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的白银危机不只是因为鸦片进口,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缺银子

一直以来,“鸦片进口”是清道光年间“白银外流”的传统解释。而且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都学过:鸦片战争的爆发就是因为中英之间贸易的冲突,英国在中国进口了大量的丝绸和茶叶,为了平衡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所以大量向中国倾销鸦片,结果就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一看不行了,就派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才爆发了战争。

虎门销烟

我们平时认为,清政府之所以白银短缺就是因为鸦片大量进口的缘故。表面看来是这样的,但事情的真实情况要比这个解释更复杂一些。英国人通过鸦片战争,在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后,从此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被野蛮的英国人踢开了大门。本以为白银会加速外流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根据历史学家林满红在她《银线》这本书的数据支持,从1814到1887年这73年间,若以1850年为节点,鸦片进口数量后37年(1850-1887)是前37年(1814-1850)的两倍,但与此同时,白银进口的数量,是过去外流数量的两倍。所以“鸦片进口导致白银外流”这一百多年的看法显然是值得再推敲的。

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这就很奇怪了,明明清朝打输了战争,还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鸦片也基本成了合法贸易,为什么白银反而还会流入中国呢?

——清朝政府几乎控制不了发钞权为代表的金融体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政府的金融体系。清朝主要流通的货币是两种:铜钱与银子。铜钱主要是平时老百姓生活使用,而银子大都使用在交税、官员发薪水和大宗贸易中。但这两种主要流通的货币都不在清政府的控制之下,说白了清政府几乎没有控制货币的印钞权,政府也就没有拥有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

先说铜钱,在清朝初年为了节约成本,允许沿用明朝的铜钱,而且对于民间私铸铜钱的管理也并不严格。由于清朝限制铜矿的开采,不光是明代铜钱,用量最大的其实是宋代的铜钱,此外还有朝鲜、日本和越南的铜钱夹杂,更有奸商在东南亚铸造含铅、锌的劣钱入境的。所以,清政府自己也搞不清楚市场上到底流通了多少铜钱。

银币

从1775年以后,白银的使用大大超过了铜钱,大额交易无不使用白银,民间市场上白银交易的比重占至 90% 以上。但中国本土实际上白银产量并不多,只有云南的少数银矿,支撑全国白银交易的还是海外输入。明朝的时候大量依靠日本、拉美地区的白银,到了乾隆朝中后期开始,主要是靠来自西班牙的白银。

而西班牙的白银也不是本地生产的,而是来自于西班牙大航海时代开发出来的拉丁美洲殖民地,像墨西哥、玻利维亚和阿根廷这些国家。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通过欧洲国家大量购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大宗商品,将西班牙殖民地的白银送到了中国。

明清两代错过了哥伦布的大航海时代

可能有些朋友会提到银票,银票大多是由个人钱庄发行的,类似一种储蓄兑换凭证,有点像不记名的存折。流通性也受到限制,只能在同一名号下的钱庄兑换。明清两代也都尝试过发行纸币,可也都因各种原因最终导致贬值而无法推行使用。

清政府始终没有掌控对于货币的发钞权,并且也没有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允许旧钱、私票、私伪铸钱的存在及对于银钱比价的不断调试,也显示了古代政权对于货币主权意识淡薄以及货币秩序紊乱不堪。明朝灭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白银短缺,而清朝也跟随走上了这条老路。

——世界动荡引发白银减产,清政府出口减少又身陷鸦片

没想到拿破仑也影响到了清朝经济

欧洲商人们后来发现,白银在中国的购买力要比在欧洲高出很多,也就是说用白银可以在中国买到更多的商品,兑换更多的黄金,于是更倾向于把白银运到中国。也就是在这大量的白银之下,间接的推动了乾隆朝的经济繁荣。这也就让清政府更加依赖白银作为交易货币。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并不长久。当时间到了嘉庆朝1808年,中国突然从白银流入国变成了白银流出国,正是因为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1808年拿破仑入侵了西班牙,法西战争爆发。到了1815年虽然法国战败,但是西班牙也遭受重创。就在这时拉丁美洲趁你病要你命,经营了快300年的墨西哥等殖民地抓住机会,纷纷闹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拉美的地方政府无力维系银矿开采,导致金银生产和全球供应减少。以1790-1799年间为基数,1800-1809全球总产量减少4.8%,下一个十年则减少了49.7%。从而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白银紧缺。但自觉天朝上国的清政府还未对此有所了解,随之而来的蝴蝶效应也就此展开了。

首先是流入减少了当欧洲人手里的白银减少后,他们开始减少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与瓷器等商品。以茶叶为例:19世纪初期的中国茶叶生丝出口相对不景气。英国市场的每磅茶叶平均价格从1801年的36便士跌至1836年的19便士,又在1847年跌倒13便士。中国的出口贸易受到极大的打击,输入中国的白银也就开始减少。

另一方面,英国人并不准备减少对中国货品的采购,口袋里白银不够的他们决定丧心病狂的在中国贩卖鸦片赚白银。鸦片不断增长的进口,并结合中国出口贸易的衰弱,联系到拉美独立运动导致的白银减产,这才是导致白银外流的罪魁祸首,所以并非只有鸦片一个原因。

据统计,清朝的白银从1808年到1856年大体流出了3. 68亿银元。而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2000-3000万两白银。这样的白银外流现象一直持续到拉丁美洲政局稳定,中国才慢慢变回白银流入国。但将近50年的白银紧缩给清政府造成了社会危机。

——白银短缺导致社会通货紧缩,民间一片“银贵钱贱”的景象

当今社会,国家都掌握着货币的发行权,我们都比较在意货币的通货膨胀,但实际上通货紧缩同样是可怕的噩梦。清朝自建国开始到嘉庆十二年(1807年),清朝白银对铜钱比价一般都在1000文上下,1808年(1:1040)、1827年(1:1341)、1849年(1:2355)。我们想一下白银的几项功能,交税、官员发薪水和大宗贸易,“银贵钱贱”的景象已经使得社会陷入巨大的动荡之中。

称重的赋税负担

首先就是交税老百姓平时用的都是铜钱,种地卖粮食赚的也都是铜钱,但是交税却只能用白银,过去1000文的税钱,现在就要用2000文才足够。这实际上就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样长期的高税负担也间接的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其次就是军饷,当时的军饷与官员的薪水都是白银。白银少了军队的军饷实际上也缩水了,士兵也陷入了贫困。甚至有段时间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放在训练上。所以,原本乾隆朝还有些战斗力的八旗军队就这样,战斗力也被削弱了。

抵挡不住英国人入侵的八旗士兵

最后,流通货币的缺失,使国内大量贸易减少。清代的金融信用行业受到巨大影响,老百姓挤兑“银票”很多钱庄纷纷倒闭。大宗贸易看上去价格上涨了,但是实际上利润越来越少,买东西的人也少了。小商小贩由于价格差额愈来愈小,也开始陷入贫困。商业贸易因而发生了严重的萧条。

——本以为可以关上国门的清政府,实际上早已与世界紧密连接

正是由于“银贵钱贱”的景象深深震撼到了清政府,同时期鸦片大量进口的现实很容易使人误认为白银外流是鸦片流入所致。这才有了道光帝派林则徐去“虎门销烟”,不过这时的清政府想的还是闭关锁国,禁完烟你们玩你们的,我们天朝上国过我们的。以为堵住了鸦片的输入,国内的“银贵钱贱”现象就会获得稳定。

闭关锁国不太可能

但我们作为现代人都看的清楚,只要清政府还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那么中国就与全球的各种政治经济连为一体。你想自己过门儿都没有,货币的控制权并不在清政府手里。而本以为可以关上的国门,其实早已大开。

现在我们再来看鸦片战争的爆发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我们一开始认为是英国人野蛮的踢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然后通过鸦片套取中国的白银。但实际上,这背后有拿破仑入侵西班牙,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国商品出口不景气,英国人丧心病狂贩鸦片等等原因交织而成的。

在清政府的心里国门是可以关上的,但实际上中国经济早就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所以封闭、隔阂都只是心中的观念,世界从来都是联系的,封锁也只是痴人说梦话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清亡于南美解放者?
《银线》:白银问题这根线,如何将世界与中国、传统与现代连起来
为什么禁烟大臣是林则徐?因为他发现了鸦片背后的货币战争
一场战争使中国的钱发生了巨变!
古代流通的大量银子,后来都去哪儿了?
「钱币说」清朝混乱的货币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