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规模最大的亲王墓现状

怡贤亲王墓位于河北省涞水县东营房村,曾是清代规制最高、规模最大的亲王墓。

怡亲王是清朝十二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之一(俗称“铁帽子王”),怡贤亲王胤祥是第一代怡亲王(“贤”是谥号),他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雍正上台后最受器重,是雍正朝的台柱子,雍正在批示大臣的奏折中,直接称赞胤祥:“公廉忠诚,为当代诸王大臣中第一人”。可惜的是,胤祥最终因操劳过度,再加上旧有痼疾,于雍正七年就去世了,年仅44岁。

雍正帝为他亲自督造的陵寝,从规模和规制上在有清一代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整座陵墓坐西朝东,现存建筑从神道碑至地宫,总长1500米,依次分别是:神道碑、火焰牌坊、五孔桥、七楼石牌坊、石平桥、华表和地宫遗址。

沿着笔直的乡间小路,远远地就能看见神道碑,

高大的石碑上,分别用满汉文字刻着: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就是对胤祥一生的总结,雍正朝初期,受“九王夺嫡”事件的影响,政治局势复杂多变,雍正依靠胤祥、隆科多和年羹尧三位肱股之臣,分化并剪除了允禩、允禵的政治集团,后由于隆、年二人受雍正宠信,变得飞扬跋扈,并结党营私,最终晚节不保,遭到屠戮。而只有胤祥是始终保全的,他为人正直,能力卓越,是雍正最最信赖的人,他的地位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在雍正朝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失去了胤祥,无疑是对雍正帝最大的打击和最悲痛的事。雍正帝也毫不吝惜地给胤祥上了八个字的谥号,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走过神道碑,不远处就是一座火焰牌坊,

三间四柱,每间门楣上方有一枚火焰宝珠,四个石柱顶端各有一只石兽。

穿过火焰牌坊,前面是一座五孔桥。

桥面基本完整,

桥栏杆已损毁无存,还能看到曾经镶嵌栏杆的石孔,

桥下干涸的河床内还散落着石桥的构件。

过了五孔桥沿着路继续往西走约100米,是一座七楼石牌坊,这也是陵墓的大门。

石牌坊整体雄厚庄严大气,雕刻精湛。四个柱脚四面均有雕刻,外侧两柱脚每面刻有腾云的双龙,

内侧两柱脚每面刻一对舞绣球的狮子。

柱脚上方须弥台座上雕刻着抱柱石兽和海水江崖。

值得一提的是,门楣上下均有线刻技法的二龙戏珠图案,雕刻细腻,纹路清晰,线条均匀流畅,花纹繁缛又不失条理,叹为观止。

穿过石牌坊,沿着路走进一片树林,经过一座残破的石平桥,

不远处的道路两边矗立着一对华表。

这是清代亲王陵寝中唯一的一对华表。

华表是八楞柱造型,每面雕刻两条五爪游龙,上方的龙,头朝上尾朝下,一只龙爪托着火珠举过龙首;下方的龙,尾朝上,龙头在下作回首状,盯着尾部的火珠,生动传神。华表最下端是八楞的须弥座,上下分别刻二龙戏珠的浮雕。华表顶端原有一对望天吼,据说被盗后已追回,但还没有

归位。这对华表原是设在功德碑楼两边的,但功德碑楼已经被毁,不见踪迹了。

沿着道路在树林中行走,又经过一座更残破的三孔桥,

面前豁然开阔,前方是一片高地,应该是祾恩殿遗址,

走上高地,就看到一些碎石散落在田野里。

不远处可以看到地宫入口,

内心还真是有些激动,

走近一看,哪里还有地宫,就只剩下一个大土坑。

沿着地宫遗址走了一圈,不禁长吁短叹,真应了红楼梦里“好了歌”那一句: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说到红楼梦就要插一句,第一、二代怡亲王:胤祥和弘晓,与曹寅家(曹雪芹祖父)交往甚厚,现存的“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母本就是怡亲王府抄本,是研究红楼梦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现今墓已被毁,但在卫星地图上还能清晰地看出建筑轮廓。

仅存的几件地面建筑和整座陵墓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清代最大的王陵如今片瓦无存
探涞水县怡亲王墓
涞水县怡贤亲王胤祥墓(国保)
十三爷允祥墓危在旦夕
封建王朝的最后背影 | 清西陵,帝王飘摇的生死纠缠
涞水十三爷园寝现状!只剩下华表和牌楼述说着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