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君学古代圣君主动让贤,将王位让给宰相,结果没多久便被砍头了

“禹传子,家天下”说的是,当大禹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之后,便预示着家天下的开始,也预示着世袭制度的建立。而在此之前,国家元首的选举,采用的是禅让制度。在部分人眼里,禅让制度相较于世袭制度是有优势的,至少可以为国家选择更好的领导者。但是人也是有私心的,这也是世袭制度建立的原因。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曾经出现过一个主动禅让之人,此人便是燕王哙。

燕王哙,姬姓,名哙,是燕易王之子,于燕易王十二年(公元前321年)继任君位。燕王哙是一个相对有野心之人,此人曾经在公元前318年之时,联合楚、韩、魏、赵四个国家攻打秦国,但是最终没有取胜,只能够各自退兵。

燕国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当属燕国国相子之。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之时,燕王哙问他:“齐王如何?”苏代回答说:“必定不能称霸。”燕王哙说:“为什么?”苏代回答说:“因为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这么说的目的,其实是激发燕王哙信任宰相子之。燕王哙也确实这样做了,自此之后,他特别信任子之。子之觉得苏代做的很好,于是便给苏代送了百金,并且表示自己愿意听凭他的指使。

后来,有个叫作鹿毛寿的人跟对燕王哙说:“不如将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人们称道唐尧贤圣,就是因为他要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既有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现在大王将国家让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大王与唐尧就具有同样的德行。”

燕王哙听了之后觉得十分有道理,另外他也觉得子之能力确实可以,而且感觉对方对皇位也没有野心,同时自己也想博取与尧齐名的美名,因此便将自己的权利托付给子之,后来还将燕国太子的用人权也夺去,交给子之,希望燕国能因此进行改革。

自此之后,子之的身份更加尊贵。燕王哙还将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子之。也就是说,子之自此之后便可以行使国王之权,管理国家中的事务。

但是,燕王哙的行为让太子太子姬平不高兴了,于是他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不过没有成功,后来国相子之平息了内乱,不到几个月,死者数万。《资治通鉴》对此评价说“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也就是说燕王哙禅让之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国内形势,普天之下都是太子的人,你却将王位让给子之,国家怎么可能不乱呢?

后来,趁着燕国内乱,一直对燕国虎视眈眈的齐宣王发兵,将燕王哙给杀了。国相子之逃亡,被齐国人抓住后砍成了肉酱(史称“醢其身”)。燕王哙本着一颗尊重贤才的心(当然是怀有目的)选择了禅让,但是最终为自己和国家带来了灾难。

赵武灵王趁燕国内乱,将燕王哙庶子“公子职”从韩送回燕国,其后被拥立为王,是为燕昭王。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先秦年代探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国系列70:惊天闹剧燕王禅让
浅谈好贤行仁,禅位国相,险至国灭的燕王哙!
子之之乱(一):理想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战国风云23 东施效颦:燕王姬哙学尧舜禅让王位,却成千古笑柄
庸人不可怕,最怕庸人有“理想”
春秋时期的奇葩君王,竟然禅让王位给大臣,结果搞得国乱身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