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准噶尔汗国三次亮剑,剑指大清,与沙俄交锋,降服哈萨克汗国

1636巴图尔珲台吉建立了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汗国建国的历史时刻,面临的国际形势如何呢?

原中亚霸主布哈拉汗国已沦为哈萨克汗国藩属国.

新的中亚霸主哈萨克汗在叶斯穆汗的领导下,国势强盛,睥睨四方,哈喇忽剌时代的卫拉特四部曾经是他手下败将。

东面的蒙古,阿拉坦汗王朝开始衰落,喀尔喀诸部各自为政,基本处于分裂状态.

北元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成立"反黄教联盟”,结果沦为孤家寡人,只能远徙青海,1634年孤单地死于青海草原,漠南蒙古全部纳入后金版图。

1636年,皇太极接受了"博格达.彻辰汗"的尊号,改国号"清"即皇帝位。

在新兴的准噶尔汗国及其它独立的个蒙古部落,汗国前面,最大的敌人就是新崛起的满清帝国。

三次亮剑

第一剑:剑指大清

为了应付清帝国的压力,巴图尔珲台吉与喀尔喀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向所有部落和汗国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会盟,共同应付危机。

此时,清帝国边界上,蒙古汗国鳞次栉比:

漠北是喀尔喀三部,土谢图,扎萨克图,车臣。

青藏是和硕特汗国。

唐努乌梁海和科布多一带是"阿拉坦汗"王朝。

新疆北部是准噶尔,南部是叶尔羌。

土尔扈特汗国虽远在伏尔加河畔,但也和故土乡亲联系非常紧密。

1634年林丹汗败死与皇太极之手,漠南蒙古纳入清朝。

这使得其它蒙古各部顿时有了"唇亡齿寒"之意。

1636年,清朝谴责喀尔喀马哈撒麻谛车臣汗与明朝互市,警告他应以察哈尔为戒。

若不与明朝绝市,将不与喀尔喀讲和。

1638年,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素巴第率兵前来呼和浩特,准备与明朝交易。

皇太极得知,发兵迎击。

札萨克图汗退回了喀尔喀。

清朝遣使威胁札萨克图汗,速悔罪来归顺。

清朝咄咄逼人的威势,震动了喀尔喀地区。

喀尔喀三部汗和济农们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内部团结,彼此协调,以防来自清朝的军事压力。

札萨克图汗和黄教活佛认为,只凭喀尔喀三部本身的力量,不能保障喀尔喀的安全。

必须与卫拉特诸部携手联合,彼此承担义务,共同维护喀尔喀和卫拉特的利益,才能有效地防御来自清朝的压力。

这一倡议,得到了巴图尔洪台吉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喀尔喀和卫拉特、济农、台吉之间经过反复的协商和酝酿,决定召开联盟会议。

1640年9月,大会在卫拉特鄂齐尔图车臣固有的领地,塔尔巴哈台地方的乌兰伯勒奇尔巴召开。

这是蒙古世界的"联合国大会"。

参会嘉宾有喀尔喀三汗王:

扎萨克图汗素巴第,土谢图汗衮布,车臣汗硕垒之子。

阿拉坦汗王朝二世汗鄂布木额尔德尼,和硕特汗固始汗,土尔扈特汗王和厄尔勒克以及各部首领,大喇嘛等27位首脑参加。

只有叶尔羌汗国虽是蒙古人后裔,但因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没有参加。

大会上,众人达成一致,认为清帝国是最危险的敌人。

与会者认为,只有喀尔喀卫拉特携手联合,紧密合作,才能有效地维护和保障喀尔喀卫拉特的共同利益和安全。

并且,以法律来保证彼此承担的义务,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经过广泛协商和讨论,制定了著名的《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喀尔喀卫拉特法典》以立法形式确定了喀尔喀卫拉特是互相联合,彼此负责,统一行动,统一意志的整体。

《法典》的前四条之中,堪称《法典》的宗旨。

《法典》第一条和第四条规定,大敌来犯之时,蒙古和卫拉特互相通报,蒙古和卫拉特一致对敌得报而尚不列阵者,处罚大诺延铠甲百副、骆驼百峰、马一千匹;小诺延铠甲十副,驼十峰,马百匹。

明确规定了战时,喀尔喀和卫拉特彼此呼应,互相支援,协同作战,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

违者,依法追究。

《法典》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喀尔喀和卫拉特各部之间,不得互相入侵和掠夺。

同时,喀尔喀和卫拉特之间所存在的战俘、移民及逃散人员等问题,也将以法律规定来解决。

《法典》第八条和第十二条,涉及军事作战方面的有关规定。

敌人来犯之时,若闻敌不报怯阵逃脱或见死不救者,无论何部何人,都追究其法律责任,处以重罚。

法典规定:喀尔喀各部与卫拉特是彼此关照,互相负责的整体。

在确定这些大方向之后,《法典》还明确规定了贵族之间,贵族,平民之间,贵族与奴隶之间的权利义务,并有对宗教人士的专门条款。

《法典》的颁布,使得蒙古人在北元灭亡之后,又树起了抗清的大旗,而掌旗者无疑是巴图尔珲台吉。

第二剑:与沙俄交锋亚梅什盐湖

1586年,俄国在乌拉尔以东建立了第一个"要塞型"殖民城镇——秋明。

俄国殖民者,又相继在额尔齐斯河下游、鄂毕河上游、以及叶尼赛河上游 建立了一系列的殖民城镇:

托博尔斯克(1587)、塔拉(1594)、托木斯克(1604)、 库兹涅茨克(1618)、叶尼塞斯克(1619)、克拉斯诺亚尔斯克(1628)、伊利姆斯克(1630)、雅库茨克(1632)。依托这些防御坚固的"要塞型"殖民城镇,俄国千方百计地对准噶尔的传统牧地及盐湖进行蚕食鲸吞。

亚梅什湖

亚梅什湖,在蒙古语中意为盐池,在我国文献《西域水道记》中被称之为达布逊淖尔。

是准噶尔的传统游牧地。

还在哈喇忽剌时代, 巴图尔珲台吉便已在亚梅什湖一带游牧。

由于该湖出产俄国西伯利亚诸殖民城镇所缺乏的食盐资源,俄国殖民者对之早就垂涎三尺。

1613年后,俄国不断派人到亚梅什湖开采食盐。

1643年,巴图尔珲台吉率2000余士兵驻扎亚梅什湖,打击俄罗斯"探险队",并围困塔拉城堡,威胁到原西伯利亚汗国首都秋明的安全。

接壤部族的归属权问题

1640年10月,巴图尔珲台吉对前来拜访的托博尔斯克将军的代表伊·列米 佐夫严正地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吉尔吉斯人是他的属民"他"要向他们收自己 的税"。

从而否认了俄国当局对依附于准噶尔的吉尔吉斯人的所谓主权,有效的遏制了俄国对该部族牧地的蚕食。

俄国只得停下脚步,承认吉尔吉斯人可以向准噶尔,沙俄同时纳贡,并开放秋明城作为准噶尔的贸易站。

第三剑:降服哈萨克,开启与哈萨克汗国的"百年战争"的序幕

准噶尔汗国建国后不久,巴图尔珲台吉便开启了准噶尔汗国对哈萨克汗国的征战。

但是,以当时的哈萨克汗国叶斯穆汗的威望和影响力,准噶尔汗国尚不具备对哈萨克汗国动武的实力。

叶斯穆汗在位期间,巴图尔珲台吉不断派往使团和商队与哈萨克汗国来往,两国处于和平共处的年代。

叶斯穆汗于公元1643年2月病逝,继任者江格尔汗还没站稳脚。

1643年12月巴图尔洪台吉就率领准噶尔汗国与喀尔喀联军25000人大举进攻哈萨克汗国境内的柯尔克孜,蒙兀儿斯坦,伊犁河流域.

为了应对准噶尔汗国的突然进攻,江格尔汗急忙调遣军队,会师东征。

江格尔汗率领的哈萨克汗国东方集团军独自作战。

从1644年1月-6月,哈萨克汗国接连败退。

只是在吉尔吉斯地区顽强抵抗准噶尔攻势,击退了巴图尔洪台吉的军队。

1644年7月不甘心战败的巴图尔洪台吉再次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远征,和鄂齐尔图一起召集了50000军队,在吉尔吉斯以北阿拉套山脚进攻江格尔汗。

杨吉尔以600人应战巴图尔珲台吉的50000人。

杨吉尔依托地形,以300扼守准军必经之路峡道要塞,另300人绕道准军背后。

双方刚一交战,准噶尔军便遭到前后夹击。

江格尔汗的部队全装配了最新式的火枪,并且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在哈军的精准打击下,准噶尔军阵势大乱,死伤枕藉。

战事正酣之际,塔什干--布哈拉总督加郎脱思苏丹率军20000前来增援江格尔汗,准噶尔汗国在哈萨克火枪手和骑兵双重打击下死伤惨重!

巴图尔珲台吉无奈撤军,之后九年没敢再招惹哈萨克汗国。

如此惨败让巴图尔珲台吉耿耿于怀。

经历"阿拉套战役"中火枪手的威力之后,巴图尔珲台吉暗中从沙皇俄罗斯控制下的西伯利亚一些城市购买火枪,大炮等武器装备。

重新整编规模庞大的火枪手部队,经过充分准备。

于1652年1月巴图尔珲台吉率领准噶尔汗国与和硕特人的大军向哈萨克汗国吉尔吉斯地区发动突然袭袭击。

没有做好防备的哈萨克汗国军队匆忙迎战,无法阻挡准噶尔汗国攻势。

在一次夜袭中,准军团团围住江格尔汗的直属军团,江格尔汗中枪而死。

大汗的阵亡使哈萨克汗国军队士气低落,且战且退。

巴图尔珲台吉得知江格尔汗的死讯后,认为已经报了一箭之仇,俘获大量俘虏和牲畜之后撤回准噶尔汗国。

从此,哈萨克人在"所有事情上都仰望巴图尔珲台吉,并服从他",成为了准噶尔的藩属。

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珲台吉之位传给五子僧格。

此时的准噶尔汗国已经是一个东极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鄂毕河中游,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南至天山北麓的大国。

僧格继承了父亲的丰厚遗产,但是要保卫遗产,他还要频频亮剑,无论是外来强敌还是内部觊觎自己位置的兄弟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准噶尔汗国2:巴图尔珲台吉——开国汗王的三次亮剑!
雪夜塞拉姆城——噶尔丹的西征惨败
准格尔汗国的崛起
同时对抗清朝和沙俄两大强敌的汗国是如何诞生的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的形势图
哈萨克汗国14:哈萨克汗国VS准噶尔汗国百年战争(1)东方威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