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佩饰 | 你为什么放弃自己的腰?

从要面对的人事的复杂度来说,女人确实比男人烦苦。

就单独说出门前的打扮吧,费许多时间化妆挑衣配鞋,包括搭包包,已然眼花缭乱。

如此费心思,小编却忍不住为小姐姐们不值:

盛势出街、轻盈爽朗,为何还要挎一个比自己还宽的包包?

若为装饰,尚在理解范畴,偏偏小姐姐们容易跑偏,用着用着、就会顺手把能想到的东西全部塞进去……

一个包,就可能让你在大街上走不过10分钟而气喘吁吁,再亮眼的妆、衣服和鞋,也挡不住仪态的破功。

莫非你忘了自己的初衷首先是为了装饰?!

比起柔软的肩膀、脆弱的脖子、纤细的手腕,或娇气的耳垂、沉冗的头发,你的身体还有一处其实更能承重,且因为“若隐若现”的属性,而使得装扮内敛低调,又暗藏华丽……

这,便是腰。

古人欣赏美人,爱形容“面似桃花,肤若凝脂”,或“婀娜多姿”,也会赞赏“腰细如柳”。

腰,自古就是审美重点。

如何装扮腰,提升整体气质,古人可是钻尽了心思。

不仅是美女,男人亦如是。

想想古代审美高标之玉树临风……

你觉得只凭俊逸的面容、挺拔的腰背,就能让一名男子站立如一棵迎无论多少级的风而仍然能屹立不倾的玉树吗?

所谓“玉”,非腰间玉佩而不可得也。

一名男子,系了玉佩,即使它隐约在腰间,你也能感觉到那莫名的气质与可能非凡的身份。

当然,最早人们在腰间佩物,肯定不是为了装饰——从来都是为了苦逼的生活。

最本能的需求就是为了自卫和携带生活用品。

男人最常佩的是迷你小武器和点火具,女人则是针线之类。

东西有点琐碎,感觉需要一个较大的囊(袋子)。

不过小编以为再怎么也不会大过小姐姐们仿佛装了全部身家的大包包——这体积可比拟古人出远门的行囊。

时间久了,人们自然会想到既然是经常和自己同时出现在他人面前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形象,何不花点心思、倒腾地漂亮点。

为了漂亮,东西也只能越装越少,便有了香囊、荷包。

清代荷包

后来索性就不装那些劳什子了,一切为了漂亮让步。

腰间的佩饰,便开始各显其能!

最开始,为了美丽的心情十分亢奋,所有认为可以做装饰、五花八门的东西都串在一起,别在腰间,煞是自美。

此乃大众审美无疑了。

那时候,人们把超过两种饰物以上的佩饰称作组佩,也叫杂佩。

在组佩里,从大众审美跳脱出来的是宫绦、禁步。

禁步的一种

这两个都是配了玉石等饰品,我看也没说清两者的区别的,但最有可能:

宫绦类似腰带,是一根绳,是缠腰系的,绳两端配饰品,常编中国结,且依据它的名字,多是宫中制品,或仿宫样所制。

而禁步,比宫绦短,是绳的一端直接系在腰间、另一端悬着佩饰,非缠腰的系法。

两者都有一定长度,都是为了压住裙体以维护服饰和形态礼仪。

尤其是禁步,在腰间的佩饰去繁做简后,它仍然长时间被闺房中的小姐姐们用以装饰和自慎。

也许在现代谈这些难免陷于保守古董,不过可以只谈谈它的优点:

禁步类的腰佩,决定了一个人整体气质的底子。

就像一棵树长歪了,枝丫长地再秀奇,花儿开得再夺目,果实结得再诱人,它终究还是一棵歪脖子树。

禁步就是让姑娘们的裙摆服帖,立得直,走路也亭亭,还会不得不注意动作幅度,如果饰品乒乒乓乓地响,不止是别人家母亲拿来教女儿的反例,更是让你在得意忘形时闻“声”而止……

不是说人要端着。

如果你想放浪形骸,还是先学会端身淑立,才不至于让你的放浪形骸成为放荡吧……

身体端上来了。

爱美的人继续研究开发,又发现了更高阶层的审美,就是气质落。

这便化繁为简,玉佩矣。

前有“玉树临风”,此有“温润如玉”,都离不开玉佩的衬映。

玉佩,就是一块玉,经过雕琢,以绳串连不喧宾夺主的细碎饰品,大多结绳留穗。

越简单,越低调,此谓玉的气质。

多少审美更迭,受人们常饰腰间的仍是玉佩。

《礼记·玉藻》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便不会解下玉佩。

此非是流连玉的贵重,而是稀罕玉所投射的品格。

古人对玉佩有许多不吝的赞辞,小编特别喜欢其中3点:

一说,玉之通透,不掩盖一点点瑕疵。试想,受世间污染的人能做得如此通透无瑕,着实妙不可言。

君子也因此寄情佩玉,便也念着染些玉的气质,吸纳些玉的明润与清透。

这也是君子对自己的要求。

二说,人们将玉佩悬上腰时,玉物垂落,瞬间在腰间坠扯出甸甸的份量,行走时,又在腰间方寸之间顿扬有致,无形中使人生出庄肃之感,也在时刻提醒着主人如礼自谦。

三说,人行走时,玉佩在腰间碰击发声,音色清扬悠远,消失时又戛然便止,律动美妙,酝酿出了音乐的哲韵意境。

玉佩在腰,自我感觉便有了份量,走路自然注重仪态,肃然端庄起来。

实在难以想象,一个人佩了玉,还会做些奇怪的动作……

我们现代人总说气质,更愿意接纳蓄养内涵的飘渺之说。

去旅行吗?读书吗?品茶?静坐?

方法有许多。但是小编觉得这些都是滋养内功,外功呢?

内外相兼相辅,也会更有进益。

只有在读书时,我们才能端坐静静品茶而岁月静好吗?

放下书本,起身离去,“镇腰”玉佩也能继续保持这非凡气质……

做减法的腰佩是否能精简你的包包?

话说,出门的你真的需要装那么多东西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古人挂在腰上的玉叫做什么?
清青白玉组佩饰
[转载]巴尔先生古玉藏品(十一)——商周(七)
详尽图文看《南越藏珍》!(Part 4:美玉大观·下篇)
西周琢玉的光彩篇章——晋侯墓地出土玉器概述
古玉界:玉佩是古代佩饰中最为流行的装饰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