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神的初战,被皇帝的八卦毁了!(公元529,北魏王朝的倾覆五)

对于南梁和陈庆之幸运的是,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在彭城投降,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下令次子豫章王萧综都督众军,镇守彭城。或许萧衍意识到了陈庆之的军事才能,也许纯属偶然,陈庆之担任武威将军,作为萧综的下属,终于走向了战场,这一年他41岁了。

这个已经中年的书生在战场上能够有所作为吗?《梁书陈庆之传》记载:射不穿扎,马非所便。这个开弓射不穿铠甲,骑马困难的陈庆,第一次出征将是什么样的情形?

网上陈庆之的图片,兵器和铠甲都不对

《梁书》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撰写完成,姚察字伯审,出生在公元533年,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先后在梁、陈、隋三朝做官。隋文帝开皇九年,奉诏撰《梁书》,姚察在公元606年去世,临终告诫儿子姚思廉续成其志。姚思廉在父亲遗稿基础上,在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修成《梁书》,并由唐朝名臣魏征作总论,姚察父子对这段历史的记载相当可靠。

作为一个天才将领,陈庆之没有一个好开局,丢兵弃甲,连领军的主将皇次子萧综都弄丢了,完败而归,这场战争十分奇异,甚至是亘古未有。但败军之将陈庆之没有受到责罚,反而被萧衍重用,重新派上战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萧综率领军队进入彭城接应元法僧,北魏哪肯吃亏?派遣两万军队反扑,魏国将领构筑防线,切断梁军进军路线,陈庆之进逼其垒,一鼓击溃魏军。陈庆之凯旋时,军营中传来噩耗,主帅萧综失踪了,梁军顿时蒙圈,魏军在城外大喊:豫章王昨夜到我军中,汝尚何为!

太不可思议了,陈庆之打了个胜仗,主帅应该好好呆在城中,怎么凭空跑到敌营去了?是这位皇次子胆小懦弱或者缺心眼吗?都不是,萧综极有才华,擅长写文章,曾都督南兖、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镇北将军,勤于政务,在审理案件时,隔着帘子听闻而后断决,这么英明果敢的年轻统帅突然疯了吗?

传说中的萧赞,哈哈

命运开了个玩笑,这次堂皇的出征因为一段私情,变成了闹剧,作为梁武帝萧衍极为疼爱的次子,萧综居然叛变了,这太出人预料了。这其实是萧衍贪恋女色所致,萧赞的母亲吴景晖本是南齐册封的美人,受到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宠幸,南齐灭亡后得幸于萧衍,被立为淑媛时怀有身孕,七个月后萧综出生,萧衍毫不知情,十分宠爱这个前朝皇帝的遗腹子。如果萧衍善待吴淑媛,萧综也不会知道真相,可是萧综十四五岁的时候,梦见一个肥壮少年提着脑袋看着自己,问母亲为何会作这样的怪梦,吴淑媛当时失宠,对萧衍充满怨恨,询问儿子梦中所见少年的样貌,很像南齐东昏侯萧宝卷,就把怀孕七月生子的事情告诉了儿子。萧综知道后,秘密地建立齐朝的七庙,微服拜谒南齐陵墓。为核实身世,萧综暗地挖开萧宝卷的坟墓,取出遗骨,割破手臂,将血滴到遗骨上,血渗入骨骸。或许这是迷信的做法,他的下一步更加狠毒,他杀死一个亲生儿子,用同样的方法检验,确信自己是萧宝卷的遗腹子,他白天谈笑风生,夜晚号哭不止。为了磨砺意志,他在屋内洒满沙子,赤足在上行走,脚下生有厚厚的老茧,如此能日行三百里,希望逃离南梁。

萧综得知叔父萧宝寅在北魏,暗中联络,他进入彭城后,梁武帝命令他退军。萧综担心再无机会与萧宝寅相见,率领两名亲信连夜逃到北魏军中。梁军失去主帅,军心大乱,立即撤退,魏军追击梁兵,夺取失地,梁军损失十之七八,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部队全部生还。这是他第一次出征,击败敌军,打通撤退通道,打了漂亮一战,却弄丢主帅,灰头土脸逃回来,在败退中保全军队,算是虽败犹荣,可圈可点。

话说萧综来到北魏,把名字改为萧讚,原因是梁武帝的儿子名字都是绞丝旁,而东昏侯太子萧诵是言字旁,赞的繁体字是言字旁的讚,刻意表明身份。萧衍盛怒之下废吴淑媛为庶人,除去萧赞的宗室属籍,改萧赞的儿子萧直的姓氏为悖,不到十天心软了,恢复其萧氏宗籍,并封萧直为永新侯,恢复吴淑媛的封号,让萧直主持她的丧事。南朝改朝换代时,前朝宗室逃亡北方,常常受到优待。在大同博物馆里保存着司马金龙墓的出土文物,非常珍贵,其中的红漆屏风是难得的精品,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司马金龙的父亲司马楚之出生于公元390年,是晋宣帝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八世孙,父亲是东晋的梁益二州刺史,为部下所杀。司马楚之只有十七岁,护送父亲归葬,当时刘裕篡晋,诛杀宗室大臣,司马楚之逃亡到河南汝州和颍州之间,后来辗转投奔北魏,被封为荆州刺史,琅琊王,娶北魏河内公主,常年跟随北魏太武帝作战,去世时七十五岁,褒赠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谥号贞王。司马金龙是司马楚之的次子,生母为河内公主,初为中散大夫,升迁为太子侍讲,袭爵琅琊王爵位,后担任朔州刺史和吏部尚书。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去世。司马悦是司马金龙第三子,曾担任司空元禧府中的司马,历任建兴郡太守等职,宣武帝元恪即位后,和中山王元英击败梁军,攻破义阳。她的女儿司马显姿嫁给宣武帝,为第一贵嫔夫人,由此可见,萧赞逃亡北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到洛阳,果然受到北魏朝廷的重视。

败回国境,实非陈庆之之过,梁武帝心知肚明,或许这位书生把军队完整带回来,让他颇为满意,陈庆之获得了另一次出征机会。南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北魏入侵寿春,留下豫州刺史李宪筑城防御。陈庆之假节总知军事,攻拔两城,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因战功晋升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文详情
“千军万马避白袍”白袍是何意?揭秘真实的陈庆之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
宋纪八 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元嘉二十八年(辛卯、451)
萧思话
​激荡四百年:拓跋焘言语攻击太伤人,刘义隆忍无可忍再北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