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出土一支金步摇,揭开“慕容复”家族鲜为人知的秘密

读过金庸老先生小说的人,都会知道慕容复出身鲜卑慕容氏。一心想要复国的他,是正统的燕国皇族后裔。但鲜少有人知道,慕容复家族和一支“金步摇”渊源颇深。1981年,内蒙古出土了一座南北朝时期的鲜卑贵族妇人墓。

墓中出土的随葬物品中,尤以一件金步摇最为引人注目。该金步摇长约16.2CM,重约70克。因其顶端具有马头特征,且连接着枝状的鹿角,考古专家便称呼它为马头鹿角金步摇。在金步摇的马眼、耳廓、鹿角等部位,均镶嵌有红、白两色的宝石,步摇边缘处的纹饰为鱼子纹。

研究完鲜卑贵妇人墓中出土的金步摇后,专家们发现了一段鲜卑慕容氏的秘密。早在秦汉时期,属于游牧民族的鲜卑就已经存在。而慕容这个姓氏,正是从步摇身上演化而来的。

秦汉时期的鲜卑部落,主要生活在如今内蒙的西拉沐伦与洮河之间。当时的鲜卑族依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以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北匈奴统治的旧地。随后,和剩余匈奴人结盟的鲜卑族,实力逐渐开始强大。

公元147年到公元167年,汉桓帝执政时期鲜卑族首领石槐,觉得部族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他便开始与匈奴人分庭抗礼。当时的石槐将鲜卑族分成东、中、西三个部族。慕容鲜卑正是其中一支,负责统治匈奴旧地的西部地区。

慕容复家族姓氏的由来,还要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西鲜卑的首领名叫莫护跋。莫护跋曾追随魏军,征讨反叛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因征讨时立下的赫赫战功,莫护跋被魏国封为率义王,后来其带领族人迁移到了辽东地区,并就此建国。

某天,莫护跋骑马巡视自己的领地,他发现境内的许多汉人,头上都带着一种悬挂饰物的帽子。这些汉人在走动时,帽子上的饰物不但会随风轻摇,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对此感到十分好奇的莫护跋,赶紧派人前去打听。通过手下人打听得来的消息,莫护跋得知汉人所戴的帽子叫作步摇冠。回到府邸后,莫护跋便命人为自己制作了一顶步摇冠。

此后的莫护跋更是经常头戴步摇冠出门,而见到头戴步摇冠的莫护跋,鲜卑族人无不高呼:步摇。后来鲜卑族人更是以步摇来称呼莫护跋。在当地的语言中,步摇与慕容读音相近。因鲜卑族的首领被称作步摇,人们也开始称呼西鲜卑族为步摇。久而久之,人们口中的步摇鲜卑族便成为了慕容鲜卑。

等到莫护跋的孙子掌管部族时,西鲜卑族正式定名为慕容鲜卑。虽然慕容鲜卑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但热爱生活的他们,经常将随身携带的金银制成饰物佩戴,以表达他们的审美情趣。

1981年内蒙古境内出土的马头鹿角金步摇,正是慕容鲜卑族饰品中的一个典范。该件以马头轮廓为造型的饰品,与鲜卑族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关联。融合了鹿角与桃形摇叶的金步摇,更是具有鲜明的,慕容鲜卑族的文化特征。

在当时这种金步摇,只有鲜卑族的贵妇人才能拥有。鲜卑族贵妇人佩戴马头鹿角金步摇,是为了突显她们高贵的身份与端庄的仪态。如今,马头鹿角金步摇就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内。其以古朴精致的造型,独具风格的样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而在这背后,谁又能想到一心想要复国的慕容复,其姓氏竟然是源自一支金步摇呢?

题外话:1981年内蒙古出土的鲜卑贵族妇人墓为土坑墓。该土坑墓属于东西向仰身单人墓,该墓距地表较浅,墓中随葬物品较少。该墓中的陶器,当时被分置于墓主人的头部两侧。考古专家经研究发现,这座鲜卑贵族妇人墓,是拓跋西迁时进入内蒙草原的初期遗迹。墓中出土的剪轮五铢表明,当时正处于中原地区的东汉晚期。

公元215年曹操率军平定五原、云中、定襄之乱。正是在此时拓跋趁机迅速向西南地区扩张。因当时的曹操无暇他顾,这才给拓跋部族扩张领地提供了机会。也正是在此时,内蒙古境内多了多座鲜卑贵族墓,其中便包含1981年出土的鲜卑贵族妇人墓。

参考资料《国宝档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摇启千年——马头鹿角金步摇 | 国博·讲述
文物介绍——马头鹿角形金步摇
内蒙的珠宝狂放而精致,与你一起领略草原珠宝的美
混乱时代之中的美——承上启下的南北朝(上)
步摇冠与草原丝路
金步摇:古代东亚西亚服饰文化融合的典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