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武周农民大起义,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大致有四点

刘武周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大约不下二百人,而两《唐书》只给寥寥可数的几个人立了传,例如: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但也给刘武周立了传,可见刘武周虽然起义很晚,但受到了古代历史学者的重视。新旧《唐书》的《刘武周传》内容大体相同。对比之后,笔者发现被称为唐宋八大古文家之一的欧阳修写的《新唐书·刘武周传》,文字上,不如五代后晋刘晌写的《旧唐书·刘武周传》。因此,本文所引用的原史料,主要出自《旧唐书》及《通鉴》。

刘武周之父刘匡,原是河间景城县人。可能为家乡遭了天灾,青年刘匡来到雁门关外的马邑郡安家落户。当时马邑郡的衙门设在今朔州市。关于刘武周的诞生,还留下了一个神话故事。“刘匡尝与妻赵氏(可能是山西人)夜坐庭中,忽见一物,状如雄鸡,流光烛地,飞入赵氏怀,振衣,无所见,因而有娠,遂生武周。”

刘武周有一兄两妹。武周骁勇善射,交通豪侠。其兄山伯每告诫之说:“你胡乱任性交朋友,终当(祸)灭我族也!”“数次辱之。武周故而离家而去,来到洛阳后,为隋太仆杨义臣帐内。”(太仆官是管皇帝车马的,帐内是卫兵之类。)

隋炀帝

隋炀帝好大喜功,一再发动大军远征高丽。众所周知,隋朝沿袭北周制度,施行均田制与府兵制。受田农民,一般比较富裕,但有当府兵及出征的义务。此外,政府还招募勇士从军,应募的青年,是一种自耕农。《旧唐书·刘武周传》说,炀帝东征时,刘武周应“募征辽东,以军功,授建节校。”(当时辽东被高丽所占,故日征辽。)

刘武周是应募出征的,可见他家不是受田农民,而是自耕农。这个自耕农及其所领导的部队,是农民起义。又说:武周征辽后,“还家,为鹰扬府校尉。”因此,有少数人,就认为刘武周是军府里面的校尉军官,他的起义部队,就是地主武装了。但笔者认为,刘武周的家庭是农家,本人是农民,后来他所领导的起义部队,当然也是农民,所以这一支也应该是农民起义军,而非地主武装。

马邑(县)太守王仁恭看出刘武周是“州里之雄”,(本人有武艺,又多豪侠之友,且是军府军官),所以“甚见亲遇,每令率虞候(带卫兵)屯于阁下(太守家的附近)。后刘武周因与仁恭侍儿私通,恐事漏(获罪),又见天下已乱,(遂)阴怀异计。乃宣言于马邑郡中曰:今百姓饥饿,死人相枕于野,王府尹(王太守)闭仓不恤,岂忧百姓之意乎?’以此激众人,皆发愤怨。”

突厥可汗

刘武周知众心摇动,因称疾不出,乡豪杰多来问候。武周遂椎牛纵酒,大言曰,盗贼若此壮士守志,并死沟壑。今仓内积粟皆烂,谁能与我取之?’诸豪杰皆许诺。与同郡张万岁等十余人,候仁恭视事,武周上谒,张万岁自后而入,斩仁恭于郡厅,持其首出徇郡中,无敢动者。于是开仓以赈穷乏,驰檄境内;其属城皆归之,得兵万余人。”可见刘武周等就是这样顺应当时形势,发动农民起义,并且发展得异常迅速几乎统治了整个山西。

武周自称太守,遗使附于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虎贲王智辩合兵讨之,围其桑乾镇。会突厥大至,与武周共击智辩,隋师败绩。陈孝意奔还雁门,部下杀之,以城降于武周。于是,武周袭破楼烦郡,进取汾阳宫,获隋(炀帝)宫人以贿突厥(可汗)。始毕可汗以马报之, 武周兵威益振。乃攻陷定襄,复归于马邑。突厥立武周为定杨可汗,因称皇帝,以妻沮氏为皇后,建元天兴。”

农民起义领袖,当势力发展之后,就组织政府,称王称帝,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农民起义的必然归宿。起义完全成功,建立了统一王朝的,前有刘邦,后有朱元璋。刘武周建国称帝,是正确的,不必非议的,更不能因此说这一支起义军是地主武装。

突厥是我国的少数民族,发展到隋唐时期,已经建立了势力强大的民族政府,多次从塞外入长城,大肆骚扰,所以,刘武周、李渊等都必须和突厥可汗和好,第一,可去后顾之忧;第二,可得到帮助。

在今河北省中部,有两起强大的农民起义军:其领袖是宋金刚与魏刀儿。后来,窦建德攻灭魏刀儿,“宋金刚有众万余人,救之,战败,率余众四千人,奔于武周。武周素闻金刚善用兵,得之甚喜,号为宋王,委以军事,中分家产遗之。金刚亦深结纳,遂出其妻,请聘武周之妹。又说武周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

李渊、李世民在晋阳,面对炀帝困守扬州,全国群雄纷争的局面,已有乘机而出,浑水摸鱼,攫取渔翁之利的打算;刘武周的称帝和占据炀帝的汾阳宫,使太原留守李渊感到他有丢失汾阳宫的罪责,从而加速了李家起兵的决心。

公元617年,炀帝大业十三年,五月,李家父子在太原起兵,九月入关中,一路采用抚慰方针,收罗了很多“豪杰”,壮大了队伍。十一月,攻进长安。即捧出十三岁的炀帝一孙儿为傀儡皇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这说明:李派并不敢反隋,只是想继隋建唐而已。所以,许多书上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这种提法是错误的。如果说“李渊起义”,这提法也是错误的,因为李渊这回是地道的地主阶级起兵。

宋金刚

李渊率领部队向西南进发时,让小儿子李元吉留守太原。(今晋源城)。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炀帝在扬州被杀。五月,李渊才敢称帝建唐。619年,武德二年四月,刘武周授宋金刚为西南道大行台(总司令),“令率兵二万人攻并州,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袭破榆次县,进陷介州(介体)。唐高祖遣太常少卿李仲文率众讨之,为贼所执,一军全没。复遣右仆射裴寂拒之,战,又败绩。刘武周进逼晋阳。”

“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但是李元吉是件废料,平日只知以酒色狩猎为乐,及兵临城下,“齐王元吉骗其司马官刘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强兵出战’。乘夜出兵,携其妻妾,弃并州,奔还长安。元吉刚去,武周兵已至城下,晋阳土豪薛深,以城纳武周”。(《资治通鉴》唐纪武德二年)

“刘武周据太原,遣宋金刚攻晋州,拔之,俘唐大将刘弘基,进逼绛州,陷龙门(河津)。冬十月,宋金刚进攻浍州(翼城),陷之,军势甚。唐将裴寂性怯,无将帅之略,唯频命虞泰二州收民入城堡,焚其积聚,民惊愁怨,皆思为盗。夏县民吕崇茂聚众,自称魏王,响应武周。时王行犹据蒲版,亦与武周相应。”(《通鉴唐纪》)至此,刘武周简直统治了今之整个山西省。

唐高祖此时虽然“大怒”也无可奈何。在“关中震骇”之际,他出手赦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但秦王李世民上表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冀平珍武周,克复汾晋。于是悉发关中兵,从益世民所统,使击武周。”

十一月,“秦王世民引兵自龙门乘冰坚渡河,屯柏壁(新绛西南),与宋金刚相持。时,河东州县,俘掠之余,未有仓,人情慌扰,聚入城堡,徵欲无所得,军中乏食。世民发教谕民。民闻世民为帅而来,莫不归附,自近及远,至此日多,然后渐收其粮,军食以充。并休兵秣马,唯令偏裨,乘间抄掠,大军坚壁不战。

诸将请与宋金刚战。”世民曰“刘武周据太原,倚金刚为捍蔽。金刚悬军深入,精兵猛将咸聚于此,军无蓄积,以掠为资,利在速战。我闭门养锐,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李世民的战略完全正确。

武德三年四月,“金刚北走,世民追之。世民追及武周大将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战数十合。至高壁岭,总管刘基执劝曰:‘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壁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为晚也。’

世民曰:“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秦王“追及宋金刚于雀鼠谷(介休县境内),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夜宿于雀鼠谷西原。世民不食二日,不解甲三日!军中上有一羊,世民与将士分而食之。”

刘武周听说宋金刚大败,大惧,便奔走突厥。金刚收其余众,欲复战,众莫肯从,亦与百余骑走突厥。世民至晋阳,武周所署仆射杨伏念以域降。刘武周所得州县,皆入于唐。宋金刚谋走上谷,突厥追获,腰斩之。刘武周谋逃归马邑,事泄,突厥杀之。”刘武周部下大将尉迟恭败至介休降唐。(《资治通鉴·唐纪》)至此,刘武周起义宣布失败。

综合上述所史籍记录,笔者认为刘武周政权的失败原因,

(一)没有网罗到高级知识分子,宋金刚只是一个骁勇善战的莽夫。

(二)是唐公李渊的声望高,影响大,政策又正确,而刘武周并军无蓄积,以虏掠为资,失去了民心,失去了群众基础。

(三)李世民能文能武,知己知彼,战略正确。

(四)突厥政府从始至终是摇摆不定墙头草,是准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物传记]隋唐豪杰之尉迟敬德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151隋朝末年刘武周梁师都等割据政权
唐朝军事历史之二柏壁之战
唐朝建立后,李渊一度要放弃河东,多亏李世民阻止
秦王灭武周(资治通鉴卷一八八之一)
读通鉴(551)唐军连战连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