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明史·食货志》中的统计数据,才知晓张居正卓越的贡献

在刚刚接触明朝历史的时候就听过一句话:张居正强行为大明续命

说真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在隆庆年间,长期困扰明帝国的南虏(倭寇)北寇(俺答)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内部也没有过大的动乱。从万历登基到崇祯自缢不过72年,说张居正为明朝续命似乎有些过了!

张居正

直到看了《明史·食货志》中洪武,弘治,万历三朝田亩以及人口数量的对比,才知道续命之说并非虚言。

人口

洪武二十六年,天下户一千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口六千五十四万五千八百十二。弘治四年,户九百十一万三千四百四十六,口五千三百二十八万一千一百五十八。万历六年,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

明朝人口

这个数据可谓是反常至极。经过元末兵乱后天下人口凋零,洪武年间各地人口甚至要靠从山西、浙西向外迁徙填补,怎么反而是最多?明朝绝大部分战争都被限制在了人口相对较少的北部边疆,南方和腹地得到了数百年的休养生息,为何人口会越来越少?

田亩

(洪武)二十六年核天下土地,总八百五十七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弘治十五年,天下土田止四百二十二万顷,官田视民田得七之一。(万历六年)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

同样,这个数据也不正常。历代封建王朝皆以农为本,对地方官的政绩的考察多以劝农为首。虽然明朝土地的开垦量远不及宋朝、清朝,但它的实际总量每年一定是呈增长态势。

按照逻辑来说,明朝的耕地和人口数量总体上来说一定是有所增加,而国家能统计管辖到的部分却在连年缩减。很明显,明朝的行政管理体系出了大问题。而这问题是由皇帝带头,藩王、官僚共同参与所导致的。

朱元璋建国之初和宋太祖非常像。事无巨细,想要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的继承者提供保障。对田亩、户籍都完成了统计,有着一套完整的管理方式。明朝早期的君主都能够严格遵守祖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不严重:丈量田亩的时候,一亩最多也就少算个几步;清点人口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逃亡。一直到明宪宗时期,能肆无忌惮兼并的土地也就只有藩王而已。从明孝宗到明武宗,勋戚官僚也先后加入这场盛宴。

万历

藩王在明朝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游离于法外之地。出于补偿心理,朝廷对其所作所为视而不见。朱棣造反建文帝都不忍杀他(毋使朕有杀叔父名),更何况区区民田?勋戚官僚则不同,要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其战斗力却一点也不比藩王差。比如说广东,根本没有藩王,额田照样从鱼鳞册上了消失一大半。农民依托于土地, 当土地脱离于国家的管控时,他们也在黄册上消失了。这对于农民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以逃避赋税和劳役。为此,有的人甚至会主动投献土地。如此一来,明朝政府的损失就太大了。

张居正通过改革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重新纳入了朝廷的管理体系,除去被藩王兼并的土地外,大有向明初看齐之势。一改自弘治到嘉靖年间的衰败之象,扶大厦之将倾。万历六年,成了明朝最后的辉煌。

崇祯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其改革被废止。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末人口保守估计一亿,在册却只有5000万。这代表着明朝至少有二分之一的人口脱离了朝廷的管理,令人难以想象。由此可见,明朝亡的一点也不冤!

参考文献:《明史·食货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天挺:读《明史·食货志》札记
明朝未解之谜2:洪武年间土地被高估,真实的耕地数据在这里
万历皇帝在其死后才敢翻脸,救得一时救不了一世,世间再无张居正
万历清丈与一条鞭法改革
志·食货志上(一)
(全面细致科普版)“显微镜”与“大时代”人丁丝绢税牵扯出的改革博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