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墨鄂州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鄂东历史

两晋南北朝

公元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浚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军建业,吴亡,三国归晋。晋(公元265年—420年)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武昌郡仍属荆州,武昌县治,武昌郡治不变。黄石市区和大冶大部分属武昌郡武昌县,大冶南部部分、下陆长乐属下雉县。大冶西南部在鄂县地。永兴元年(304年)下雉、阳新、奉新隶浔阳郡。大冶西畈的鄂县,是武昌(今鄂州市)向南开发、文明辐射的前沿,已在向咸宁、通山迈进。

晋惠帝元康元年(292年)因扬、荆二州疆界广远,统治不便,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和荆州之武昌、桂阳、安城等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武昌郡自此划属江州,原属武昌郡的浔阳、柴桑二县先后划出,并合置为浔阳郡。大冶随武昌郡属江州(治所在九江市)。

公元311年西晋永嘉五年,陶侃任武昌太守。

东晋时,武昌(今鄂州市)为重镇,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治所移在武昌(今鄂州市)。黄石仍属江州武昌郡,东晋时的武昌约5—6万人。东晋元年大兴元年(318年)四月,武昌、西陵(今黄石港)地震,涌水山裂。东晋时江淮大乱,难民纷纷南渡长江避乱,在黄石港设西陵侨县,在大冶栖儒桥设西阳侨县。黄石港西陵侨县自此始。

东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刘毅破桓玄于西塞。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年间(405—418年)撤销下雉县,辖境划归阳新县。今大冶南部、东部长乐部分亦在阳新县。

南北朝时,属郢州之武昌、阳新二县。武昌太守领县三:武昌、阳新、鄂,宋、齐、梁、陈,武昌县领域无重大变化,至陈,武昌之东境黄石矶(今黄石市黄石港)有西陵县城。节度石、西陵与武昌分界之处。西塞山在西陵县境。此时,武昌、鄂、西陵三县之领域,相当于原三国吴之武昌县地。《湖北省建制沿革》:“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之西阳郡,西阳郡南迁于大冶境,今黄石港上下,在江南岸。”又载:“梁末,郢州(治所在今武汉市蛇山北侧)领四郡十四县,其中西阳郡领西阳,西陵二县,均在大冶,俱在江南岸黄石矶,西阳在上,西陵正值矶。”南宋刘宋时,在黄石港沿江地带建有西陵侨县。原西陵县在江北。隋统一中国后,西陵侨县即撤销了。

刘宋永初元年(420年)沿用晋制,武昌郡仍属江州,领辖武昌、阳新、鄂三县。黄石属武昌、阳新、鄂三县。武昌县治、郡治未变。

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分荆州的江夏、竟陵、武陵三郡,湘州的巴陵郡,江州的武昌郡,豫州的西阳郡设置郢州。武昌郡从此属郢州,仍领武昌、阳新、鄂县三县。大冶亦属郢州武昌郡武昌县,州治所设在夏口(今武汉市武昌区)。

南齐建元元年(479年),武昌郡仍属郢州,下辖武昌、鄂、阳新、义宁(今修水寄治于鄂),真阳。

梁天监元年(502年),武昌郡仍属郢州,领武昌、鄂、阳新、安昌(南齐普通七年,即526年分阳新立)四县。安昌在今大冶、阳新、通山交界的安昌乡。安昌县在今大冶市西南部。

南北朝时,黄石属郢州之武昌,阳新、安昌三县。

陈永定元年(557年),武昌郡仍属郢州,将武昌、鄂县两县分设武昌、鄂县、西陵三县。南下西陵流民侨居久了,发展成县,立县标示着该社会文明基本形成。武昌县(今鄂州市)东境黄石矶(今黄石市黄石港)有西陵县城。原三国吴之武昌县地分为武昌、鄂、西陵三县,隶属北新州武昌郡。南北朝时,武昌(今鄂州市和黄石市区、大冶西北三乡)只有二、三万人。武昌县治、郡治未变。西陵县治在今黄石市内黄石港。南朝陈武昌、鄂、西陵三县领域示意图标明了其范围。

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析阳新县置永兴县。大冶南部部分(大冶城关、下陆长乐、大箕铺)属永兴县。余皆武昌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尾拾遗:黄石的城
说说大冶市的来历
水墨鄂州之三国(魏蜀吴)时期的鄂东历史
卷三十五 ○江水三(3)
湖北大冶历史沿革
金牛镇的历史沿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