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卖骑手历时十年,著成80万字上千页东汉沿革表,却积劳成疾

鸿庵杨氏,本名杨帆,88年出生,江西上饶人。

80后,一个在网络上已经等同于大叔的群体,年龄最大者已入不惑之年,最小者也已奔三。据统计,中国的80后约有2亿多人,不过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只有2900多万。也就是说,中国的80后中应该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能够读大学。这其中本科还要少,能读985、211等名校的人就更少,能够读研后找到一份教职从事科研工作,那已经可以算是稀有了。

也正因为极低的升学比例,我接触到的很多朋友,哪怕一个普通的本专科生,甚至一些连大学都没考上的朋友,可能也曾是一所乡村中小学里的学霸,是老师和家长们心中,几十年后的可造之材。不过以80后的成长条件,他们大部分人都来自于农村和中小城市,在上大学前,很难搞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只能整日忙碌于学业,最后在老师、家长、同学的影响下被动的选择专业。而且就算是能有幸进入高校工作,也很难自由选择喜爱的研究方向。

如果有一天,一个家境普通,学历不高,从事社会底层工作的人,却要自学研究一个冷门的学问,那么他的命运该当如何呢?

杨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颇有争议,却不缺乏故事的人。

从2010年至今,十年来他逐渐热爱上了历史地理学,自学研究东汉政区沿革相关的问题,并最终在李晓杰教授《东汉政区地理》一书的基础上,完成了一套高达上千页、80万字的《东汉州郡沿革表》。

《东汉州郡沿革表》目录

小学时候的杨帆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班主任重点培养的班长。那个时候,他的内心肯定和许多孩子一样,曾有一颗长大后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不过2000年进入上饶二中这所江西省重点中学读初中后,到了一个更大的环境里,他开始变得普通起来,从一个领跑者,变成了一个追赶者。加上出现了初中阶段常见的偏科以及本身内向的性格,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不过总算还能维持在班级第一梯队。

和许多人一样,杨帆在初中开始接触到古文和历史,并由此对史籍产生了最初的兴趣。在不断的央求下,父亲才终于为他买回了期待已久的《史记》,开始吃力的阅读。那个时候的他就想过,要是能有个地图找到书里的地名该多好。当时杨帆的父亲已经从国营企业下岗,只能靠跑摩的为生,不过即便经济拮据,父母看到孩子喜爱读书想必也是高兴的,所以后来他又陆续得到了《汉书》和《三国志》。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些书在当时其实远没有看完,也没有读懂,但却逐渐培养出了他对史籍真正的兴趣。

初中毕业后的杨帆依然进入了本校高中重点班,理科成绩一直很差的他,自然选择了读文科。不过高中阶段性格内向又喜爱看书的他,显然患上了一些这个年纪特有的中二病,变得越来越孤独叛逆。面对一切为了高考,把学习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机械,整日埋没在书山题海的高中生活,他的世界观变得混乱起来,不明白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在重压之下,他的成绩开始极速滑落,从一个好孩子变成了整日里在老师眼皮底下看《楚辞》、《论语》、《西厢记》、《孙子兵法》、《战国策》等书,沉迷于报刊、小说、典籍的坏孩子,彻底沦为重点班里的最末者。

老师的劝导反而让他更加厌学,坚信应该自主学习真正喜欢的知识。然而这对于一位高中生而言,却是毁掉无数人前程的猛药。而上一代的父辈对孩子的关心通常都是吃穿这样的生理需求,很少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里人只以为他身体上出了问题,开始为他进补,可一切都无能为力,只能接受孩子的这种“由好变坏”的转变。

他想弃学,却恐惧直面社会;想弃考,可不知如何面对父母;想交白卷,又害怕成为反面典型。高三荒废一年的他在高考中一败涂地,成了班里唯一没考上本科的人。他自认为成了班级之耻,成了大家眼里的坏孩子,从此主动和高中同学隔绝,再无联系。

2006年高考结束后,他把命运完全交给了父母,由母亲代替填报志愿。讽刺的是,从小数学差读文科的他,却去了南昌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这也是他第一次去大城市生活。在这里,他和许多大专同学一样,混张毕业证两年后找工作似乎成了在学校里的唯一目的。

在其它舍友眼中,杨应该是个极不合群之人。他很少和舍友交流,而是在拥有高中时期难以想象的大把时间后,开始肆意看各种闲书。这种不用上课还能拿毕业证的大学时光,实在有太多时间可以浪费,除了看书外,他的另一爱好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南昌城里暴走。

在2008年,他在网吧接触到了后来影响他十多年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与《东汉政区地理》这两本书。谭图的详细让他惊叹,东政的考证让他敬佩,一解他当年初读史书之惑,从此对两书产生了浓厚兴趣。

《东汉政区地理》封面

大二结束,杨帆和许多同学一样离校实习。自认没上过课的他,没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而是去了离上饶不远,父母一直在那打工的衢州,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成了一位保险业务员。可他的性格,显然不适合这份工作,一年多后草草离职。专科学历在找好工作时用处有限,工作前几年最宝贵的时光,从小对机械没兴趣学文科的他,也没有学习一门实用职业技能,此后十多年他开始不断变换工作。

其实很多人正是在毕业两三年做了许多不喜欢的工作后,才逐渐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在2010年初,他逐渐开始利用全部的业余时间,开始系统的学习两年前接触到的《东汉政区地理》,往往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一间放有电脑的杂物间里。最开始,他只是希望能够仔细读完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和每一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怎么直观展现书中的沿革内容;是否可以一定程度添加县级政区的沿革情况;甚至大胆怀疑和否定书中的一些研究方法与结论。

想法越杂,疑惑也就愈多,于是将书中每一个郡国制作一份沿革表,并把自己的一些见解倾注到表中的想法也就萌生出来。在此后十年中,他的心思不是放在社会上的本职工作中,而是希望去实现自我价值。当他在这条理想之路上越陷越深,就会和现实矛盾越大。

一方面,虽然他也认真工作,但他几乎没有心思去提高职业技能,始终只能在网吧管理员、搬运工、送货司机、共享单车维护员、外卖骑手、广告公司学徒、资料录入文员、汽车公司洗车等工作中不断变换,前后换了二十多份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工作时间长,消耗大,少有休假,还极不稳定,让他很难有空闲进行系统的研究。

另一方面,一家人在外打工,常年住在狭小的廉租房中,稳定的收入自然是家庭里最重要的事。可他对升职加薪兴趣不大,只希望尽量保证休息时间,然后把自己关进小屋子里。这让身边的每一个都无法理解他,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好逸恶劳的人。

他也尝试过把他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告诉家人朋友,可只能换来别人异样的目光,于是干脆放弃交流。直到现在,家人也没搞清楚他到底在做什么,比如他的母亲以为他在写一本小说,而父亲则以为他在研究考古。因此,亲人们开始极力反对,勒令他放弃这些无用功,早日回到正道上来。

这些来自精神上的痛苦,又比工作中的劳累更让他疲惫不堪,有时双方矛盾激化,难免就要发生激烈争执。

不过既便如此,杨帆却始终没有放弃。虽然自小喜爱阅读史籍,但毕竟没有相关专业背景,因此他的基础并不好。如果要深入研究,势必需要学习专业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普通人难以得到的原始史料。于是他就尝试和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学生和学者交往。历史地理学享有盛誉的复旦历史地理研究所,就成了他心中的圣地,复旦史地所主办的禹贡论坛就成了他结交师友的地方,并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

当时还是复旦史地所在读硕士生的黄学超同学,就不厌其烦的为他解答了许多初学者涉及到的基础问题,而黄学超当时的导师正是《东汉政区地理》的作者李晓杰教授。黄学超的一位同门师兄弟赵海龙同学,则向杨帆赠送了一批东汉金石碑刻资料,这让他如获至宝。

2012年,他得到消息,复旦史地所会举办为期一周的暑期培训班,主题是“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在其它史地所同学的鼓励下,他给老板请了事假,决定去蹭课。这次从衢州到上海,也是他第一次到这座国际大都市。第一次坐地铁,第一次看到摩天楼群,第一次看到满大街的外国人,这让大多数时候都生活在小城市的他,颇感震撼。

在复旦光华楼,第一堂课就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教授主讲“历史地理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杨帆从这堂课中受益良多,当周老在堂上问学生们“为何而做学术”,并给出“为了兴趣、为了好奇、为了求索而做学术”这一回答后,杨帆想到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不免心有戚戚,感伤涕泪。

复旦光华楼

此后周老又讲到“任何历史政区地理的研究成果都需要三种方式来表达,分别是:文字、表格、地图。”这让他更加坚定自己做东汉州郡沿革表和后续配图的信念。课堂最后,周老强调“历史政区地理”必须往“历史政治地理”的方向转化,而他直到今日却依然局限在“历史政区地理”中,不免遗憾。

在黄学超同学的反复鼓励和引荐下,他也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晓杰教授,不过却因为紧张不知说什么好。2016年和2018年,他又先后两次到复旦求访师友,参观心中圣地。

不过身在衢州工作的他,难得有去上海的机会。相对而言,在网络上和同好交流则更加便捷。他加入了一个有许多在读研究生组建的QQ群,后来又从群里拉了几个人自建了一个群,并在群友的推荐下,很快有了数百人的规模,其中包括几位知名学者。2014年,群友们还在群内直播了陝西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史念海青年历史地理学者论坛”。

经过数年编纂,《东汉州郡沿革表》终于在2018年初步完成。也正是在这之后,我才认识了杨帆。当时他加入了发现中国用户QQ群,并在网站讨论区发帖,希望寻找一位合作者,为沿革表绘制配套地图。据说在这之前,他本来是和网络上另一位知名民间历史地图绘图者苍天熊猫合作,不过后来却未能继续。通过讨论组,他找到了发现中国用户广文,后者依据表中的沿革数据,结合《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地理信息,绘制出了一套东汉州郡配套地图集,内有70多幅分图。

图集中的东汉献帝建安元年并州图

相对于冗长枯燥,满是表格的沿革表,直观的地图发布后,他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被更多爱好者所知。他也组织了一个沿革表同名群分享这些资料,许多网络爱好者和一些历史地理研究生慕名加入,一些网络自媒体和历史地图爱好者也开始利用这套地图集和沿革表数据制图。

也正是在QQ群内,我逐渐认识到他,一个充满矛盾杨帆。

在群内,杨帆对自己的过往和近况直言不讳,偶尔也会说他找工作换工作的事情,比如刚去送了餐,比如最近失业又在找新的工作等等,也承认他自己不善言辞,不喜交际,不懂人情等问题,也不会说自己的成果有多重要,自己有什么样的水平。他是一个低调的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他太在意自己的过往。

另一方面,大家也见识到了他那莫名的固执和困惑。

比如群友多次表示愿意为他的研究提供赞助,一人出个几十百来元,虽然不多,也是一份心意,却被多次直接拒绝。大家对沿革表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好些他也直接回绝。大家建议他往通俗方向,比如换成简体,比如故事或者自媒体方向发展,向更有人气的西汉或者三国方向发展,积累更多普通粉丝,他在略微尝试自媒体写作后,就以自己不会写那类文章,不能接受用简体写作等原因,拒绝再做任何自媒体方面的尝试。后来只要谈到赚钱,他似乎就很不乐意。

其实以中国的人口之多,历史之长,史籍之丰富,民间历史研究者还是不少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社会知名度的也不少。不过他们一般具有相对安稳的生活条件,研究领域受众更广,形式更通俗。

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位工作稳定的公务员,《窃明》的作者灰熊猫是一位具有专业技能的IT工程师,许多年前我正是读这两位的作品,了解了不少明史知识。而且他们无一例外是通过网络社区,以讲故事的方式走历史通俗小说路线。历史故事的受众本来就多,他们选择的具体领域,也是宋元明清这类受众广泛不缺话题的朝代。

《明朝那些事儿》曾在网络上掀起一波明史热潮

历史地理学这一跨学科研究虽然冷门,不过通过地图这种直观的形式,在自媒体等流行渠道向大众传递知识也能获取相当的关注。比如做图文的地球知识局,做视频的史图馆等,都做的有声有色。而杨帆选择的,却是东汉政区地理这一冷门研究领域。他不写故事,不做自媒体,不画地图,而是以《东汉政区地理》一书为基础,查阅史料制作数据,这其实是相关研究所的老师学生们的工作。

既然不愿谈钱走通俗路线,那么大家又转而希望他走学术研究路线。沿革表虽然篇幅巨大,但他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沿革表的整体结构并不清晰,缺乏好的综述,也没有规范的引用和注释。很多人希望他按照学术规范,将研究成果改写为一篇正式论文向期刊投稿。

他向国内相关期刊投稿三次被拒稿后,便对期刊的审稿流程表示怀疑,觉得期刊是因为他的身份而不录用,学者是因为身份而不愿意和他交流。而就我们来看,先不说没有正经写过论文的他,文章本身可能就有问题,而且就算没问题,在诸多稿件中,未被录用本属常事,30岁对于文史研究而言往往才算开头,还没到出大成就的时候。

有学生为了帮助他,曾把沿革表推荐给导师。这位知名学者并没有因为身份而拒绝,还花时间认真的阅读。可他的表缺乏好的综述,几篇附文也相对松散,上千页的内容实在是没法看下去。此后,他就表示自己的沿革表只是自己的读书笔记,并非正式学术著作,拒绝将其规范化。

有一次我甚至直接问他,你上班的时候,这些工作你不喜欢,仅仅是老板给你发了工资,他定的规矩,你就会遵守,可为什么你愿意主动向学者学习,读他们的著作,做喜欢的事,他们给了你知识,而你却不愿意遵守学术规范呢?

也许对他而言,工作中的条条框框关乎生活他别无选择,是否遵守学术规范则是他能拥有的自由,也许我们越规劝,他心内想保持这份自由的愿望就越强烈。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他还远没有到超脱的地步,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甚至曾经作为一个好孩子时残留心底里势必证明自己的信念,都成为他心中羁绊。

正因为这些怪脾气,所以杨在爱好者群体中争议颇多,经常在其它QQ群内,有调侃他的讨论出现,比如很多人讨论过他为什么总是用繁体字打字写作,他的回应总是说因为这样方便自己研究,以成习惯。于是就有人就翻出他很久以前在某QQ群里的发言,当时他承认是因为觉得这样逼格高。我的两位读历史地理学的朋友,本来在热心帮助他改进和宣传,也因为受不了他的怪脾气而相继退群。后来我听说他曾和个别学者发生了不愉快,和某人发生了冲突等等,我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我建议他将沿革表通过地图书平台录入数据库进行结构化的建议却得到了他的同意。

东汉州郡沿革地图书项目

地图书平台去年还在搞开发时需要一些实际数据做测试。当时王兆鹏老师的团队给了我们一部分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数据用于测试,广文则向我们提供了东汉州郡地图集的原始数据,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这两套数据目前都未能发布。后来杨帆在群内召集了几位志愿者,很快完成了沿革表地图书项目的录入工作。“东汉州郡沿革”是地图书平台上第一个由个人作者自发组织粉丝完成的协作项目,共设计有7张表,一千多条沿革数据和6篇附文,下一阶段还需要整合广文版的地图。在此感谢参加协作的几位朋友,另一位香港大学的在读学生,最近则开始了对沿革表的学术规范化工作,希望他能顺利完成。

参加项目的协作者

项目成功发布后,他就表示限于精力和各种争议,这套在线数据以后将不再更新,因为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支持他继续下去,也许,是时候和历史地理说再见了。

虽然他才30出头,但多年来繁重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巨大的身心压力,让他的身体早早开始垮掉。2019年他突患急性胆囊炎,经检查体内已有了大量结石,被迫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手术结束第四天他马上回到了工作岗位,但过了三四个月,又出现手颤、头晕、胸闷、气短、耳鸣等症状,只能卧床休息,后反复求医才得缓解。此后只要想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就会复发。医生此后反复多次告诫,他这一辈子都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深度用脑,重体力活也不能干了。

他本以为,虽然现在沿革表还有诸多问题和质疑,自己的水平也还有限,但这一生总还可以有二三十年来不断研究完善,一辈子能做好这一件事足以。未曾想刚过三十不久初有些成果,却因为“精神残疾”只能放弃。也许,回到本属于他的普通工作中,做回家人早已接受的那个普通的自己,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对于他和家人们都好。

地图书上的项目目前发布了好几个,但多数并未单独发文宣传,于是我就和他商量,希望在自媒体上发一篇文章,能不能告诉我一些他过往的故事,当做宣传材料。他同意了,并且也正希望和过往做一个了结,于是他花了好几月时间,断断续续的在知乎上写了一篇名为《某的前半生》的三万字长文,回顾他这三十年来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因为他觉得,以自己的身体条件,大概能活到六十多岁就算不错,人生已过一半,而现在,却要放弃此前理想,重新选择未来三十年的人生方向。

这篇文章在国庆前完成后,他在QQ群内广而告之自己将要离开,然后把群转让给了其它人,删除了群里关于沿革表的所有分享文件,在几百位粉丝和几位黑粉的眼中消失了。我也如约在国庆长假后,引用文中的一些素材,结合2018后我和他的交往,讲述了这个关于他的故事。

以我有限的水平,实在不好评价沿革表的好坏。不过作为一个历史地理爱好者,发现中国本来就是服务许多普通人的网站,我们愿意为杨帆提供可能的技术支持。他的这套数据很适合做成一个数据库,至于数据的优劣,未来自有使用者评说。我要讲述这个故事本身,也因为杨作为普通人,他的故事其实有其代表性。比如其中不少情节,如果换成是我也一点都不违和。

回想我当初也是村小级别的学霸,左邻右舍人人夸,初中就成了偏科反面典型,高中时也经历过父亲单位几乎倒闭的窘迫;同样沉迷过课外书籍和电脑游戏,也一度受不了高三压力跑回家里要弃学弃考,又恐惧直面社会;高考后看着分数选了一个自己根本没听过的专业。

我在学生时代,就对电脑抱有浓厚兴趣,不过却未拥有过自己的电脑,也没系统学过相关课程。在工作两三年后,才开始自学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结构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等一系列基础专业课。只不过我比杨帆幸运的是,学习计算机技术能够直接将兴趣和工作合为一体,能找到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能够在大城市安家落户而已。

即便如此,当我长期在一家业内工资一般,但工作量低,休假很足的公司工作,让我可以在业余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时,家人亲朋也抱怨过我不思进取,当我辞职创业,父母亲朋也是劝退如潮。

杨帆根据他老婆的要求,在最后讲述了他们的爱情故事。爱情虽然甜蜜,婚后生活也算和谐,但当他把沿革表打印成厚厚的一本装订好给妻子看时,她翻了两三页就再无兴趣。纵然我很少在乎外人的看法,但这种无法给挚爱之人分享快乐的失落实在深有同感,而无法满足妻子的愿望则实属无奈。

杨帆和我,在学生时代不曾听说过历史地理学,我们很久都不知道还有《中国历史地图集》这样,对喜爱历史的普通人也有巨大帮助的地图存在。在80往后,90后,00后,10后的条件一代胜似一代,上大学也越来越容易,现在我已经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不少喜爱历史地理学的初高中学生,他们也能通过网络结交同好,有了各种渠道了解多学科的信息,轻易购买到自己喜欢的书籍。

不过纵然时代发展,身在大城市取得了高薪高学历,多数人也不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甚至可能在996中疲惫不堪。如果还要加上家庭的幸福,身体的健康,那就更加难得。杨帆用十年去做了他喜欢的事情,他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经济上的拮据让家人的生活需求无法满足,正所谓有所得,就必有所失。

人在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路上,实在有太多矛盾。社会需要层层筛选,让有人去做铺路石,有人成为行道树,有人变成指路牌,而人却想自己选择,比如化作路边小草,怡人耳目。唯愿国家继续发展,下一代见识越早,选择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包弼德,邢云译 | 探寻地图中的主张:以1136年的《禹迹图》为例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荐书 | 《安徽省历史地图集·古旧地图卷》
历史地理,是他一生精神所寄
秦代郡县列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