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缘何再败?——详解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在前文《详解“子午谷奇谋”(三):诸葛亮的“十全必克”之策》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作战计划,并分析了这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应当说,蜀军在第一次北伐中败得相当狼狈,尤其是街亭战场上的主力部队一度陷入了“兵将不复相录”的崩溃状态。不过,难看归难看,蜀军真正的兵力折损却并不多。因此,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后,蜀军的状态就基本得到了恢复。在当年冬天,诸葛亮就又发起了第二次北伐行动。

一、诸葛亮的作战计划

总的来讲,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作战计划就是:趁关中魏军兵力空虚之机,由陈仓道进兵,夺取陈仓等战略要地,从而切断关中与陇右的联系。

(一)时机与背景

太和二年,帝为二道征吴,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休督诸军向寻阳。——《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司马宣王治水军於荆州,欲顺沔入江伐吴,诏郃督关中诸军往受节度。——《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蜀汉建兴六年),魏国在春夏之交击退了蜀国的进犯,而后就将矛头转向了吴国。九月,魏明帝曹叡发动两路大军攻吴,一路由司马懿率领,一路由曹休率领。受曹叡之命,大将张郃率领关中魏军主力开赴荆州,支援司马懿的作战行动。

这两路大军,司马懿一路以水军为主,后因冬季水浅无法行驶大船而中止行动;曹休一路以陆军为主,后在石亭被陆逊击败。在战事进行过程中(大概在当年十一月),诸葛亮得知关中魏军兵力空虚,遂决定乘机发起第二次北伐行动。

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十一月,上言曰:“……”於是有散关之役。——《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二)进兵路线的选择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从祁山道和斜谷道两路进兵(一实一虚),而在第二次北伐时,则只有一条进兵路线——陈仓道。

陈仓道

陈仓道,是从关中西部穿越秦岭通往汉中、四川的一条道路。该道以其北端起点陈仓(今宝鸡)而得名,又因历史久远而称故道(周秦时称周道),因过秦岭北侧大散关而称散关道,因循嘉陵江上游(故道水)而称嘉陵道。这一条道路在先秦时就已得到开发利用,汉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发生在这里,而三国时曹操伐张鲁也是由此路攻入汉中。

陈仓道的具体路线,是从陈仓(今宝鸡)向西南出散关,沿嘉陵江上游谷道至梁泉(今凤县),再折西南经故道(今两当县)、河池(今徽县)至沮县(今略阳县),而后可以东循沮水谷道至汉中,或向南由金牛道入四川。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蜀军就是反方向走了上述路线,翻越大散关抵达陈仓城下。

当时,走陈仓道可以说是蜀军唯一的选择。在第一次北伐后,魏军攻占了武都、阴平等地,阻断了祁山道,而褒斜道的百余里栈道也已经被赵云烧毁。因此,在秦岭西侧各条道路中只有陈仓道一条可用。(秦岭东侧的子午道、傥骆道交通条件差,相对不适合大军行进,而且走东侧道路也不符合诸葛亮隔断关陇的战略意图。)

汉中通关、陇的道路

(三)进攻目标

蜀军走陈仓道入关中,首要的进攻目标就是陈仓城。陈仓(唐安史之乱后改称宝鸡)位于关中平原西端、渭水北岸,南依秦岭、北靠陇山,既是关中的西大门,距关陇古道也很近。

古陈仓城有上城和下城之分,两座城址相连在一起。上城为秦文公所筑,始建于公元前762年,是韩信“暗渡陈仓”时的陈仓城。下城则为魏将郝昭所筑,也就是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攻打的陈仓城。

“陈仓故城在宝鸡县东……有二城相连,上城秦文公筑,下城魏将郝昭筑。”——《元和郡县志》

(陈仓下城)“后倚原麓,前横高岸,据势建筑,可容兵马数千,诚异境也。”——清《宝鸡县志》

古陈仓城方位

根据方志记载和考古证实,古陈仓下城遗址位于今宝鸡市金台区代家湾西头六组引渭渠南平台之上,下有陇海线“斗鸡台遂道”从下通过。这是一处台塬半坡,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向渭河谷地倾斜。城南就是渭河上游著名的“陈仓渡口”。城水之间仅有狭窄通道,地理位量得天独厚。

古陈仓下城的南断面

(注:关于陈仓古城的资料,参见网文《陈仓古城到底在哪里?》、《宝鸡旧事:陈仓上城与陈仓下城的故事》。)

(四)作战意图

诸葛亮率蜀军攻打陈仓,看似直接进攻关中,但其真实意图却仍然是要夺取陇右。根据第一次北伐的经验,诸葛亮知道陇右地区的魏军兵力稀少、防御薄弱且当地士民容易争取,因此夺取陇右的关键在于切断关陇之间的联系,使魏国无法实施增援。这样就可以分出少量兵力击败陇右魏军,并联络陇右各郡叛魏归汉。

蜀军打下陈仓之后,可以进一步夺取雍县(今凤翔县)等地,控制住关陇古道进入关中的“瓶颈”出口。进而,可以依托关中西部各城的城防设施和粮食储备来阻击魏国援军,从而隔绝关陇之间的联系,为招降陇右各郡创造条件。在以后的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兵出五丈原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作战意图

二、魏国将帅的应对

面对蜀国数万大军的进攻,前方战区主帅曹真、后方最高领导曹叡、机动军团主将张郃、陈仓前线守将郝昭都迅速做出了反应。

(一)曹真坐镇长安,派将军费曜拒敌

在诸葛亮发起第二次北伐之际,魏国大将军曹真仍留在关中地区镇守。此时,关中魏军主力已随张郃开赴荆州,剩下的兵力不多。面对蜀军进攻,曹真只能收缩部队固守长安城及其他一些重要据点。

根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记载:

“十二月,诸葛亮围陈仓,曹真遣将军费曜等拒之。”

费曜在陈仓之战中起了什么作用?是参与守卫陈仓还是充当了援军?本文的理解是,费曜是曹真任命的前线总指挥,负责关中西部各要地的防御,其中首要的据点便是陈仓。但是真正在一线守卫陈仓城的是郝昭,费曜作为郝昭的上级,当时可能驻扎别的城中。在蜀军围攻陈仓的过程中,费曜可能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援救郝昭。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史书记载,曹真事先已经料到诸葛亮将会从陈仓道进兵,提前加强了陈仓城的防御准备。这就大大提高了守城成功的几率。

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

(二)魏明帝曹叡派张郃率禁卫军紧急增援

得知蜀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魏明帝曹叡紧急召回大将张郃,命其率军增援关中。此时,张郃原统领的关中魏军主力仍留在荆州,因为大军调动时间长、赶不及救援,曹叡就将洛阳南北禁军三万人交给张郃统领,并将部分武卫军、虎贲军拨给张郃作护卫。

诸葛亮复出,急攻陈仓,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置酒送郃,遣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因问郃曰:“迟将军到,亮得无已得陈仓乎!”郃知亮县军无谷,不能久攻,对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

在几个月前,张郃刚率军在街亭击败了蜀军主力,由他出马,自然会给蜀军造成极大的威慑。面对曹叡的提问,张郃对战事发展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其后也果然如他所料,等援军开进到陈仓附近时,诸葛亮已经退兵了。

(三)郝昭率小部队坚守陈仓城

当蜀军兵临城下时,陈仓城内只有一千多人的守军。以千余人打退数万人的进攻,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然而守将郝昭却将不可能变为了现实。

郝昭,太原人氏,“为人雄壮”。他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此次坚守陈仓,郝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先是严词拒绝了诸葛亮(派其乡人靳详)的反复劝降,而后率兵打退了蜀军以各种方式、手段实施的进攻。魏国史书《魏略》有详细的记载:

魏略曰: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

三、第二次北伐的结果及评价

经过二十多天的进攻,数万蜀军竟然无法攻克仅有千余人驻守的陈仓城。眼看魏国援军将至,诸葛亮只得下令退兵。在退兵路上,蜀军遭到魏军骑兵的追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蜀军歼灭了这股魏军,斩杀魏将王双。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在6年前魏伐吴的第三次濡须之战中,王双是曹仁军中的偏将,在随将军常雕乘船偷袭中洲时被俘。此时,他究竟是听从谁的指挥,没有资料可考。本文猜测,王双更可能是费曜所辖魏国地方部队的将领,而不是张郃此时统领之中央禁军的将领。也就是说,当时的情况可能是:蜀军退兵时,张郃军团尚未抵达前线,费曜派出手下的少量骑兵追击,希望有所斩获,结果被蜀军包围歼灭。王双率领的这支骑兵部队可能也只有千余人。

总之,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结果就是顿兵于坚城之下,被迫撤回。尽管在回路上歼灭了一支尾随追击的魏军小部队,但此胜绩仍不足抵消战役整体上的挫败。

可以说,在前两次北伐中,蜀军是一败再败。为什么会这样呢?或许,此时的蜀军战斗力素质仍然不高,军心士气可能也不振作,面对魏军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畏敌情绪。

然而,军队状态不佳并非唯一的原因。事实上,在双方统帅的谋略博弈中诸葛亮也并没有占上风。由于被曹真事先料到了进攻路线,提前加强了城防建设,蜀军的北伐行动失了先机,取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曹真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成一个大草包(可能是受其子曹爽所累),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却不失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帅。

在前线临阵决胜的过程中,魏将郝昭的表现盖过了蜀军各将领。经此一战,郝昭即可称为名将,其后得到曹叡的大力嘉奖,被赐爵列侯。(郝昭不久就病死了,但并非《三国演义》描写的被蜀军再度攻城而吓死。)

另外,大将张郃虽未及参战,但表现同样出色。对于战事的准确预料体现出张郃作为一员宿将的杰出素质。正如《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历史上真实的张郃也并非《三国演义》中有勇无谋的形象。

上面给了魏国将帅这么多赞誉,并不是要否定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能力与品格。相反,正是强大的敌国、优秀的敌方将帅,反衬出诸葛亮自身的杰出。在遭遇到反复的挫败之后,诸葛亮仍能坚持主动进攻,可谓屡败屡战、知难而进,逐渐率领蜀军由连败到小胜,再到第四、五次北伐时的略占上风,显示出了坚韧不拔的强大意志力和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提高的强大学习力。

总之,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没有“主角光环”,也不能“开挂”,一切都要在艰苦的努力中去争取,并受制于天命。而第二次北伐,正是诸葛亮奋斗之路上一次艰难的考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不是骗人的?
诸葛亮北伐遇宿敌,曹魏小将率千人挡住数万蜀军,战后却突然死去
陇右战略与子午谷奇谋,战略与战术的区别
第五十六战:秋风五丈原(全)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秋风星落日,光耀天地间
诸葛亮谋略有多厉害?轻松破解曹魏围剿,曹真司马懿联手打不过他!
浅析诸葛亮历次北伐的战略目标及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