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幽云之地的重要性,北宋为何不在平原上筑长城?

五代十国时期,儿皇帝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北宋王朝因此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那么幽云之地到底为何如此重要?丢失这一地区的北宋又为什么宁可挨打,也不在平原上修建长城呢?

一、选址

作为中原农耕民族最重要的防御工事,长城的修筑往往是历朝历代的重中之重,但如果我们查看地形图就会发现,长城几乎都是沿着山脉建造的。

根据遗址考证,长城先后穿过燕山、阴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脉。这些地区地势险峻,即便是借助现代化工具开凿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么既然工程难度如此之大,为何历代王朝不在山北方的戈壁或者山南面的农田选择更平坦的地区开工呢?

借助今天的地理和气候知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某地是否适宜农耕的决定性因素。这条线以南往往水土丰饶,以北则通常是戈壁沙漠。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几乎沿山脉而行,从大兴安岭至阴山再至巴颜喀拉山一线连成。

以农耕为核心的中原王朝为了保护劳动果实要尽量将防线北移,但如果太往北,则会导致后勤困难从而无法长期驻扎。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长城建造在农耕地区的最边缘,采取屯田为主,后方补给为辅的方式解决军需。以明代为例,《明史》记载,洪武三年有山西官员提出:

“大同粮储,自陵县运至太和岭,路远费烦。”

大同在京师附近,即便如此靠近大后方的地区都面临巨大的粮草补给困难,更别提其他边远的军事要塞了。

既然防线无法继续向北推进,那么为了缓解后勤压力将防线南移是否可行呢?也不可以,因为对农耕民族来说肥沃的土地同样能滋养游牧民族。

以阴山山脉为例,明代官员魏焕在《皇明九边考》中曾明确提出:

“若彼得阴山,则易饱其力而内犯。”

如果中原王朝向南退让,游牧民族就会在边境拥有稳定的根据地,南侵不再需要跨过沙漠戈壁的重重阻碍,成本大大降低。《汉书·霍去病传》在叙述汉军功绩时特别强调: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其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漠南稳定根据地的匈奴从此以后犯边变得异常困难,这也标志着汉朝在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古人没有现代如此精细的地理知识,但在成百上千年的博弈中,凭借着经验他们必然会将防线布置在最合适的位置。

从地图上我们会发现,历代长城遗址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及诸多山脉高度重合。这既是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也是两大势力生死攸关不容退让的生命线。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沿着山脉建设长城无疑是中原王朝的最优解。

二、山脉

如果说长城的选址必须与山脉及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几乎都建造在山脉最高处呢?

北宋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在边境拥有稳定根据地已成定局,朝廷又为何不亡羊补牢在南方平原建造长城呢?

要想明白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游牧民族的攻击模式及长城的防御机制。

游牧民族的优势在于骑兵,这是近代技术进步前农耕民族所无法匹敌的,骑兵主要优势有三个方面。

  • 高速的机动力。
  • 强大的突击力。
  • 巨大的杀伤力。

根据《蒙古族古代战争史》考证,成吉思汗的骑兵部队最快时创下过每天行军超过90公里的记录,这个数字甚至比二战的坦克部队更高。

借助马匹的冲击力和高度,骑兵往往能在与步兵的战斗中占据绝对优势,即便战斗不利也能迅速撤退寻找下一个攻击目标。

更重要的是由于集结行军的速度更快,骑兵甚至能在步兵集中之前发起攻击,从而在兵力上也占据优势。

所以步兵对骑兵的胜利往往是击溃战,而骑兵对步兵的胜利则很容易演变成歼灭战,这在古代是无解的。

但骑兵的劣势也很明显,例如崎岖的地形很容易使其行动缓慢,甚至被步兵包围歼灭,所以在北方边境上,山脉无比重要。

中原地区的地缘总体来说有两大天然屏障,北方是长城沿线的崇山峻岭,过了长城就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南方是长江,渡过长江后也无险可守。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对中国有着深入了解的福泽榆吉曾做过精确总结:

“一战于长城,失长城则失华北,二战于长江,失长江则全国不保。”

北宋失去了幽云十六州,辽国骑兵可以随时从北平至保州(今保定)大约450公里宽的范围内选择任意地点发起进攻。

如果攻击顺利,北方骑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从边境冲到首都,在古代的通讯环境下中原王朝甚至都来不及反应。例如金灭北宋,从1125年8月开战,1126年正月就包围了东京。

那么平原地区筑造长城能否抵挡骑兵的攻击呢?不可以,以明代长城为例,其防御机制如下:

首先,瞭望台和烽火台是整个防御体系的眼睛,往往建设在山坡最高处,所谓登高望远一旦发现敌情立刻进行通报。《皇明九边考》中就记载:

“则乘高一望,寇出没踪迹皆见,必逾大碛而居其北。”

发现敌人之后,通过狼烟和响炮传递对方的人数及方位,戚继光的《练兵实纪》曾描述:

“凡遇敌马所向之处,该墎举烽,左右分传,计蓟镇边墙,延袤曲折二千余里,不过三个时辰可遍。”

和大家的普遍印象不同,长城全长21000公里以上,历代王朝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处处布防,所以除了少数重要关卡外,绝大部分地段只有少部分巡逻人员。

当巡逻人员发现敌情并示警后,军队才会从营垒中沿长城赶到交战地点,由于崇山峻岭的迟滞,得到消息的步兵沿长城行军,往往比敌人的骑兵来的更快更多。

总而言之,长城要想实现防御功能,必须满足两个前提:

  • 提前发现敌人骑兵的行动。
  • 利用时间差集中优势步兵。

如果在平地上筑长城,那么往往要等敌人骑兵冲到眼前才能发现,且就算能提前发现,步兵的集结速度也不可能超过平原上快速冲锋的骑兵。

因此在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后,北宋建造长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无人防守的城墙再高大也会被轻易突破。

三、水长城

想让长城发挥作用,就必须将其建造在山脉的制高点。那么面对地缘劣势,北宋又采取了那些补救措施呢?

既然防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要点在于迟滞敌人行动,争取时间集中优势兵力,那么水网密布的地形同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根据《宋史·食货志》记载:

“自雄州东际于海,多积水,契丹患之,不得肆其侵突。顺安军西至北平二百里,其地平旷,岁常自此而入。”

从现代的地理划分来看,在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屏蔽后,北宋北平至保州(今保定)约450公里宽的平原地带毫无遮挡的暴露在辽军铁骑面前。

但由于当时华北平原非常湿润,有包括巨马水(现已干枯)、南易水在内的河流阻挡,再加上宋军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因此从雄州(今雄县)、高阳以东至大海300公里以上的区域内到处都是塘泊水坑,骑兵很容易被困死在这里。

和长城的防御机制相似,这段防线上宋军只布置了小队巡逻人马,辽军当然也知道此地的危险性,从史料上看契丹人甚至从来没有在此地进军的计划。

真正危险的是从保州(今保定)到高阳间大约百公里宽的通道,历史上辽军每一次进攻都从这里开始,而北宋的对策是种树。

从太宗朝开始,经过不断的种植,至仁宗时期保州(今保定)到高阳已被人工林覆盖,至此北宋“水长城”防线体系彻底竣工。

总体而言,“水长城”的工程量并不算小,且性价比远低于传统长城,首先是维护。此地原为良田,在农耕民族的人口压力下,稍不注意就会被附近的居民重新开垦。

其次是阻挡效果,树木和塘泊都是可以砍伐填埋的,占领的幽云地区的辽国已经是半农耕王朝,他们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这么做。

最后是该防线所需的兵力非常多,尤其是人工林区域,很难像长城那样用少量兵力达到良好的阻击效果。

宋真宗对此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根据《宋史》记载,他评价道:

“若群寇犯边,须别为备御,此险不足恃。”

澶渊之盟后,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这条防线逐渐被废弃,至宋徽宗年间大多已重新开垦为田地,几乎没有什么防御作用了。

对农耕民族来说,包括幽云地区在内的北方山脉无比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生死存亡之地,如果不能据守就只能被动挨打,北宋最终的灭亡与此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参考资料:

《宋史》

《明史》

《汉书》

《练兵实纪》

《皇明九边考》

《蒙古族古代战争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云十六州对北宋究竟有多重要?非常重要,命门一般
中原王朝的北大门-燕云十六州
大宋之殇——幽云十六州地缘分析(三)
中国的地缘政治特征系列文章(十四)
燕云十六州的得与失,北宋王朝的喜与悲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让北宋一直被辽国欺负,不惜结盟金国去夺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