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帝王心术捉摸不透,嘉庆帝驭下之道,在亲王墓前勒死两个孙子

"最无情是帝王家",这句话用来形容皇家最为合适不过了,即使是性格温和、不嗜刑杀的皇帝,在面对权力之争时也会毫不留情:汉文帝刘恒以仁孝治天下,在弟弟刘长反叛失败后还是将他流放边疆,使刘长悲愤绝食而死;明宣宗朱瞻基与父亲开创了"仁宣之治",最后还是将反叛的叔叔朱高煦残忍杀害。

清朝也有这样一位皇帝,他是守成之君,虽无太大的功绩,但性情温和,待人有礼,就是这样一位皇帝,也曾经因为皇位杀死过手足同胞,他就是嘉庆皇帝,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国力衰微、百姓起义

清朝是满人建立的,现代人对清朝有诸多诟病,但是清朝三位皇帝开创的康雍乾盛世却是不可抹煞的,尽管它与同时期的世界相比落后了很多。到了乾隆晚年,因为乾隆皇帝的六下江南和吏治的腐败,清朝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嘉庆皇帝接手大清的时候,这个王朝渐渐显露了颓势。

后人对嘉庆皇帝的评价是:平庸、温和、守成之主,他有一定的智谋,在上台后除掉了和珅,抄家八亿两白银增加了国库收入,但是这依然无法扭转糟糕的局面,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吏治腐败、权贵压榨等等现象都使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嘉庆帝上台时各地已经有大大小小的起义了,因为规模较小被一一镇压,但是在1813年林清等人组织的天理教起义却在北京城附近发动,其兵锋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嘉庆,使全体国民为之震惊。

嘉庆十八年,嘉庆皇帝遵循祖制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木兰秋狝,这是满人祖先为了提醒子孙们清朝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让他们不要忘本而必须参加的活动,嘉庆皇帝此次的木兰秋狝规模比之前都要大,他几乎带走了北京城中的所有主力部队,这也使起义军趁虚而入。

北京的天理教徒在林清的策划下,化妆成平民百姓的样子,由当时已经加入教会的几位太监做向导,从东华门和西华门发起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成功进入内城,他们高喊着"奉天开道、顺天保民"的口号一路高歌,见人就杀,与宫廷侍卫展开激战,一时间腥风血雨笼罩了紫禁城。

当时在宫内请安的皇二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他见此情景临危不惧,紧急命令贴身太监取来他的火枪和腰刀,出去与敌人作战。旻宁来到养心门,发展有两个教徒已经准备翻越城墙冲过来,他迅速举起鸟枪将二人击毙,贝勒绵志紧随其后,开枪打死一人。

旻宁头脑清晰,一方面派人火速通知嘉庆皇帝宫内变故,一方面关闭京城的城门,使清教徒无法逃脱,最后紧急调动火器营进宫包围他们,随后众亲王和武将也纷纷赶来,用火器和长刀与清教徒决一死战,最终清教徒因寡不敌众而彻底失败。天理教策划的这次谋杀不仅使全国人民震惊,更使嘉庆皇帝极为震怒,他回京后先是将紫禁城守备官员革职问罪,派人逮捕天理教头目林清,最让人震惊的,是这次的起义中居然还有两位皇族成员被杀。

一改仁慈本色,君王一怒掀杀戮

嘉庆皇帝于九月初举行木兰秋狝,听闻宫中变故在九月十九日清晨就返回了宫中,嘉庆帝一改往日对大臣们的和蔼可亲,对于在街道两侧跪迎的大臣,嘉庆帝怒目而视,使官员们不寒而栗,气氛一度十分紧张。相反,嘉庆帝对于那些拼死作战的士兵反而嘘寒问暖,并且下马慰问他们,将牺牲的将士进行安葬,安置其家人。

随后嘉庆帝命众大臣到乾清门集合,宣读《罪己诏》,首先说明这次宫廷政变责任在于自己失德,不能安定臣民,深感痛惜,但是同时也表明态度,虽然自己有罪愧对百姓,但是清教徒这样谋逆的百姓不能容忍,连同带路的太监一起,格杀勿论。

几天以后,嘉庆帝提审带清教徒进宫的几位太监,这些人在刑部已经受尽了折磨,嘉庆帝宣布每人杖责四十,凌迟处死。然后又提审林清,林清拒不认错,嘉庆将其凌迟处死,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逮捕其同党,把他们的家属也一律处死,将林清首级送到直隶、河南、山东等地,警示其党羽。

除了对主犯的处理之外,其余相关的官员也一律革职,情节严重者斩首并抄没家产,同时还有两位皇族也被处死。

常宁是顺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康熙皇帝的弟弟,在康熙朝被封为恭亲王,此次事件中被处死的两位皇族成员分别为爱新觉罗.海康和爱新觉罗.庆遥,他们都是恭亲王常宁的后裔,虽然祖先是康熙皇帝的亲弟弟,但毕竟是旁支,到了他们的这一脉,二人虽是皇亲国戚,但是地位也不高,海康并无爵位,只是一个闲散宗室,庆遥为奉恩将军,官职不高不低,他们对现状十分不满,想着自己也是顺治皇帝的直系血脉,因此有了协助天理教攻打皇宫的想法。

叛乱平定后,嘉庆皇帝接到举报说海康是天理教徒,但是迫于没有证据,于是派人将海康革去象征着皇室标志的黄带子,到沈阳圈禁,永世不得出。

过了不久,海康的同宗庆丰揭发了他,庆丰说自己曾经也是天理教徒,海康还是他的师傅,并且告诉他天理教要攻打紫禁城的计划,庆丰称自己十分惊慌,听到他们如此大逆不道的计划就退出了天理教,但是庆遥却非常高兴,要求海康把他也带上,二人共同策划了这次宫廷政变。

嘉庆帝听到同为宗族的人居然也要谋害自己,不由得怒火中烧,下令将二人凌迟处死,但是平静下来又想到二人毕竟是皇族成员,如此死法有损皇家体面,于是让人在恭亲王常宁墓前将二人勒杀,意在告诉他们愧对祖先,即使到了地下,也会使祖宗蒙羞,将二人的家属也发配吉林。

嘉庆帝对嘉庆十八年发生的这件事一直记忆犹新,即使处死了和自己同为手足的亲族,他也没有太多的后悔,在皇权之下,一切亲情都显得如此脆弱。

"帝王心术、最是难懂",为了权力,嘉庆皇帝一改往日仁慈,处死亲族毫不手软,如果二人在当初谋反的时候会想到如此凄惨的下场,恐怕要祈祷来生不要再生在帝王家,因为帝王的心是冷的,传说中的兄友弟恭在皇家也是不存在的,不如做一个平凡的人,虽然清苦,却能得到那份最真挚的情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宣宗旻宁:清朝最没存在感的帝王,一个被历史忽略的绝代帝王
嘉庆亲赐金印
全方位解析清十二帝
清朝王爷——清朝闲散王公的日子和待遇
历史人物 — 清仁宗 嘉庆帝
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被厨师刺杀,百名侍卫围观却不救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