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宋朝宦官制度,浅谈宋朝如何防止宦官们专权干政

宋朝在制定制度时,先要总结前朝的经验以及教训,而后在制定出比较完整的制度。如只制定完善的制度,而不去彻底的实施,等于没有效果。因此,宋朝在管理制度方面,也会设置一部分监督人员,可以监督一些执行的官员,以及皇亲国戚。

来源网络

除了对执行官员以及皇亲国戚的监督之外,还要上奏一些在官职上有不合理的安排,如有不合理的安排要立即罢免与调整,免得为以后找麻烦。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上奏人员与监督人员也要进行监督,还要按照制度依法执行。长城君之前讲了后宫制度,今天便谈谈与后宫有关的宦官制度。

在宋朝宦官通称为“内侍”,其主要是在后宫中侍奉皇帝后妃的勤务人员。为了不让前朝宦官的故事重演,宋朝统治者制定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宦官制度。

接下来,长城君便分析一下,宋朝如何利用宦官制度防止宦官们篡权当政?

先来谈谈,宋朝如何整顿前朝的宦官制度?

首先,从整顿宦官的管理机构来控制宦官。前朝对于宦官们没有系统化的管理,而是比较简单粗糙的管理,安排不是非常明确。然而宋朝对宦官们的管理比较完善,因此,就形成了宦官管理机构,这机构对宦官的管理比较系统化,更有很强的完善性。

来源网络

在宋朝时期,宦官的管理机构分为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对于内侍省主要掌管内朝供奉的事务,其又称为“前省”、“南班”;入内内侍省主要负责皇帝后妃们供奉的事务,其又称“后省”、“北司”。

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下属有:一:御药院设置勾当官4人,以入内内侍担任,主要掌管按验医药方书、修合药剂,以供皇帝和宫中服用。二:内东门司设置勾当官4人,以入内内侍担任,掌管宫中人、物出入之事。三:合同凭由司设置监管2人,以入内内侍担任,掌管宫中宣索之物,发给“要脸”(凭据)。

四:管勾往来国信所,北宋时设置管勾官2人,以都知、押班充任,掌管宋辽使臣交聘事务;南宋时期,宋高宗为了避讳,改称主管往来国信所,设置主管官2人,以内侍担任,掌管宋金使臣交聘事务。

五:后苑造作所设置监官3人,以内侍担任,掌管皇帝大的花园,以及制造宫中与皇属婚娶的物品。六:军头引见司设置勾当官(提举官)一人,以内侍押班、都知担任,下辖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掌管为皇帝服务的观测天象、书法、绘画、医药等事务。

其次,从严格限制宦官的权力来控制宦官。宋朝对宦官们在权力上限制比较严格,而前朝在宦官们的权力上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可以为当时的朝代出力即可,宋朝不是这样的,除非临时决定,不然宦官们是不会掌握大权的。

来源网络

宋朝时期,非常注意对宦官权力的限制,“止令掌官掖中事,未尝令预政事,不得妄采听他事奏陈”。之后,为了加强宋朝统治者专制的需要,便让宦官们临时以及长期委任各种官职到外地,如当时派内侍为监军,以及办理公事,或者作为皇帝的耳目。

有些宦官被派去做司库的事务,以及监管税收等。还有些宦官被派去出任经络安抚制置使与宣抚制置使等职位。如宋太宗时期,派王继恩去镇压王小波与李顺起义;宋神宗时期,派李宪兵去与西夏作战;宋徽宗时期,派童贯率兵征辽,还做了主管军政的职位。尽管如此,宋朝时期,没有像前朝那样出过大的事情。

长城君再来分析一下,宋朝如何通过宦官制度防止宦官们篡权当政?

其一,控制宦官人数。宋太祖刚定天下,宫中的宦官还不到五十人,还规定内侍必须要年满三十岁以上才可以,而且没有养父母的人,才能允许收养一个儿子作为继嗣。宋仁宗时期,还限定内侍省宦官的人数,从内侍供奉官到黄门,一共才一百八十人。

来源网络

直到宋神宗时期,宦官增加到了五百八十人。宋徽宗时期,内侍人数也增加到上千人。后来宋朝宗室南渡,内侍才大理减少,宋孝宗时期,也才定编为二百五十人。

其二,制定宦官的官阶(官员的等级),以及官职高的人调往外地就职。唐朝时期,宦官的官阶有高到金紫光禄大夫的人。宋朝也有文武官阶调往外地,还单独设立宦官官阶,共设置十一个官阶。

公元1112年,将宦官官阶的名字改了,不过话是十一阶,但是,最高阶相当于武阶官的大使臣。主要是为了使宦官的地位不与文武官混淆,也使宦官官阶不至于过高。这个制度在北宋末年遭到破坏,但是,在南宋时期,又恢复并严格遵守。宋高宗曾讲:“内诸司转官出职,祖宗皆有格法,朕遵守 之甚严,但付有司,依法施行”。其目的是为了不用资深年长的宦官在内廷就职,为了防止宦官专权。

其三,不准宦官掌握兵权。北宋前期,虽然派宦官们率兵出战,这些都是临时性的差遣,但是,没有让宦官担任三衙管军将帅等军职。只有在宋徽宗时期,大胆让童贯统率禁军,还让他担任枢密院事的职位,而被列入六贼之一。

在南宋时期,宋高宗即位次日,便下诏:“朕将规复旧章,不以手笔费朝典,不以内侍典兵权”。到宋孝宗时期,又下诏:“应内侍见带兵官者,可降指挥,并与在内官观,永为定制”。在南宋不但不准宦官管军,还不用宦官监军,这都是为了控制宦官的兵权。公元1160年,宋高宗下诏:“罢内侍官承受,今后诸军奏状,并于通政司投进。”这样从此之后,罢免了内侍所担任的监督将帅的走马承受公事之职。

来源网络

其四,限制宦官与外管交往,防止干预朝政。宋哲宗时期,元祐三年,曾明文规定:“宗室不得与宦官之家为亲”。到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年,又下诏,禁止内侍与统兵官私相往来。如规定:“招入内内侍省、内侍省,今后两省使臣,不许与统制官、将官等私接见、往来、同出入。如违,追官勒停,编管远恶州军。”

公元1133年,宋高宗时期,又下诏,命内侍官不得出门会见与在家接待客人,并敕令要立法。到宋光宗时期,公元1192年,又下诏:“中官只令承受宫禁中事,不许预问他事。”说明了不准拟诏,不许议政,不许推举与干预官员的任免等事务,可见,宋朝时期,对宦官的管控非常严格。

长城君曰:从宋朝对宦官制度的严格,都是为了不让宦官专权干政,让宋朝有一个好的发展。宋朝的统治者在制定宦官制度时,就考虑的比较长远,考虑的比较完善,也是从宋朝的利益出发,让宋朝长期稳固发展。

参考文献:

  • 《邵氏闻见录》

  • 《中兴两朝圣政》

  • 《三朝北孟会编》

  • 《长编》

  • 《宋会要》

  • 《宋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南宋官僚抑制宦官为视角,南宋君主为何要抑制宦官预政?
宦官
东汉怎么搞得好?不会干政的太监不是好宦官
从罪奴到皇妃,上官婉儿曾生活过的掖庭,究竟是什么地方?
皇权的衍生物 番外篇(四)无法掀起波澜的“宋宦”(12)宦官篇
从古代内侍制度,看封建王朝宦官“秘书”擅权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