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层皆客流,购物中心设计如何激活动线,达到人流聚焦最大化

商业动线,是指人流在商业空间中的行动路线,是商业建筑得生命线

动线对于消费者在购物中心轻松、便捷、舒适地享受整个消费过程,提高商户的客流量和成交率,以及均衡地提升项目整体商铺价值都有重要影响。

一条优秀的动线能够引领消费者高效找到目的地,并有节奏地、流畅地逛遍每一个店铺。反之,规划不合理的动线,容易出现人流拥堵不畅的情况,让消费者产生迷失感,从而影响消费体验,商业空间价值和消费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那么,那些聪明的购物中心如何利用设计激活“动线”,带活每个商业空间,做到“每层皆客流”的呢?

01

“量体裁衣”的购物中心动线,

在谓是“大有文章”!

众所周知,动线设计是前期商业规划布局中极为重要一环,要根据项目所处的环境和项目定位、地块条件、交通节点、主力消费者、业态布局、消防规范要求等各种条件来因地制宜

可很多人对于动线的认识只停留可行走的步道上,并不知道其实从你一脚步入购物中心的广场,已经进入了建筑师、设计师们巧妙布局的“无形”纵横网中。

在设计空间没有硬伤的前提下,商业空间设计对于人流的引导、动线的影响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导视、店招、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照明等。出入口下沉空间、自动扶梯、电梯、连廊等辅助“暗动线”都在悄然无息地影响着行动轨迹的决策。

由于一些硬件条件约束难免会出现一些“死角”空间等“硬伤”,一些购物中心另辟蹊跷,通过设计“小心机”扬长避短、弱化“硬伤”,优化动线,最终达到每个商业空间利用最大化。

02

那些“每层皆客流”的购物中心,如何利用设计激活“动线”?

不论是现在“小而精”的小体量Mall还是业态复合的“巨无霸”,不断丰富的创新业态规划和设计让商业空间变得充实的同时,也为空间的动线设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 德国Loop 5 Mall

Loop 5位于法兰克福与达姆施塔特的A5 autobahn街区上,这个庞然大物,长320米宽150米,总建筑面积为10 万平方米,是德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从2009 年竣工后,就成为附近100 万居民的生活中心。

LOOP5购物中心为环形动线设计,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这样大体量、大规模的购物中心闲逛也是一件费时费精力的体力活,容易消引起费者的疲乏。LOOP5购物中心在规划空间设计时,为消除“硬伤”的不良影响,加入了很多心机的小设计。

从入口开始的外部引流


购物中心共有四层,来这里的大部分的顾客都是通过A5高速公路行驶到达购物中心,不仅人流量大,而且顾客停留时间较长。这就需要一所
出入方便、规模相当的停车场。

Loop 5的停车场建设在购物中心旁边的空地上,风格隔空呼应。共建有9层,3000多个车位,节省地面空间的同时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停车位,可谓是一石二鸟。

一层平面图

其中三个楼层有直通购物中心的桥梁,其余六层也可通过电梯,直接将消费者带入所需楼层,并在地下设有附加通道。行人则可以通过地面一层的宽敞正门进入。多通道出入口,也避免了顾客滞留的消极影响。

连廊、自动扶梯等辅助动线

整个中庭空间从地面到天顶没有多余遮挡物,让这个有着六米高的中庭呈现犹如教堂礼堂般的通透感和空间感,所有店铺商家一一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分散、引导人流的连廊、扶梯,连通着同一楼层和各个空间,为消费者选择目标商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消费者可以直接到达对面,而非绕远。

四大主题区聚集人气

购物中心引用了航空发展史的元素,通过红、黄、蓝、紫主题色,结合照明,将购物中心划分为四个区域。购物中随处可见的“航空”主题,墙面及地面中的螺旋桨,机翼,舵盘,旋翼元素增添空间的活力感的同时,也刺激了整个空间的人流流动,成为争相打卡拍照的“网红”地

业态布局

不同于传统的业态布局,LOOP5购物中心如果将餐饮区设置在高层,显然不合理。将餐饮区位设置于二楼中庭,通连屋顶夹层,不论顾客选择底层还是高层开始游逛,都实现上下引流,发挥最大的喷洒效应,增加了客群停留时间,还带动了每一楼层的商业价值。

同时1200m²的休闲娱乐空间,为逛街逛累的顾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憩空间,对于疏散人流也有着重要作用。

  • 上海世茂广场

  • 上海世贸广场是由之前的百联世贸国际广场改造而来的,改造后的世贸广场重新梳理建筑
    内外流线,还根据消费者客群规划体验路径,创造了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为上海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飞天扶梯

    设计师的设计概念是“剧场”,设计师将顾客赋予三种不同类型的“角色”:游客、观众与演员;而建筑则被定义为剧场的前厅、观众席和后台。

    在建筑外侧,一组飞天梯犹如红毯让人眼前一亮,将南京东路上的游客直接送至世茂广场的三层平台及主入口;而另一组飞天梯则可引导顾客直达五层:“包厢”。

    改造前消费者只能通过一层旗舰店进入商场内部核心,而飞天扶梯直接将顾客送上三层,为之前冷清的上层空间增添了人气。

    飞天梯


    为了吸引作为“观众”的上海本地居民,改造后的商场在
    五、六层引入了数家高端餐饮酒吧。中庭的直升梯将就餐的顾客直送至楼上餐饮区,而无需寻觅扶梯。

    在附近办公的人们也是目标客群之一,即“演员”。为了让这类顾客更频繁便捷地来到世茂广场,设计师在二期放置了一组电梯直达商场核心。这是概念中剧场的 “后台”,这里的经典工业风格与一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导视设计

    成功将人流导入各个楼层,如果任其随意扩散会造成空间拥挤,哪怕面积再大也会有一种乱乱的感觉。特别是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人会不由自由寻找安全感,导视就很好地承担了这样的角色。

    K11的地面箭头、路标、导视牌共同组成了购物中心的主动脉,将人群分流在各个角落,提高了动线商业价值,增加了购买行为的发生概率。

    03

    设计动线时还要注意哪些设计原则?

    • 动线一定要形成回路,尽量避免射线的存在,让消费者被迫走回头路。如果商业空间狭窄,没有充足空间实现回路,可以利用在末端设置主力店或者垂直交通来进行规避。
  • 动线设计要注意曲与直结合,过长的街区可以增加曲度,消除过长的心理感觉,要使消费者对整体布局有所把控,不至于迷失方向;走道过于平直,一眼望到头,会显得单调,缺乏对于未知的乐趣和好奇。
    • 在方向改变时要有过渡性,平缓、无意地改变消费者的行动路线,而并非强制性。可通过道路宽窄进行流线型过渡,或者增加一些景观小品、休息区、导视等设施,增添空间的丰富感。


    中庭对于动线具有
    核心化作用,一般不要超过两个。如果存在多个中庭时,一定要对功能、形式等方面做出明显区分,避免出现迷失感,切忌多个公共空间功能雷同。

    • 垂直交通动线则有助于人流在高低楼层进行流动。在数量、距离、位置上一般都较为集中、固定,但可以从引导方式上多做文章。可以通过目的性强的业态,例如具有人气的餐饮、电影院、溜冰场等人气业态激发消费者的“登高意愿”,富有趣味的交通工具、活力动感的空间设计也能鼓励消费者上行。

    04

    写在最后

    商业地产最终目的是通过聚集人流最大化,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购物中心,设计也因地制宜并因客而变。不过,不论是通过哪些设计来激活“动线”,聚集人气,最终都要秉持一点,要时刻以消费者的真正诉求为导向

    方便快捷、识别性强等等,取决于细节设计,而这些细节之处所激发的感受,便是购物中心不可多得的有效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操 | 购物中心设计师都牢记于心的动线规划原则与要点
    商业动线设计3大要点
    购物中心高层如何引流?看新加坡地标项目的5个新尝试
    20张图详解购物中心动线设计要领(水平动线/垂直动线/后勤动线)
    购物中心的平面及垂直人流动线
    商业存量市场驱动下,揭商业升级秘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