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加“散骑常侍”究竟是什么?浅谈两晋的加官制度

在中国古代每一个当官之人都希望在仕途之上更上一步,因此“加官进爵”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朝廷的官职不是街边的大白菜,这就好比金字塔一样,越往上其爵位就越少,因此并不能兼顾每一个朝廷的大臣,因此历朝历代都会给一些资历深的或者立有特殊功勋的朝廷重臣“加官”。

“加官”其实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也代表着给你升职的意思,但是和升职有又所不同,“加官”往往是再给你原有职位的基础上再给你授予一些其他的官职,但是这些加官呢往往又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却对你提升官位却大有裨益。以此来体现朝廷对你的重视和你的价值。当然,“加官”制度在历朝历代都是有的,在历朝历代的意义都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稍微来聊一聊两晋时期的加官制度。

两晋时期的主要“加官”

在两晋时期,加官其实也并不常见,《晋书.志.十四》专门讲了两晋时期的官职,其中我们发现里面有不少的加官,当然今天我们就挑主要的四个官职来说明:

1.特进:这个官职在西晋常见的加官之中是等级最高的,他原先是汉代的官职,两汉和魏晋时期都用来作为加官但是仍用原来官职的规格,不另外配置属员。

2.光禄大夫:职能和特进差不多,也是一个荣誉型的官职,但是比特进稍微低一个档次。

3.侍中:这个官职在古代其实就有了,但是在周代之时叫常伯,在秦朝之时改换名字取名侍中,而后汉朝时期又继续沿用这个官职直到晋朝。

4.散骑常侍:就是我们这篇文章标题所讲的,他也是一个加官,也是秦朝时期的官职,本来叫散骑,后来又设置了另一个官职叫中常侍,秦朝时期它就是加官,也没有具体的定额。而后到了汉朝时期,取消了散骑这个官职,而中常侍这个官职只有官宦可以担任。而到了曹魏时期,又做了改变,魏文帝曹丕取消了中常侍并且将其与散骑合并,所以由此成为了散骑常侍。

在上述四个加官之中,以特进的加官等级为最高,按照《晋书.志.十四》里的描述,他的地位仅次于公,什么是公?我们常说“三公九卿”,你可以理解为特进的加官仅次于三公,也因此在两晋史上加官特进的没有多少人,在西晋一朝仅仅只有八人,当然因为篇幅我们只讲其中的两个人:一个是杜预,一个是王濬。知道三国历史或者晋史的人都知道,这两个人在灭吴之战中起了多大的作用,也由此可以看出加官特进是极其难的,不单单是因为其地位崇高。

而光禄大夫也是一样,因为加官光禄大夫的价值是直接体现在了经济上,因此在西晋时期光禄大夫也是极其难得的,另外开府仪同三司加光禄大夫则必须要朝中德高望重或者特大功勋的人才能得到这个称号,因此加官光禄大夫的人在两晋时期也是寥寥无几。

而侍中和散骑常侍在两晋时期的加官却是最常见的,首先他没有定额:只要君主愿意的话,想加多少就加多少;其次它们加官的限制也没有特进以及光禄大夫他们那样的很高的要求,所以在两晋时代,加官散骑常侍和侍中也是最为常见的,当然因为这个加官的人太多,这边就不举例了。

其实除了上述四种加官之外,还有几种,但是一来那些加官比较少见;二来那些加官的品秩较低,所以这边不多做介绍了。

加官的职能

加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荣誉官职,但是每一个官职并非都是无用的。

《晋书·刘琨传》:愍帝即位,拜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当晋愍帝即位之后给刘琨加封赏散骑常侍之后,刘琨上表谢恩,说明这个封赏其还是很令刘琨满意的。

那么我们就在这里说道说道之前讲的四种加官的职能,因为这四个职能某种程度上来讲有几个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就来讲讲特进和散骑常侍各自的职能。

首先是关于特进:《晋书.志.十四》……特进品秩第二,位次诸公,在开府骠骑上,冠进贤两梁,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无章绶,食奉日四斛。

以上是关于特进的一小段摘要,从上面段话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信息:

1.加官特进者可以官居二品,在魏晋时期一品是不常授的,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只有“圣人”才可以授一品。因此加特进者可以说从此步入高官,或者说从此步入上品士族的行列。

2.位次诸公以及在开府骠骑上则说明了就算是在上品之中他也算是高官之列。位次诸公就不多说了。两晋时期的开府重臣除了宗室就是朝中威望高的老臣,他具有很高的职权,其中一点就是对他的属吏拥有人事任命权。而特进的品级尤在开府骠骑之上,由此可以看出加官特进是多大的殊荣。

介绍完了特进,我们下面在稍微来介绍一下品级稍次一点的散骑常侍:《晋书.志.十四》:……同掌规谏,不典事…常为显职。

因为篇幅的原因,所以笔者就摘紧要的说,从以上这段摘要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不典事,说明散骑常侍没有多少的实权,也说明了这是一个闲职。

2.同掌规谏则从侧面说明了这个职官的具体职能,某种程度上说这个职位可谓是天子近臣,也说明了天子对这个臣子的信任。

3.常为显职说明了这个官职的显赫。

所以也从这里可以理解为何只是一个简单的封赏能让刘琨如此的激动。

怎么样才会加官

当然要从百官之中脱颖而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在两晋史上加官的人数并不少,但是在当时来说其实加官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具体怎么样的情况才会加官呢?

1.比如就拿老臣张华来说吧,因为在诛杀司马玮一事中,张华在贾南风背后出谋划策也出了很大的力,所以在此之后张华便拜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

一方面是贾南风对于张华的功绩予以表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张华拉入自己的阵营。其实熟知西晋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张华在灭吴之时立有多大功劳,只是因为在太子齐王之争中站错了队,所以后期遭到晋武帝的疏远。但是他本人在朝野之中威望甚高,所以贾南风当政之后也是有意拉拢张华,所以给张华加官。

2.在西晋时期,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已经渐渐地开始发展并渐渐的取代原来了三公九卿制,其中以尚书令为尚书省的最高官职。但是这其中也暴露了一个问题,他的权利虽然堪比三公,但是尚书令的品秩却没有到达三公的相对应的福利。比如主管尚书省事务的尚书令他对应的俸禄才一千石,而尚书仆射才六百石

也因此为了让尚书省的主管的权利更好的发挥他的作用,加官就会让他的品秩都能拥有一个提高,以此来让主管尚书省事务的尚书令更加的名副其实。

3.在西晋时期有不少的封疆大吏,比如都督各州军事的开府长官,因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军权,所以在西晋时期也成为了不少当政者的拉拢对象。

比如堪称“西晋救火队长”的苟晞,他在西晋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本身是寒门庶子出身。但是在西晋末年的乱局之中,他斩公师藩,东武阳之战中又大破石勒和汲桑。因此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东海王司马越给他加侍中。

一个是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毕竟在当时天下大乱的环境之中,他能为屡败屡战的西晋部队带来几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另一个司马越此举也是为了拉拢苟晞,因为司马越虽然是“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但是他掌权之后那张位子其实做的也不安稳,因此除了朝中的力量支持之外,西晋散布在外的军事力量对司马越来说也是有必要的。

因此加官也成为了那些政治家拉拢地方大员或者朝中重臣的有效的政治手段,所以这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

结尾语

以上就是对于西晋时期的“加官制度”的一个简短的介绍。当然除了西晋之外,其实在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加官,每个朝代的加官官职和职能都不尽相同,因此如有必要的话以后对其他朝代的加官也会做一个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操担任丞相后,任用了9位丞相长史,他们分别是谁?
中国历代官职官弥
中国古代官职浅说,中央官制篇
我国古代最初以爵定官,后改为以秩定官阶,到六朝后九品逐步确立
宰相是一种什么官职?它的具体官称有哪些变化?
古代的医生为什么叫“郎中”或“大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