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探索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与地位

大家好,这里迢迢说历史,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北魏。北魏时期,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经济逐渐恢复的基础上,灭吴统一中国,本可以承袭秦汉统一的历史格局,形成相对稳定的统一局面。但是以司马氏为首的西晋统治阶级,一开始便走上门阀政体的道路,这样的统治加大了社会各阶级之间的隔阂与对立,缩小了它的社会政治基础;这样的政府只代表地主阶级中少数特权阶层的利益,它不符合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也不具备调节社会各阶级关系的基本职能,所以它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社会各种力量的失控是必然的。西晋统治集团本身又极端贪婪腐朽,无节制地括敛人民血汗,同时内斗演成八王之乱,进一步加深人民痛苦,导致西晋末年有普通地主参加的流民大起义。

因此,流民运动在发展中参入了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新因素,这就是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各民族的上层分子乘机纷纷举事,建立脱离西晋的割据政权。西晋王朝在这个运动中,不是被农民起义所推倒,而是被少数民族政权所颠覆,流民运动本身也走向自己的反面,统一的政治局面破坏了。“作为门阀地主政权的东晋王朝,面对北方混乱的政治局面,表现出极端的无能与自私。东音朝廷是依靠南北士族的共同支持建立起来的。北方士族放弃田园南渡,这行为本身即已表明了他们对于北方国土的起始态度。南方土著士族对于是否收复北土无关痛痒。因而东晋政府对于举行北伐战争始终是消极的,它不是在发展中求生存,而是限制发展以维持当政者狭隘的阶级利益。

其实,最早由祖邀进行的北伐,事实上只是一种个人的行动,祖邀没有得到东晋政府的真正支持,他的有限的兵力也不足以恢廓中原,仅仅是靠了北方人民自发的爱国热情,兵锋才到黄河以南。祖邀死后具有纯洁意义的北伐这面旗帜便倒了,成果都化为乌有,已收复的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又都被羯人后赵占去。后赵在石虎时候,据有黄河中下游十州之地,在与东晋对峙的同时,据华北以与东北地区的慕容前燕相对抗,在西北地区据关陇以与河西走廊的张氏前凉相对抗,而前燕、前凉当时在名义上都臣服于晋朝,所以后赵是当时中国南北问题的焦点。

但是,石虎晚年及死后,后赵内乱崩溃,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几次上表请战,朝廷顾虑于荆、扬矛盾,抑制不许,先后以外戚褚哀、书生殷浩率师北伐。这二人都不会用兵,都大败逃归,几年时间过去了,到桓温受命北伐的时候,前燕已攻灭后赵残余势力,占领了华北地区。从后赵分裂出来的氏人荷氏集团占据关陇建立了前秦,北方形势已不同于前几年。桓温在十几年中对前秦、前燕进行了三次北伐,他想通过这事提高自己声望和扩大自己力量,怀有个人政治意图,行动适可而止,前两次取得一定胜利,退师后成果也化为乌有。

然而,桓温最后一次北伐在公元369年,先胜后败,紧接着第二年前秦攻灭前燕,北方军事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东晋收复中原在客观上已再无指望,从此放弃了北伐事业,不再作大的军事行动。这时距离永嘉丧乱已半个世纪,南迁士族在江南安身立命,已历数世,新的一代对于所谓国耻早已淡化,北方地区也已经没有祖邀时代那样的民心和高涨的情绪,东晋收复北方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已没有条件,于是北方混乱的政治局面只有由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己去解决了。前秦统一北方,在内部不稳固的情况下,过早地与东晋决战。东晋无力收复北方,国力却足以自卫。前秦在淝水会战中战败,迅速解体,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

以后几十年中,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在北方先后建立了13个政权,北魏是其中的一个。北魏采取积极进取的国策,由小到大,经过三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统一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南北朝长期对立的政治格局。曹魏统一北方,是东汉末年割据局面走向西晋统一的过渡;北魏统一北方,是十六国割据局面走向隋唐大统一的历史桥梁。从公元189年董卓之乱到公元589年隋统一,400年间,中国社会经过这样两次螺旋式大循环,才回归到统一的道路上来。北魏境内存在着许多民族,汉族以外,主要是匈奴、鲜卑、羯、氏、羌所谓五胡。这些少数民族大都是在东汉末年中原统一政权分解以后,从边塞涌进黄河流域的汉族生活区,这是秦汉以来北方少数族两次南进浪潮以后的第三个浪潮,规模和声势都超过以前。

秦汉时期,在统一政权的规范下,亚洲大陆形成伟大的汉民族。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度的物质文化生活,吸引着周围的各少数族人,他们有的要求归附,有的自愿内迁,有的则实行抢掠。匈奴族是实行抢掠、首先在北方对中原王朝造成威胁的敌国。匈奴人的这种统一相当于中原夏商周那样的初级统一,无论社会发展阶段还是实现统一的时间都比中原落后一个时代。落后制度下的匈奴人把抢掠当作自然的劳动形式之一,他们摆出南进的姿态,经常抄掠沿边郡县甚至深入内陆,秦汉王朝都对匈奴展开反击战争,不同条件下的和亲在西汉前、后期也曾存在过。

最后,公元1世纪匈奴分裂,南匈奴入塞归附,在边郡沉淀下来,北奴经不住东汉军队的打击,离开蒙古草原远徙中亚。汉王朝有力量驱走奴,却没有力量占领这一地区,草原东南部兴起的鲜卑族向西司北发展,逐渐占据了匈奴故地成为蒙古草原的新主人,这个鲜卑在民族史上被称为“东部鲜卑”。鲜卑人步匈奴的回尘,也向南推进,与东汉经常冲突,桓、灵时其首领檀石槐建起部落军事大联盟,军事上咄咄南逼,更给东汉以严重威胁。鲜卑集含体没有达到匈奴国家那样的程度,部落间的联系更为松散,檀石槐死后鲜卑结合体便烟消云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口气读不完的中国五千年简史|两晋(西晋、东晋)
从琅琊榜到上阳赋,权谋剧为啥偏爱东晋南朝?只因这时代又乱又美
东晋五胡南北朝历史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优质教学课件PPT
笔记:从长安城头到星辰大海
统一、分裂的交替和民族融合 秦至南北朝(公元前221至公元589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