫韩信。韩信初属项羽,因不能用,继归刘邦,在萧何的举荐下,被任为大将,多次胜敌,逐渐拥兵自重,不愿接受刘邦调度。公元前204年,项羽将刘邦包围在成皋。刘邦向驻扎在修武城的韩信求救,韩信迟迟按兵不动。刘邦从重围逃出,几番周折,向北渡过黄河,当天傍晚赶到修武城外的小修武城。这时只有夏侯婴一个人跟随着刘邦。在小修武,刘邦听说韩信和赵王、张耳就驻扎在附近。刘邦对韩信的按兵不动十分生气,更何况韩信兵力日渐强大,已经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要借此机会削弱韩信的兵权。这天夜里,刘邦和夏侯婴商定了一个夺取韩信兵权的计策。第二天凌晨,刘邦单身独骑进入修武城,驰向韩信和张耳的营帐。守营卫士拦住去路,刘邦自称:“我是汉王使者,有重要军情向韩将军报告。”刘邦进入营帐后,发现韩张二人还在酣睡未起,就收取了他们的印信和兵符。接着,又用大将的旗帜召集军中将领。韩信、张耳闻听外面人声鼎沸,起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汉王刘邦正在军前发号施令。他们二人赶紧上前请罪,刘邦当面责怪他们:“身为大将,不知警惕,而且纪律不严,防务松驰。”于是宣布:赵王张耳坚守赵国之地,韩信收集还没有发往荥阳的军队,改道攻打齐国。

刘邦这次夺取韩信兵权的计策极为巧妙和危险。因为刘邦作为汉王名分虽高,但此时已无一兵一卒。而赵王张耳和大将韩信名分虽低,却是掌握雄兵的实力派。因此,刘邦到了韩信、张耳的军中,能不能受到二人的尊重,二人能不能服从刘邦的指挥,是两可之间的事。一旦韩、张倚仗自己的实力不听他的指挥,反而将其控制起来,刘邦可就成了自投罗网了。但是刘邦采取了反客为主的策略,迅速闯入他们的军营,夺走他们的印信和兵符,趁张耳和韩信还没有起床的机会,召集众将,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全面掌握了张耳和韩信的军队。待张耳和韩信起床后,才发现军营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此时,他们已经无力左右自己的部队。

刘邦夺取张耳、韩信军权的行为颇为无赖,但却极为实用,刘邦牢牢地将指挥张耳、韩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扭转汉军败势和左右楚汉战争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后刘邦果然开始转败为胜,并最终在乌江之战中全歼项羽的楚军,建立了西汉王朝。

汉初,分秦时修武县为修武、山阳二县,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北齐天保年间,又合为修武一县。

光武帝刘秀经营河内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子长沙定王刘发一脉,刘秀的先世,因遵行“推恩令”的原则而从列侯递降。到他父亲刘钦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秀生在西汉末年,正逢乱世。王莽新朝代汉而立,随后天下反叛。公元22年十一月,“光武遂(从宛)将宾客还舂陵”,会同大哥刘演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于舂陵正式起兵反莽。公元23年,刘秀率军在昆阳大破新莽百万之师,新朝迅速土崩瓦解。随后,刘秀与更始政权展开汉统之争。公元25年,刘秀在部将的拥立下称帝,国号为汉,年号建武。之后,他开始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来到了修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二月己酉幸修武。”《资治通鉴》:“车驾幸修武。鲍永、冯衍审知更始已亡,乃发丧,出诸大伯等,封上印绶,悉罢兵,幅巾诣河内。”其大意是公元26年刘秀率兵亲征修武,所向披靡。更始政权的河内郡守将鲍永、冯衍等得知更始帝刘玄已被诸将内讧杀死,就和部下封上印绶,收缴兵器,身着平民服装奔赴修武,向刘秀投降。刘秀占据河内后,发现这里没有遭到兵火焚屠,完富如初,并且“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他审时度势,慨然曰:“吾将因是而起!”决定经营此地,作为自己的一统天下根基。

之后,刘秀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将河内视为汉高祖时的关中,将寇恂比作镇守关中的萧何。这方宝地果然没有让刘秀失望,为他的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军粮、战马和各种装备,“时军食急之,恂以辇车骊驾转输,前后不绝”。富庶的河内,为汉刘中兴大业,为东汉帝国的最终建立,起到了决定性的后勤保障作用。

汉献帝刘协贬居浊鹿城

两汉因修武而兴,可以称之为大汉福地。但在大汉王朝最终走向衰亡之时,古修武也以热情的怀抱接纳了它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改元延康。冬十月乙卯,魏王曹丕为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

汉献帝刘协(181-234),字伯和,东汉灵帝之中子。他8岁登基,先被董卓挟持,后受制于曹操,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傀儡皇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曹丕继承魏王。在曹丕的授意下,群臣劝说汉献帝以尧舜故事禅位魏王。他虽然很不情愿,但深知汉室早已明存实亡,遂三下诏书,设坛禅位。曹丕受禅,封刘协为山阳公,国都为浊鹿城(今河南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并命他即日起行,前往封国山阳(其境域包括今河南焦作市区和修武县西部、北部)。

刘协在山阳的事迹正史不载,但在这一带却至今流传着他广施仁政的故事。相传,他来到浊鹿城后,稍作安顿,便离开王宫,四处巡游察看民情。当时,由于连年征战和疫病流行,劳力不足加上沉重的赋税,致使山阳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看到这些破衣烂衫、面黄肌瘦的百姓,勾起了刘协对少年时期朝不保夕的痛苦记忆,更坚定了他治理山阳的信念。第二天,他就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宣布以后所有赋税一概减半,垦荒种植者,免交三年赋税。消息传出,山阳百姓奔走相告,无不称颂。其后,他还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并利用自己在宫中向太医们学得的精湛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行医之余则入山采药,所采之药,无偿施与,针灸、艾炙、拔罐、刮痧皆为免费,外购之药,酌收成本。焦作一带有“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之俗,此即刘协传下的千年老规矩。此外,这里民间生子石灰围门避生人之俗,相传也和刘协有关。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人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季节,他常到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喷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等遗迹。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五十四岁的刘协终于告别了自己哭笑不得的人生。他的内侄,魏明帝曹睿闻讯,“素服发丧”,谥其为汉孝献皇帝。在大司空崔林的监护下,经过近半年的准备,汉献帝被以天子之礼葬在浊鹿城西北十里之处(即今修武县七贤镇古汉村南)。

纵观东西两汉三百年,修武因两位开国之君和一位末代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熠熠生辉。修武不大,方圆不过百里;修武不小,却在某个程度上承载了大汉兴衰的部分历史使命,这是修武的命运,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王保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武夺军:孤胆英雄那么好当吗
刘邦兵败后成孤家寡人,为何分分钟便夺了韩信兵权!
刘邦是如何只身前往韩信大营夺兵权的?手段简单粗暴却很实用
《前后汉故事(图文本)》 | 上(29 假投降)
修武夺军,刘邦与韩信的生死单挑
那个离奇的清晨:修武夺军事件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