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元璋以养“狗”的标准养“士”,为啥大家还排着队的往里钻呢?

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很低,当官的不贪污受贿弄点银子,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很多人就问了,既然做官做到这么惨,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削尖了脑袋的要往里进呢?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呐,因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更惨。这个不只是明朝啦,而是中国古代所有的朝代,普通的百姓都是很惨的。我看那么多历史的书就发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饥饿,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常态。如果你不信的话,你可以参考一下孟子他老人家最高的政治目标: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意思就是在丰收年里面,人们全年可以吃饱,在灾荒年呢,人们不至于饿死。

可是我们古代你知道啦,不止战乱多、不靠谱的皇帝也很多,那种乐岁终身饱的盛世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时间,普通人过的都是温饱线上挣扎的日子。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新鲜物种,潜意识里面一般先崩出来的是,这个能吃吗?网上经常有人开玩笑说嘛,说我们是一个用嘴去探索世界的民族。但其实背后的逻辑,是很残忍的。至于原因嘛,有很多,譬如不稳的定的季风性气候啊、人口密度过大呀、以及地主和官僚阶级的剥削。这个就不详细的说了,反正呢,在古代历史上,老百姓不止吃不饱饭,地位还低。

九州之长为牧,就是管理者,比如益州牧刘备,民众就是牛羊,连皮带毛、甚至骨头和放出来的血,都归牧民所有;在统治阶级的眼里面,民众就是他们圈养的资源,或者是用刀剑猎获来的牛羊。

在这种体制和社会文化里面,无论工资有多低,读书当官都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投资,只要考得好就能混进体制内,对吧,变为管理层,不止社会地位大幅地提升,还能有吃回扣捞钱等贪腐的机会。

而且它不像杀人放火、起兵造反不止风险大、成本高、成功率还很低。

所以明初的学子们,明知官不好当,是个高危行业,但仍然没完没了的去挤入仕的独木桥。人家根本目的是货于帝王家,卖个好价格,求得荣华富贵,你以为人家是去为人民服务的吗?

在这种买方市场下,朱元璋发扬了勤俭节约的农民本性,拼命压价,玩起了低薪招聘的套路。因为他觉得他掌握了政权、垄断了资源,除此一家,别无分店。

有本事你不要干啊,反正想干的人从这里排到了法国,对吧,老子有的是人可以选,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工资嘛?

而且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连宰相都给废除了,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以前嘛,天下虽然是皇帝的,但皇帝一般都是既得利益群体的代表,大家理论上来说是利益共享啊。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等等。

虽然这些口号到了后来,也确实只是口号,但皇权一般给士大夫集团都会给予一定的尊重,在政策上也有一定的特权,最起码工资开的都比较高,能让他们全家老小过着舒适的生活。

大概就是我天天海鲜鲍鱼、山珍海味;你们跟着我呢,也少不了三餐大鱼大肉,有点利益均沾的意思。

到朱元璋这,就没这规矩了,天下是我老朱的,和你们有什么关系?这从他对官僚集团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动不动就在朝堂上把当官的衣服扒了,按下来打板子;

然后给宗室的俸禄也远超官员,那个皇子封亲王以后,一年不算补助,光基本工资就是五万石,是大明政府正一品官员年薪一千石的几十倍啊。

说白了,他在用养狗的标准养士。但你要知道哦,大明朝养的这群狗,不是普通的狗,是这个帝国最顶尖的人才。明朝276年,搞了89届科考,一共有24595个进士。平均一年录取率90个人都不到,比今天清华北大的录取率,那是要低得多了。

就这样一群人中龙凤,你给他吃白菜萝卜的钱,让他操管理国家的心。搁谁谁也受不了啊?不捞一把都对不起自己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当然了,朱元璋是一个精力特别充沛、又特别精明,工作能力特别强、又特别有威望和搞反腐倡廉特别心狠手辣的皇帝,而且他手里还有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官僚集团不敢、也不能违规。

顺便说一下,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这种公开大规模搞特务政治的,只有明朝和蒋介石。大家可能都不太不理解,特务政治是带有强烈侮辱性的,说直接点就是你是不值得相信嘛,我已经悄悄派人盯着你了,你要是敢搞小动作的话,老子分分钟就知道了。

不过等到朱元璋以后,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能力越来越差、威望也越来越弱,皇帝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团结,就只能向官僚集团让出一部分利益,也就是收买。

明朝皇帝收买的形式比较特别,不是分股份也不是加工资,而是对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官僚集团也有共识,大家都是混前程,过日子而已咯。以目前的工资水平,要养家糊口,大家都差不多,屁股都不干净。

所以我们看明朝中后期,对贪腐的惩戒方式,都是鞭子高高地举起,然后轻轻地落下,一般也就整几个倒霉蛋。

这就会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贪腐多少是个头呢?没个标准啊。于是就能者多贪,不贪不是大明的官。既然皇帝能对官僚们刻薄,官僚们对治下的百姓自然也一样的,甚至是更刻薄,要不然他们去刮谁的油水?对吧。

反正那时候的行政官僚一般都不在本地当官,他们对民众也就完全没必要太有感情,既不能天长地久、也不能海枯石烂,要那么有感情干嘛嘛,而且最重要的是官僚的考核、升级,只取决于官僚的领导,而无关民众的态度

反正贪腐的理由也很充分,凭什么你做皇帝的大老婆、小老婆、大儿子、小儿子生活费统统都是国家财政拨款,我们就要清廉贫苦、吃糠咽菜?是不是。

第二就是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基本都不是靠工资吃饭的,而且大多数都腰緾万贯,但这毕竟都是灰色收入啊,私下里你知我知大家知,可是见不得光。万一哪一天,皇帝用这个做借口整人,那一整是一个准。也就是说大明朝的所有官员,头顶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这就决定了他们必须抱团取暖,以维护自己集体的利益。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中后期,官僚集团格外的团结与强大,甚至都出现复社这种政治团体了,而这种为已谋私的团体,逐渐让明王朝的政治体制,然后开始失去了弹性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哀求大臣捐资助饷,那些大臣个个都哭着喊着没钱原因之一,他们是真的是不敢拿,这不但出卖同僚,也落下贪腐的口实。国家一个月发你三千块钱工资,结果你突然拿出三百万来助饷。钱从哪来的?经得起查吗?

其实说明朝贪腐的事呢,主要是想从明政府对官员刻薄、延伸为对底层民众淡薄,这个角度,来探究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非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为何厂卫制度成为明朝灭亡的诱因
清官被罢官后没有路费回老家, 朱元璋知后大怒: 用刑
兔未死狗已烹: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纪纲为什么必须去死?!
王朝腐败周期律:专制帝国如何灭亡的
清官被罢官后没有路费回老家,朱元璋知后大怒:用刑
朱元璋杀15万人也没法治贪,他用3招便彻底治贪,方法至今适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