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再未出海决战,并非保存实力,而是出于无奈

1894年9月17日,在大东沟执行护航任务的北洋水师主力遭遇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双方爆发激战。这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主力的第一次对决,史称黄海海战或大东沟海战。

然而这也是甲午战争中双方最后一次海上对决,此后北洋水师一直没有主动出击,和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海上决战。由于战前李鸿章提出过“保船制敌”的构想,

而黄海海战后,丁汝昌在日本进犯旅顺时并没有积极主动出击,此后又提出了依托海岸炮台,和日本海军对抗的战术。因此有很多人批评李鸿章是为了保存实力,故意“避战保船”,导致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不再出海,将制海权攻守相让。

但是李鸿章在战前说要“保船制敌”,只是认为认为北洋水师各舰舰龄太长,速度慢,难以和日军海上对决,所以才提出要保全北洋水师,以牵制日军。不过实际上随着形式的变化,李鸿章意识到双方都极度依赖海运,因此已经要求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出海巡航,“相机迎击”。

而丁汝昌建议在近海和日本海军对抗,也是根据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无奈选择。

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不仅损失惨重,而受伤各舰并未得到及时修理,因此实力受到很大削弱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在总体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激战5小时,坚持到了天黑,终于迫使日本联合舰队主动撤退,保证了正在卸载陆军的运输船队的安全,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的穹甲巡洋舰“致远”、装甲巡洋舰“经远”、碰撞巡洋舰“超勇”、“扬威”先后战沉,而无防护巡洋舰“广甲”在逃跑途中搁浅,经施救无法脱困,最终不得不自毁。这样在黄海海战中共计损失了5艘巡洋舰。

在这5艘巡洋舰中,“超勇”、“扬威”两舰是北洋水师各主力舰中舰龄最长的军舰,早已在北洋水师中退居二线。而“广甲”虽然相对新一些,不过其舰型老旧,战斗力有限,因此这3艘军舰损失对于北洋水师来说影响不大。

但是“致远”和“经远”两艘军舰是北洋水师中的绝对主力,而且“致远”管带邓世昌在军中也以豪勇出名。这两艘军舰战沉,对于北洋水师的实力和士气来说影响很大。

致远舰

而且北洋水师的实际损失并不只有这些,在海战中,包括“定远”、“镇远”在内的北洋水师各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像定远舰左侧主炮的炮架被日本炮弹击中,炮耳轴承座和仰角指示器碎裂,镇远舰主炮的弹药扬升机也被击伤,舰艏的150毫米副炮故障。

而各舰中又以装甲巡洋舰“来远”受伤最为严重。“来远”在海战中被日本炮舰赤城发射的120毫米炮弹击中了堆积在舰尾甲板上的小口径炮弹,结果炮弹殉爆并引发大火。“来远”舰尾被大火严重烧伤,部分钢梁也在大火中被烧得变形。

北洋水师的维修基地设在旅顺船坞,海战以后各舰都返回旅顺接受修理。但是旅顺船坞在建设时只考虑了平时为北洋水师提供日常保养,并未考虑到实战中会有大批军舰受伤需要修理,因此仅有半吨的汽锤一座,无法制作大的部件。船坞也仅有一座,只能让伤势最重的来远先进坞修理,其他各舰停泊在码头上直接展开修理。

修理中的定远舰

由于缺乏配件,主要的维修工作紧紧是将受损部位拆除或者稍做整修。像近海防御铁甲舰“平远”的主炮炮罩在战斗中被“松岛”的120毫米火炮击中打穿,在修理是因为没有炮罩可以更换,于是仅仅将损坏的炮罩拆除。还有被打坏的前桅也无法修理,最后只能把桅盘拆除,上半截被打坏的桅杆锯断。

而“定远”、“镇远”的锚机都在战斗中被打坏,由于没有备件,需要临时赶制,因此只能先行把损坏的锚机拆除,改为人工起锚。这样每次起锚需要2小时的时间,在突发战斗的情况下定镇两舰难以即使启动,也影响了两舰的反应速度。其他各舰的修理方式也大致如此,只有被打坏的火炮因为要面临接下来的战斗,才重点加以维修。

黄海海战后的平远舰,桅杆被切去了一半

而且旅顺船坞的工匠数量也有限,鼎盛时不过600多人,不到福建船政局的1/3,因此即使从北洋水师中抽调懂技术的水兵协助,维修进度还是非常缓慢。经丁汝昌与负责管理旅顺船坞的龚照玙协商,让龚照玙上书李鸿章,请求从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大沽船坞等处抽调工匠来旅顺协助修理。然而从各地抽调来的数十名工匠抵达旅顺以后,双方却因为工资等问题发生争执。龚照玙居然不顾战事紧张,要将工匠们驱逐回去。丁汝昌不得不居中斡旋,向龚照玙陈述厉害,才终于将这批工匠留下。

虽然增加了工匠数量,但是北洋水师各舰的维修进度依然缓慢,李鸿章对此也是心急如焚,多次致电丁汝昌询问维修进度,要求他尽可能安排可以出海的战舰出海,以便虚张声势,防止日本海军发现海防空虚,大举进犯。在李鸿章的催促下,丁汝昌10月16日率伤势较轻的“定远”、“镇远”、“济远”、“靖远”、“平远”、“广丙”6舰返回威海,补充弹药燃煤以后出海巡逻,以威慑日本海军。此时距离黄海海战已经差不多过去两个月了。

黄海海战后的定远舰局部

除了维修工作,北洋水师的弹药补给工作也进展不顺

在黄海海战时,北洋水师就因为弹药不足和弹药质量问题而深受其害。以“定远”级铁甲舰的305毫米炮弹为例,帮办“镇远”管带美国人马吉芬在回忆录里就提到,在战斗了4个多小时以后,“镇远”的305毫米主炮仅存25发穿甲弹,榴弹已经全部用完。而在此后的战斗中,“镇远”又陆续打出去了22发305毫米炮弹,战斗结束时只剩下3发炮弹。

“镇远”在战斗中共使用了97发305毫米炮弹,这样战前“镇远”的主炮总共备弹仅有100发,只有其理论备弹数200发的一半。从表面上看,“镇远”在战斗中并没有打完炮弹,因此实战中弹药储备不足的问题没有对它造成直接影响。但是实际上随着弹药逐步耗尽,炮手肯定会减缓发射速度,降低了火力输出。马吉芬的回忆也提到“镇远”在装填上最后3发炮弹以后不敢轻易发射,可见炮弹不足对“镇远”正常发挥战斗力还是产生了很大影响。

而“定远”的情况也是类似,两舰的弹药储备显然严重不足。然而这已经是丁汝昌战前把天津、旅顺库存的305毫米炮弹全数搬空的结果,因此战后北洋水师弹药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所以丁汝昌在抢修受伤各舰的同时,又不断和负责北洋水师弹药供应的盛宣怀、张士衍、龚照玙等人联系,要求尽快完成各舰的弹药补给工作。

定远舰的305毫米国产短开花弹

由于此前库存已经全部调拨给北洋水师,因此盛宣怀只能一面下令加紧生产,一面紧急向海外订购了1160发305毫米钢开花子。钢开花子指的是带弹底引信的穿甲弹,其威力比北洋水师原来用的穿甲弹和普通榴弹要强的多,也是黄海海战中日本海军的主要用弹。如果北洋水师装备这批炮弹的话,那么无疑会战斗力大增。

然而从海外购买耗费时间,需要等到半年以后才能到货,显然北洋水师已经等不起了,所以盛宣怀只能边生产边调拨,天津机器局生产一批炮弹,就补给北洋水师一批。

10月2日,第一批80发305毫米榴弹运到大沽装船,运往威海。10月8日,盛宣怀告诉丁汝昌,天津机器局第二批305毫米榴弹也即将造好,在10月11日,这80发305毫米榴弹发往旅顺。11月8日,第三批包括305毫米炮弹在内的410发大口径炮弹由大沽出发送到威海。

第三批炮弹中305毫米炮弹的数量并无记载,不过我们至少可以确认一点,11月8日以前,北洋水师得到的305毫米炮弹仅有160发,“定远”和“镇远”的8门主炮平均每门只能分到20发炮弹。按照马吉芬的说法,在黄海海战时定镇两舰的主炮炮弹基本耗尽,那么这160发炮弹根本不够一次激烈的战斗使用,此时的“定远”和“镇远”实际上是没爪的老虎,虚有其表而已。

处于类似困境的还有“平远”,“平远”的260毫米炮弹国内一向没有生产,因此除了等待向国外订购的220发炮弹到货外别无他法,在接下来的战斗里,“平远”只能依靠库存的35发炮弹来应付。

相比之下“济远”、“靖远”和“来远”的弹药情况要好一些,毕竟210毫米、150毫米克虏伯炮除了北洋水师外,沿海各炮台也多有装备,因此弹药储备量较足,可以临时调拨应急。

丁汝昌最后决定困守威海,也是北洋水师的实际情况所限

综合北洋水师修理情况和弹药补给情况看,在海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洋水师所剩的7艘主力舰中“来远”伤势过重不适合出海,“定远”、“镇远”、“平远”弹药不足,只有“济远”、“靖远”和“广丙”情况好一些。因此虽然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只损失了5艘军舰,而且只有两艘是主力舰,但是实际上其战斗力损失了接近一半。

相比之下,在黄海海战后日本联合舰队仅有旗舰“松岛”因为伤势过重不得不返回吴港进行大修,“赤城”、“比睿”、“西京丸”3舰伤势较重,返回日军设在大同江附近的渔隐洞锚地进行修理外,其他各舰在临时锚地由修理船元山丸进行紧急抢修,在海战后的第4天,也就是9月22日就已经修理完毕。“赤城”、“比睿”、“西京丸”修理时间相对长一些,在此后陆续归队。

此外日本海军征用的“千代丸”和“土洋丸”两艘商船运来了炮弹,对参战各舰进行了补给,而“玄海丸”则运来了水兵,替换下了各舰伤员,联合舰队主力已经完成了战斗准备。而且伊东祐亨为了防止再和北洋水师主力遭遇,因此在接下来的几次行动中都主力全出,将未参加黄海海战的第二、第三、第四游击队全部拉上前线,实力反而比黄海海战时还要强上几分。

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黄海海战中被打成重伤

以黄海海战时双方的兵力对比北洋水师尚且不敌,此时此消彼长,双方实力差距更大,丁汝昌自然不可能率领6艘弹药不足的战舰冒险去挑战日本联合舰队,因此只能在旅顺、威海附近巡视,稍作威慑而已。

11月14日,“镇远”在威海进港时又因为航标被大风吹偏,结果触礁,水线下多处进水。由于此时日军攻占了旅顺,“镇远”无处修理,因此只能对破损部分进行简单的修补,虽然还能继续战斗,但是无法应对恶劣海情,航速也大幅度下降,北洋水师实力又受到了很大影响。

也正是基于“镇远”、“来远”两舰难以出海的实际情况,丁汝昌才决定在威海各炮台的掩护下,在近海和日本联合舰队交战。这也是根据北洋水师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无奈决定,并非简单的为了“避战保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午国殇》二、黄海血战 被误读的北洋水师
镇远舰美籍指挥官:我的心属于中国 和北洋水师 /马兰
黄海战败全因丁汝昌:当几个小时插兜观众
定远舰33厘米铁甲出水,印证北洋水师战败真因,炮弹不足是误传
再现甲午海战并北洋水师覆没真实原因
永不沉没的定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