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水赵宋的京华梦--家国兴亡的秘密(五)

10-13 22:50

阅读 9583

有宋一代,被视为夏商周之后,礼乐制度登峰造极的美好时代,被后世大加褒扬,以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是一个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想社会,宪章制度、人才选拔、人民生活乃至方方面面,都是体现了古人构建的想法,同时,宋也是为数不多疆域不能全有的朝代,没有完成实现四夷朝贡,以辽、金、西夏并存,在后世形成很大的不适应感。

那么在地理学上,宋室祖陵究竟是有着怎样的特点,才造就了富庶的国家,发达的文化,以及无法一统东亚的局面,这就先从宋祖陵的来龙说起了。

    至于赵宋的崛起,民间一直传说是所谓河南三门峡的“犀牛望月”,当地甚至还组织了学者开会进行论证,瞎编了所谓赵匡胤把祖宗遗骸葬在水里的龙口,把杨公的祖骸挂在龙头,所谓后世就有赵家天子杨家将的说法。其实这个终究是传闻,推敲其中的关节亦可知其荒诞不经。自从要宝钟老先生通过多方考证,寻访当地老百姓,并实地考古证实,最终确认赵氏发迹的确凿地点,也为风水研究者带来珍贵的案例。

宋祖陵位于今天保定市清苑区御城村。《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保州民赵加超者,国之疏属,居保塞县(今清苑县)丰归乡东安村,乃宣祖旧里也。”,“国朝上世陵寝,在保州保塞县东,犹有天子巷、御城庄存焉”,“定州东安村宣祖皇帝祖坟”。南宋人周辉在《清波别志》中指出:“国家上世陵寝,皆在保州保塞县东三十里,有天子巷,御庄亦号柳林庄,尚有宗室在焉。”《畿辅通志》载:“宋三陵在县东南御城西北,僖祖曰钦陵,顺祖曰庆陵,翼祖曰定陵。太平兴国中,以祖宗陵墓所在,因置保州。”僖祖文献皇帝,讳赵朓,字元明,号丽天,汉京兆尹广汉之后。唐文宗太和二年戊申正月十一日丑时生,历仕唐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修身厥德,宽厚容人。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四月初三日殂于好善堂,圣寿四十七岁,同年十一月十六日寅时,葬于蒗头山,尊称永钦陵。

今天有了山姆大叔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用上帝的视觉来看看宋祖陵的来龙结穴情况。帝王陵寝,首先要非凡之祖山,非名山大川不能配其灵。其祖山源自今天山西的北岳恒山,层层峰峦,叠叠开帐而来,到华北平原保定市,陡然伏低,潜行平洋,草蛇灰线,抛梭卸甲,虽无大山随行,却有八水护卫,如八条伏龙扈从真主,行至清苑县,白洋淀汪汪巨浸,众水灌汇,阻塞龙气停驻,气派万千,真太平天子之象也。

然则何以宋室不能一统海内,荡平幽燕,西击陇右,占据横山,而只能与狄夷称兄道弟?原因就在祖山上。张子微祖师曾言“山顶天池,飞泉不衰,若无蛟龙,王侯镒基”,意思是有天池亘于峰顶而发脉者,方可出天子。其太祖山恒山,虽然耸入云天,镇一方之雄,但其峰巅并无天池,古人认为一统江山之主,祖峰必要有天池,如秦、唐之青海湖,清之长白山。但是其少祖涞源县白石山,却是孤插云天的廉贞火星龙楼。杨益在《撼龙经》中论述火星龙楼:“廉贞如何号独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顶上石磋峨,伞折犁头裂丝破。只缘尖炎耸天庭,其性炎炎号火星。起作龙楼并宝殿,贪巨武辅因此生。”又云“贪狼若非廉作祖,为官也不到三公。”因为宋祖陵正是结在倒地木星的节牙上,所以祖山是高大巍峨的廉贞火星,属于喝形上的“金鸾琼阁”,自然也就贵气很大。

宋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实行赎买政策,对外要用岁币,对内把大量的失业农民编进军队,不喜生事开战,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治理,在龙格上看,则是因为主龙落平后,以水行龙,华北平原河水柔缓,不像明朝明祖陵那样水急咆哮,形成了尖利的沙洲,而是悠悠扬扬,信步闲庭,最后停驻在白洋淀边上。一般而言,主龙有众多外山拥揖,如此则雄勇,似陇西唐祖陵一般,帝主自然不甘俯首,以低平的平原护卫自然低调,为政也温和。同时,从卫星图看,龙脉由大小水界割,分支很嫩,不仅国家以文治,且君臣均好学谦卑,文风鼎盛,制抑武人,如圣贤所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学为本,一派清和宴平景象,也是古代王朝最少大规模百姓造反的朝代。当然山势太平缓,而水又大,则如古人所言“山称水,水称山”,山势不雄则威权不足,宋帝给予丞相大臣放权也是历史少有的,好在后龙退到保定府的后面后,就耸起了高大威猛的太行山,否则宋帝很多君主就沦为傀儡了。用这个思维去看欧美的风水,就容易明白为何那些国王君主及元首要分权,其实都是山龙弱而水有余的缘故。水者,虚也,则虚名更多一点,也容易理解宋代处理边疆问题更喜欢用钱来解决问题,宋太祖要统一海内,首先想到的不是加强集权,而是充实国库来积累军力。宋代设置三司使,俗称计相,总管全国的财政。两宋比较重视商业,南宋的对外贸易占据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山雄伟就喜欢威名,李世民就对“天可汗”这顶高帽沾沾自喜,而欧美人则很讲究实际看重钱财。所以当宋太祖施展杯酒释兵权的高超手腕时,难道不是祖坟的特征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

当然,作为近四百年基业的宋朝,超过了唐、元、明、清,又有其过人之处。原因在于祖山行龙很长,又化得很嫩,龙长则发得久远,龙嫩则子孙多文采,少骨肉相残,虽然宋室在末年子孙悲惨,但还是比其他王朝在太平年代多一份福气,这就是山龙化下平洋的好处。《玉髓真经》云:中原千里,平洋如砥,祖宗起处,或在一二百里,或数百里外,既而变作平地旷野,或止高一寸亦是龙身,水流不过,便为骨脉。意思是平原千里如白纸一般平而广阔,平洋龙行度范围很广,动辄行走百里以外,其支脚也摆布横阔,常常跨州过省,共同拥护一个地方。其虽然站在平野上看不到起伏,更没有什么高山,但实际上还是有微微的起伏,偶尔会凸起一些山包,这就是龙脊偶尔露出的地方,龙气在地里潜行。更多的时候,连起伏也很难察觉,但是可以从水流上判断。因为水随龙走,从川流水网中可以画出水龙的走向,自然就有主龙、支龙、护送龙、迎接龙等等。

地理祖师爷杨益在不世名著《撼龙经》论述平洋龙时也说:“莫道高山龙易识,行到平洋失踪迹。藕断丝连正好寻,退却愈多愈有力。高龙多下低处藏,四没神机便寻得。祖宗父母数程远,误得时师皆不识。龙到平洋莫问踨,只观水绕是真龙。念得龙经无眼力,万卷藏真也是空。”意思是不要以为只有山上才有龙脉,走到大平原上龙脉就不见了。其实虽然粗眼看过没有龙脉,但还是和高山下来的龙脉如断藕的丝一般,龙脉呈现出退御之像,也就是越来越低了,藏在平地里了,这正好说明来龙从高山的祖宗山来到平原已经很远了,让平庸的地师难以识别而已。在平原里找龙脉只能看水,因为龙都潜伏在地底下了,高山是站起来的龙脉,平洋是躺下来的龙脉,但有龙脉就有水,如同以镜子看人一般,观此可以知彼,懂得看水的分支汇聚交割,自然就看懂了龙脉。如果不懂看水流来判断龙脉的走势,读再多的风水书也是纸上谈兵,如网上很多“大师”那样瞎扯淡,即使今天你告诉他这里就是宋室龙兴之地,也看不出所以然来。

北岳恒山自山西发脉,在灵丘县盘地大断过峡,再起南天门山,又在涞源县盆地跌断,再起白石山祖山,小跌断后,起白银坨、玉皇坨、青榆坨三峰鼎立,群峰排闼而来,帐幕重重,如波涛巨浪之叠来,似鲲鹏两翼横飞,一路退卸剥换,愈化愈嫩,降势渐下华北平原,于凤凰山大跌断,下抱阳山,之后龙神潜伏,九河拱卫,逶迤而下,于白洋淀前被大水拦截结穴。

白洋淀古称“祖泽”,是华北平原上的大湖水系,古鄚州有“九十九淀”的记载。我们读后汉书时对曹操北乌丸的行军路线感到困惑,其实就是上古时期华北平原水流很多,相当大部分都是沼泽,洼淀相连,一片泽野,随着人口扩大,气候干燥,才慢慢收缩回白洋淀一带。《水经注》记有大埿淀、小埿淀,也即大渥淀、小渥淀,西晋时称掘鲤淀,北宋至明嘉靖间称西塘,并出现“白羊淀”名。

平洋以水行龙,河流汇聚之地,往往就是诸多龙脉会聚之所,白洋淀作为华北最大的水地,有徐河、漕河、萍河、一亩河、方顺河、唐河、滋河、沙河共九条河流汇聚于此,今天我们看到的就是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瀑河、府河、萍河、漕河、白沟引河拱卫白洋淀。主扦清西陵的高其倬尚书是一位风水传奇人物,他在著作《山水忠肝集》说到:山朝不若水朝,水朝不如水绕,水绕不如水聚。水聚则龙会,龙会则地大。杨公《疑龙经》论述道:也有真形无朝山,只要诸水聚其间。汪洋万顷明堂外,内局周围如抱环。钩钤健闭不漏泄,内气无容外气残。外阳朝海拱辰入,内气端然龙虎安。其意思都是:只要众多水流汇聚一起,就证明众多龙脉会聚一起,必然是大地。白洋淀的汇聚,世间罕有,自然也是传承久远的大王朝的上等大地。这个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如安徽巢湖,仅近代就出了李鸿章家族、李天馥家族、吴委员长、冯玉祥、张治中等大角色;太湖边上,从上古的吴越君主到后来顾雍、陆逊、朱桓等江东豪族,宋时的范仲淹、郑清之,明时的王鳌,清时的毕沅,近代的荣毅仁,现代的周某某,仅仅一品的都数不过来,更莫论其他了。

宋室的富饶,正是因为有此大水恒注,不仅水大,而且水安静不奔腾。古人论述堪舆,都说山管人丁水管财,水多水大水安静,必定富可敌国,福泽绵绵。汴京的京华美梦,临安的歌舞不休,都是这淼淼烟水的好处啊。祖师爷郭璞在《葬经》云“藏风不如得水,得水为上”,卜应天在《雪心赋》说“山本静。势求动处。 水本动。妙在静中”,徐氏《人子须知》云“水多处民多富,水少处民多贫,水聚处民多稠,水散处民多离”。所以上海为长江尽头,富甲环球,江浙鱼米之乡,广东经济发达,人民讲究实在,精于经营。西北经济落后,人民讲究权势,精于当官。全球来看,西欧、北美东部低平水多而富庶,欧亚大陆中部水少而贫瘠。当然水多如果急促,则不利于长久,水散则不利聚财。

当然知道白洋淀边上有大地,具体大地在哪里,却又要龙法学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才能看出,其中还是有要诀的。今天我们打开卫星图,可以看到宋祖陵所在一脉,由保定市而来,一直延伸到东淀头村、寨南村、泥李庄一带而停驻,是为主龙脉,高阳县下脉至通口村、小刘庄止,从右侧护卫主龙,徐水县下脉至安新县止步,从左侧护卫主龙,任丘市下脉到鄚州镇,从右拦截主脉,雄县下脉到龙西湾村,从左拦截主脉。霸州和文案县,静海县与天津卫,期间数百里,无数的水流夹着护龙脉做层层龙虎,在下关层层拦截,如莲花之瓣,竹笋之壳,个个包裹主龙。如九门宫禁,官曹环渚,警卫森严。如此,主脉之贵重不言自明矣。然则为何穴位不在尽头的东淀头、泥李庄一带,而在上头的东安村呢?原因在于气候变化后,白洋淀水体变小而陆地露出来的缘故。从古人的记载中就知道,当时华北的降雨量远远大于今天,而且,宋时在宋辽边境的白洋淀地区大建塘泺作为军事防线,海河宣泄不畅,白洋淀范围扩大,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从东安村到寨南村那一截陆地,大部分还在茫茫烟波之下。赵匡胤的高祖墓葬在蒗头山,所谓平原的“山”,其实就是稍稍有些坡度的土墩而已,既然叫“蒗”头山,自然是可以很近看到白洋淀波浪的,也可以佐证当时东安村宋祖陵这里就是尽头了。      

平原龙结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起大土墩。古人说平洋一凸胜千峰,又说“高山大垄峰多秀,不似平原一锥卓。”“平洋寻取地中凸,覆鼎真奇绝。”意思都相近,平原地平,突然隆起一块高于周围的土墩,而且土墩越大块,其穴就越贵重。如河南项城袁阁村袁世凯家族墓群、河北衡水市北齐皇室高氏墓群、山东徐州丰县刘金寨村刘邦曾祖墓等,都是非常明显的凸出微微高于周围的土墩,如翻盖的锅盖。没有这个特征,不能结大穴,宋祖陵也不例外。

平洋结穴,不可拘泥于近身的龙虎,我们从宋祖陵结穴可以看到,近身反而没有明显的龙虎包裹,但十里百里之外,却有很多河流夹着层层大龙虎来护卫穴场。所以王者不注重细小琐碎,而注重于大格局,眼光要看到百里之外,古人曾说过“内直外钩,尽堪裁剪。内钩外直,枉费心机。”要表达的正是这种情况。反过来看,很多人所费尽心力找的所谓好地,只是局限于近身的几道龙虎,斤斤计较于穴场的一点半点不足,而忽视了大局的藏风聚气,这与做人的道理何其相似。

为何宋室先为太祖黄袍加身,后帝位为皇弟继承延及北宋,南渡后则又转为太祖一脉,这就要从龙脉的来向来寻找因果了。首先后龙八水护正脉,右边有五条河流,右边重于左边,则小房先发矣。再从高山后龙寻,则白石山祖山下白银坨、玉皇坨,山从右后方来龙,右边则属小房也。但是同时白石山还从左边分出另一支从左边下脉,经狼牙山再合龙气到抱阳山,狼牙山在保定的左后方,等右边小房发完,则属于大房的狼牙山来龙又开始作用于皇室了。太祖太宗二帝虽然各有猜忌,但兄弟两房的合力,才造就了唯一能与大汉相提并论的国祚啊。

关于发房宫位的问题,从祖师爷开始就是一笔糊涂账。首先古人重男轻女,杨公在《疑龙十问》说:“断以长震中居离,少居兑位四同长,五与二位分毫厘,六与少男无差别,七与长男同共说。八与五位共消详,九与三男排优劣。此是河图分九宫。”简要的大白话就是,以左边为长房、四房、七房,以二房、五房、八房为中间,以三房、六房、九房为右边。这就是九宫分房论,长房就是长子,二房就是次子,以此类推。另外,左边为男,右边为女。但是学过八字的人都知道,子息有男女,有些人容易生男,有些人就是生了一堆女儿,一个儿子都没有。但是女儿也是子女啊。但我们看从古到今的家谱,包括皇室的玉牒,所谓房分,只论儿子,不论女儿,认为女儿是嫁出去的,不属于这一家。然而,我们在考察很多出了大人物的祖坟,却往往对不上号,明明是青龙左方好,怎么反而是第三个儿子是最大官儿呢?细细一查,原来还有三个姐姐,如此三子原是第七个子女。例如像曾国藩祖坟,祖坟后面来龙从右后方来,他的女儿孙女曾孙女很多嫁了名门望族,但是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却出息不大。所以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作怪,让我们没法精确地印证发房宫位的问题。当然,祖坟管家中的女辈,只能管到其本人,却不能影响女辈的子女,因为她们的子女不是这个姓氏,归人家的祖先管事了。

 其次就是从哪一代开始分房的问题,以宋祖陵为例,宋太祖的高祖父赵朓墓一埋下来,房分的问题就已然定数。他的曾祖赵敬玉牒上写的是长子,但肯定不是第一个生的孩子,上面还有姐姐。房份就以曾祖的兄弟姐妹来论。大白话就是既然高祖墓已经中穴,那么将来发迹的肯定是赵敬这一支,后面无论怎么埋后面的祖先,都不能改变这个定数!也只有这样,宋人的资料里才记载,宋家天下已经建立上百年了,还有在老家的远亲平民,没有被封王封爵。同时,我们也得出结论,无论后面风水祖师爷张子微扦巩义宋陵弄得再好,也无法改变赵氏一门已然的命运轨迹。宋真宗时还把宋太祖的曾祖、祖父墓都从白洋淀上挖回巩义埋,宋朝亡了吗?没有。因为只要不动高祖墓,宋朝就依然是赵氏天下。如临安南宋皇陵,那一片陵区根本没一个是中穴位的,也丝毫不影响!什么时候才影响赵氏子孙呢,等到龙气后退到小五台的时候,南宋就灭亡,这时巩义祖陵又遭人破坏,这时候赵宋后裔就受影响了。古人说慎其始,难道只是说做人的道理吗?万事都是同一道理。大龙脉结穴的犹如几代同堂的大家族,只要老爷子身子骨硬朗,家中大事有后辈发言的份吗?  

龙格是判断富贵层次的重要依据。历代论龙格的书籍,当以《玉髓真经》最为详尽,且有图样。宋祖陵属于“楼船出峡形”,张子微论曰“楼船出峡是木星,此是朝家万岁城。”“此为极品贵,出陵寝帝王万世之地,不可轻用,外山拥来如万乘之状”玉髓经图样是高山龙,而宋祖陵是平原龙,但格局并无两样。正脉一股正是倒地木星。颇有凭尔风打浪,稳坐钓鱼船的意味,这才是帝王风度嘛。周围护龙支脚多而龙身大,所以形成正脉低调,护龙力足,对比人事,则是君上安逸无事,臣下执事操劳的局面,当然,也有不利影响,正脉支脚短小,则龙气相对不够旺盛,皇族人丁就不如唐、明,夭折者不少。宋室十六帝,其中五位帝主没有子嗣,如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宁宗、宋理宗,都没有儿子成年继位。当然,也与高山后龙过峡接脉不够专一有关。而且护龙大,则臣下都比较高调,有实权。如赵普、韩琦、王安石、蔡京、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都是权倾一时的宰相。好在护龙不紧逼主龙正脉,比较宽阔,没有冲射,所以没有出现汉唐那种臣下谋逆残害君上的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边学边聊3-11
地理边学边聊(3-11)--辨龙格:朱元璋的“环曲梭织之水”(黄大陆)
金盘滚珠穴,平岗结地,上将祖坟
平原墓地风水怎么看,平原墓地风水图解
(411)清朝开国皇帝祖坟清永陵考察(曲炜原创)
成都的龙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