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的夜市千灯高照,而宋朝人的夜生活有多丰富呢?

夜市,顾名思义即夜晚集市之意,它是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一般认为,夜市产生于汉代,兴起于中晚唐,盛行于两宋,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的出现,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生活模式,彻底改变和丰富了古人的生活。

夜市发展到宋朝已趋成熟,南宋诗人陆游写杭城的夜晚,"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市声"。可见,当时夜市繁荣的盛景。英国的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生活方式最小资、最精致的一个朝代。"

关于夜市的起源,学界历来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夜市起源于殷周之际,形成于宋代;也有说形成于唐代。但根据后来的诸多史料考证,夜市应是形成于汉代。两汉时期的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记载道:"扶风漆县之邠亭,部言本太所处,其民会日,以相与夜市,如不为期,则有重灾咎。"可见,当时已有夜市出现,也有了固定的时间,只是还没有形成规模。

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邠"字时说道:"豳,美阳亭,即豳也。民俗也,夜市。"邠即豳,汉时为漆县所辖,包括现在的陕西彬州市和旬邑县。

最迟在东汉时,陕西、甘肃等边境地区,已有夜市形成。除了西北边境,南方地区也有夜市出现。夜市出现于偏远的边境地区,主要是这些地区地处偏僻,统治者的管理政策鞭长莫及,只能任其发展。汉代夜市的出现,既方便了物质流通,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为后来唐代夜市的大规模出现奠定基础。

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人们的夜生活也就更加丰富,夜市在唐代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杜牧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王建笔下的"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虽然都是诗人忧时感怀之作,也从侧面写出唐朝夜市的盛况。唐朝的统治者实行的坊市制度和禁夜令,不利于夜市发展。丰富的夜生活也只面向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当时夜晚的娱乐场所主要是歌馆酒楼,"以美酒佳肴为基点,以巡盏劝饮为乐趣,在宴饮过程中深入娱乐游戏和艺术欣赏"。平民百姓只有等到特殊节日时,才能融入夜生活之中,《京都景物略》就有元宵佳节,开发夜禁,举国同欢的记载,"上元三夜灯之始,盛唐也,玄宗正月十五前后二夜,金吾弛禁,开市燃灯,永为式。"

尽管唐王朝的统治者严格实行坊市制度,但到唐晚期,战争频起,夜市的禁令逐渐开始松弛,屡禁不止。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夜市的兴起也就呼之欲出了,由于统治者的禁止,唐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鬼市",以进行暗中交易,逃避法律的惩罚,"鬼市"便是后来夜市的雏形。

乾德三年(965),宋太祖赵匡胤下令废除汴京的禁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在法律上肯定了夜市的合法性,从此夜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时间,夜市繁盛,消费主体从统治阶级扩延至平民百姓,消费场所从原来仅有的酒楼歌馆妓院等传统娱乐场所扩大到勾栏瓦舍的专业演出场所,宋朝人的夜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坊市制度被打破后,夜市的营业时间更为灵活。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的汴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觉","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骈阗如此。"可见,宋朝夜市已经没有时间,季节和天气的限制。在饮食上,同样品种丰富,而且价格低廉,"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

相比于唐朝,夜市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政治中心东京和临安。

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知道,东京的州桥、潘楼东街和马行街都是夜市的繁盛之地,饮食业、娱乐业尤为发达。

而在《都城纪胜》中,南宋的都城临安相比汴京,夜市的兴盛之处是毫不逊色的。临安城中"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夜间经济如此繁荣,还真得让现代人学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月、琼浆与文艺 ——宋代都市文化和夜生活扫描
大宋夜生活现场直播,看到最后脸红了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深度解析北宋靖康之变(二)
宋朝百姓的夜生活有多丰富?逛夜市、吃美食、听故事,花样繁多
江浙沪没有夜生活,竟比宋人苦逼?
宋朝人也熬夜?跟千年前的宋朝比,我们真的弱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