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南朝时期影响国婚的两大因素

晋元帝司马睿

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士族兴盛的时代。此时,士族与庶族之间的区别极其严格,“士庶之际,实自天隔”。严格士庶界限的诸措施中,婚姻是一种重要手段。士族婚姻注重门第,成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区别流品、慎于婚姻,历朝又莫过于帝王之家,故而,东晋南朝国婚在士族婚姻中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国婚,一般是指与皇室通婚,此文特指东晋南朝帝室与士族的联姻。《太平御览》引何法盛《晋中兴书》云:“烈宗将纳后,……仆射安曰:王蕴地望,可与国婚。”,可见“国婚”一词在东晋南朝己为习语。国婚虽然是指与皇室联姻,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皇室婚。从宗族角度而言,开国君主立国前一二代的姻媾在其称帝后,亦可谓皇室婚,故史书中《后妃传》多要上溯开国君主前一二代。因此,国婚专指帝室立国后的婚姻,更能体现出皇家色彩。

一、门第等级对东晋南朝国婚的影晌

考察影响国婚的因素,不能孤立于婚姻目的和婚选标准之外。封建社会婚姻之目的,陈鹏先生归纳:“约而分之有三,曰祭祀,曰继嗣,曰内助。”;陈顾远先生认为:“中国自周以来,……于是婚姻之目的,遂以广家族、繁子孙为主。”陈鹏先生所言的祭祀、继嗣与陈顾远先生所言的广家族、繁子孙,都突出了古代婚姻宗法家族之特色。

宋武帝刘裕

《礼记·昏仪》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古代这种以宗法家族为重的婚姻,决定了东晋南朝婚姻乃至国婚必然重视家族门第。东晋南朝婚姻重家族门第,也是对汉代等级婚姻的继承和发展。汉代婚姻,“富贵之男娶得富贵之妻,女亦得富贵之男”“列侯尚公主,诸侯国则国人承翁主。”婚姻等级性,自西汉以后,与门阀士族的兴起相辅相成,呈渐次加强的趋势。降至魏晋,随着门阀等级制度的空前凝固,婚姻上的等级性也愈显僵化了。

东晋十二门国婚士族,皆为高门甲族,门户高低在国婚中处于支配性的地位。《晋书·后妃传》所载诸后皆点明其名门族望,如康帝褚后“少以名家入为琅邪王妃”(“琅邪”亦作“琅琊”或“瑯琊”);穆帝何后“以名家膺选”;简文王后“以冠族,初为会稽王妃”,等等。东晋孝武帝纳后所议,直接说明了东晋国婚以门第尊高为准,“初,帝将纳后,访于公卿。……(谢安)既而谓人曰:……若帝纳后,有父者,唯荫望如王蕴乃可。……宁康三年,中军将军桓冲等奏曰:……伏闻晋陵太守王蕴女,……且盛德之胄,美善先积。臣等参议,可以配德乾元。”,谢、桓二人所言无非都是强调王氏之门第,可见东晋国婚的先决条件即是尊高的门第。

宋、齐、梁,皇室门望虽不如河内司马氏,但国婚中门第观念之严格并不逊于东晋。这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彭城刘氏、兰陵萧氏立国后立即联姻高门。刘、萧二氏出身低微,立国后迫切需要有重要社会地位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既为自己装点门户,又稳定自己的统治。这种需求之迫切,以至于宋初“诸尚主者,并因世胃,不必皆有才能”,未遑对国婚士族进行审慎选择。

齐高帝萧道成

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以宋、齐、梁纳后为例。刘宋第三代的婚姻即是立国后所缔结,皇后皆出高门:文帝太子刘勋皇后,陈郡殷淳女;孝武帝刘骏皇后,琅邪王偃女;明帝刘皇后,琅邪王僧朗女。萧齐高、武、明三帝之后,分别为广陵刘氏、河东裴氏、彭城刘氏(非刘宋宗室),荫望远不能和第三代文惠太子妃琅邪王氏、东昏侯妃阳翟褚氏及第四代萧昭业妃庐江何氏、萧昭文妃琅邪王氏堪比。萧梁武帝后高平郗氏,族望远低其子简文帝后琅邪王氏。可见,宋、齐、梁立国后,所纳后族的族望明显呈渐高之势。

二、宋、齐、梁国婚之中,高门士族所占比重远大于次门。首先,三朝国婚中高门多于次门。刘宋国婚18门士族中有12门为高门,次门仅有6门;萧齐时代,唯河东柳氏;萧梁时代,唯范阳张氏地望属次。其次,高门国婚的数量也占绝对的优势。宋、齐国婚高门分别有57例、19例,与次门分别为21例、10例;梁时国婚次门8例,而高门中仅与琅邪王氏就有14例。

三、宋、齐、梁国婚中次门士族亦多是立国前的世婚士族,刘、萧微时与他们为同一婚姻圈,立国后继续联姻恰是身份内婚制的表现。东晋南朝,士族之间实行严格的身份内婚制。身份内婚制,是一种只在社会地位大致相当的家族群体内部实行通婚的婚姻制度,士庶不婚就是身份内婚制的典型表现。东晋南朝国婚亦深受身份内婚制的制约,身份内婚制正是门第等级婚的产物。

梁武帝萧衍

陈代国婚,门第等级性作为支配性因素依然非常明显。陈氏微时,联姻侨姓高门几乎是一种奢望。陈氏国婚“初年多寒族,继而多盛宗”,随着陈氏权势的日益增强,陈氏姻媾士族也不断向高门转移。陈霸先之妻为吴兴章氏,其子陈蒨娶吴姓高门吴兴沈氏,陈项娶河东柳氏,其孙陈伯宗为陈代三任帝,纳后琅邪王氏。陈氏立国不久,马上联姻甲族之冠的琅邪王氏,其心态与宋、齐、梁并无二致。陈氏可考之国婚,吴姓次门吴兴章、钱,东阳留氏、巴西侯氏共4例,而仅吴姓高门吴兴沈氏、吴郡张氏就有5例,侨姓高门有9例,高门绝对超过次门。以上分析了东晋、宋、齐、梁、陈国婚中高门士族的状况。由此不难得出:东晋南朝国婚皆以高门甲族为先,门第等级在国婚中处于支配性地位,是影响东晋南朝国婚的决定性因素。

二、人物素质对东晋南朝国婚的影响

门第等级是东晋南朝国婚乃至士族婚姻最基本的标准。这一标准得以满足后,婚嫁双方的才能、品德、相貌又成为决定婚姻成败的重要因素。东晋南朝国婚注重人物素质,这与整个魏晋南北朝重人物风尚分不开。魏晋此风,承延两汉。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显学。东汉倡导以经治国,重视文化。其时兴起的士族即将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融成一体,作为强宗固族的重要手段,文化上的优势成为了东汉士族一个显著特征。但永元以降,宦官迭朝握柄,祸乱国政,限制了士族政治上的发展。士族充分发挥出文化上的优势,“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覆公卿,裁量执政”,利用清议的形式,广泛品评时政与人物。随着清议的盛行,这种人物品藻的社会意义也渐渐增强,并自郭泰起,发展成一种颇有讲究的学问。

陈武帝陈霸先

东晋南朝士族门第观念的强化,亦成为此际重人物的内在因素。其时,士族最关心的是家族利益,是如何保护和提高家族地位,他们的所有作为,几乎都绕此进行。家族成员的个人素质对整个家族的兴衰荣辱、家族地位升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琅邪王导、陈郡谢安使二族成为东晋南朝甲族之冠,谯郡桓温亦使桓氏跻身一流。凡此,促使了门阀士族对家族成员的个人素质极为注重。《世说新语·夙惠》载:

“司空顾和与时贤清言,张玄之、顾敷是中外孙,年并七岁,在床边戏。于时闻言,神情如不相属。瞑于灯下,二儿共叙客主之言,都无遗失。顾公越席而提耳日:小儿四岁,神气似可,不入非类室,不与小人游。故以兴宗为之名,以兴宗为之字。”

顾、蔡二人,得意于后辈之秀,其寄望他们振兴家族之殷,则反映了此时士族普遍的门第家族观念。门阀士族不仅需要以才能杰出者来振兴家族,同样需要靠才能优秀者去传承。河东柳氏在南朝末期发展成一流高门,非是一代之功,其兴起、传承、强盛与家族内俊才不绝相关。因此,东晋南朝时期,门阀士族一般都十分重视家族教育,以培育人物,保持族望不坠。这一时期,家族教育兴盛非凡,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家族文化,出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且瓜瓞相继,累世不绝。如琅邪王氏,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独步天下;陈郡谢氏,以文学著称的有谢尚、谢安等众多名士,历数百年不衰。河东裴氏,裴松之、裴昭等以史学流名。吴姓士族重视文化亦不逊色,如沈充、沈庆之等亦以文学著称。门阀士族通过严格的家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从而推动了东晋南朝重人物风尚的流行。

陈郡谢氏代表人物:谢安

历史承延和门第需要的双重作用,致使东晋南朝重人物不仅蔚然成风,并且有了较为系统的内容。刘勋的《人物志》对当时的人物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概括了传统相人术、汉末重德、曹魏重才等三个方面,成为东晋南朝品藻人物的标准及具体内容,并进一步上升为审美意识。人物风流注重个性的才情之美、玄味的气质之美和超人的仪容之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魏晋风流赋予人的仪容美以独立的意义,正是人物品藻摒弃了礼法约束的结果。这种风流,对东晋南朝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其中当然的包括士族婚姻,国婚亦无例外。

东晋国婚,十分重视人物素质。如名士庾琛女,“少以珪璋特异令仪淑美,故中宗为肃宗纳焉”;成帝杜后,少有姿色,且弈世名德;康帝褚后,“聪明有器识”。其主婿亦多出类拔萃:王献之,“风流为一时之冠”;可见人物素质在东晋国婚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东晋国婚对人物风尚的要求在后期有所变化,孝武帝点明东晋尚主中两类人物的特征:一是“磊砢”,有奇材异能,英略非凡,如王敦、桓温;一是善谈玄理,如刘惔、王献之。实际上,王、桓二人亦善玄理,但二人更多的是以事功见重,并皆恃功傲主。孝武选婿明显倾向于后一类,即只善玄理、不以事务缨心者,而不取“好豫人家事”之人。可见,晋室选主婿开始由注重事功转向注重清谈。这一是东晋南朝风尚演进而致,一是出于孝武帝加强皇权的需要。

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献之

南朝时期,人物素质对国婚依然起着一定程度上的支配作用。刘宋初期,因急于联姻高门,一度无细察人物,以致“诸尚主者,并因世胄,不必皆有才能”宋文帝以后,皇权加强,统治稳定,刘宋皇室国婚中对人物素质的考察也更为严格,主婿多为一时之俊杰。王僧绰,“幼有大成之度,众便以国器许之,好学,练悉朝典”;谢纬,“方雅有父风”;褚渊“幼有清舆,美仪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王志“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王景文,美风姿,为一时推谢,好言理,少与陈郡谢庄齐名,文帝甚相钦重,欲以武帝五女新安公主适之;刘宋国婚不仅重人物,且逐渐挑剔起来,即使高门才俊而德行欠缺者亦不取,硕儒范晔“素有闺庭议论,朝野所知,故门胄虽华,而国家不与姻娶”

范晔著《后汉书》

齐、梁、陈国婚亦尚人物风流。萧齐主婿王彬“好文章,习篆隶,与志齐名”;梁代武帝本人“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时流名辈咸推许焉”,是以梁朝国婚必然重视人物才干。陈代国婚亦重视人物素质。如沈君理“美风仪,博涉有识鉴”;蔡凝“美容止,及长,博涉经传,有文词,尤工草隶”;宣帝柳后,年九岁,干理家事,有若成人,美姿容;后主沈后,性端静,寡嗜欲,聪敏强记,涉猎经史,工书翰。总之,陈时国婚亦重人物。以上东晋南朝国婚中人物概况,说明了人物素质是影响国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婚姻标准|门第、贤德、相貌,漫谈南朝士族与庶族的婚姻演变
《家谱“攀附”、杜撰“现象探析与辨伪》(仇家京)
两性:北宋世家大族的择偶标准
从柳宗元和元稹的婚姻看古代士人婚恋观:门当户对能否成就好婚姻
一条赤裸裸的鄙视链
小圈子政治的人才困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