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胡琏(5)
userphoto

2022.05.27 甘肃

关注

       蔡炳炎进入黄埔后就跟随革命军东征北伐,战功卓著。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短短13年,他已成长为一名少将旅长,当上了辖5000名官兵的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7师201旅的最高指挥官。蔡炳炎将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好军人,爱兵如子,部队也很有战斗力。

蔡炳炎

         对于这个旅长,11师上下,包括胡琏,自然是十分尊重的,彭善与叶佩高也陪着蔡交接了防务。客观一点的说,作为实际经办人,胡琏对此事是负有责任的。这就等于11师吃了桃子,却要67师顶缸,更关键的是,这是胡琏有意识提出的建议。所以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生死面前,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是一个圣人,有逃命的机会,没有谁会死守着什么原则。所以那些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人才弥足珍贵,后世怎么歌颂都不过分。尽管当时67师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他们的想法与彭善的基本一致,都认为守御相对于攻击,部队更能够接受,所以也不反感。

        胡琏当时就提出,接防部队不能用日军阵地,而是要在罗店周围塘洼地带重新修筑防御工事,并且告诉蔡他的理由,日军曾经驻守过这里,所有地形地物已经射击标尺都已经非常准确了,根本不需要校正就可以使用大规模火力,其火力投射的突然性和猛烈性一定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罗店属于硬实地基,特别容易发挥日军火力,一个旅根本扛不住这样的炮击。周围塘洼地带尽管挖一尺就会出现喷泉,但至少不在日军射界标尺之内,日军需要火力侦察和观察校正,对于当时的全世界军队,信息传递都是一个困难的课题。没有个3、4个小时根本弄不完。日军一天作战最多11、12个小时,加上他们先期会先攻击预定的镇内目标,又可以争取1、2个小时,这样算下来,总可以在较低损失情况下拖延日军6、7个小时左右,我军的实际压力就是4、5个小时,201旅完全可以撑得下来。战斗目标也就达成了,此外,日军知道我军没有驻防镇内,其坐标也就失去意义了。到时候我们在换防镇内,又可以多坚持一阵子。蔡是个好人,提出部队已经太疲劳了,先接防,再考虑工事构筑的问题,同时表示会认真考虑胡的建议。胡即便是再不会做人,也不好强压着蔡按照他的意见办吧。所以也就向蔡移交阵地了。

       胡琏没有想到的是,日军的骄狂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区域,当天夜里就向201旅阵地开始冲锋。201旅官兵基本上属于24日黄昏到达,24日夜里就与日军发生接触。但由于日军夜间攻击能力下降,没有空中与舰炮支援,所以,战斗进行了几个小时就匆匆结束了,日军寸土未得,201旅报告歼灭日军百余名,根据日本防卫厅的数据记录,当天夜里有82名日军被我军歼灭,相当于一个标准小队,加上几个机枪和掷弹筒组,基本符合日军作战原则,侧面证明201旅没有虚报战果。但是对于我军来说,本就疲劳的201旅官兵不但没有获得休整时间,反倒与日军作战消耗了体力。战斗结束后,已经快天亮了。部队非常疲劳,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重新构筑工事。此外,由于日军工事相对较为耐用,同时夜间战斗的胜利也令201旅官兵士气大振,在此情况下,蔡炳炎将军只能先令部队短暂休整,希望能够坚持一天,入夜后再构筑重新构筑阵地。

       白天,敌二次援军又至,战斗更为激烈。敌人用占有优势的飞机、坦克、大炮把蔡炳炎部的后勤供应和增援部队阻断。于是,蔡炳炎部与敌展开了肉搏战,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时,相继传来主力402团团长李维藩和一些营连长阵亡的消息,蔡炳炎调整部署后下令道:“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时近中午,蔡炳炎亲率唯一的特务排和402团的3营冲向敌阵,杀敌众多。约中午12时许,蔡炳炎不幸被敌弹横穿胸部,以身殉国。201旅损失巨大,基本丧失战斗力,退到后方修整。

 附上蔡炳炎将军大战前写的两封家书,敬仰先烈。

 志学内子妆鉴:

        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谅亦同此景象耳。沪战闻我军连日胜利,敌方大有恼羞成怒之势。昨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果尔,则二次大战即将爆发。同时又据报载,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虽多众无以为。我等刻仍在此间休息,如沪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前函家用账目由你管理,望即实行,无得疏忽,此为最要紧之事。保、亚、浙等儿辈均好吗?甚念。特此,敬颂

时祺

洁宜于常州洪庙

八月十一日上午七时  

志学内子妆鉴:

       连日致书谅已躬览,先后汇带之款前函所述办法,务希切实作(做)到,是为至盼。我等于本日仍在此间休息,因沪上连日胜利且战区狭,不能使用巨大兵力故也。周难于此次过汉,乘机潜逃,此人瘦弱无忠骨,所以不可靠。殊不知国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如到皖不得令其居住。慕兰之事时在念中,望设法促成,以免我一件顾虑。老八资质甚佳,我颇爱之,希注意保育为要。专此,敬颂

时祺

洁宜手启

八月二十二日于常州城北之洪庙上午八时半发

该役,旅长蔡炳炎,团长李维藩壮烈殉国,时任18军军长罗卓英为纪念他们,赋诗一首:

三来三往力争持,

十荡十决扫虾夷。

淞沪风云罗店血,

大书蔡李是男儿。

        随后,11师接到新的任务,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重新夺回罗店。攻坚主力依然是33旅,但此时,即便是叶佩高,也知道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即便是拿人命填,也夺不回罗店。原因是配合作战的部队依然是31旅和67师全部,这两只部队都被他的66团团长胡琏得罪光了。而31旅位于左翼,67师位于右翼,他们两方面要是出工不出力,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完不成任务。叶随后与胡琏商量怎么办。胡琏提出66团做包抄,31旅主攻,换句话说,自己先于友军深入地阵,在当前的形势下,这种做法与自杀无异。等于把自己陷于绝境,让友军出气,大家伙的气顺了,事情也就好办了。叶佩高哪里舍得,断然否决了这个建议,只能按照原来的意思办。
      日军此时已经完全掌握了罗店的地形,基本上需要对哪里进行火力覆盖,直接按照坐标打炮就可以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罗店也不可能被我军夺回,可即便如此,为了少损失,国军还是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力。胡琏要求他的66团每个连通过抽生死签的形式各抽出一个排,每次进攻出动一个排,这个排只携带手榴弹,不带枪。这是因为根据经验,罗店守军并不多,最多一个中队100多人,加上前期201旅消耗的,携带步枪除了没用以外,论射击水平和枪械精度,国军也不是日军的对手,但手榴弹不一样,手榴弹投掷不会暴露火力位置,同时也便于杀伤敌人,最重要的是,每次出动一个排,给日军炮兵出了个难题,打炮吧,没有太大意义,毕竟日本是岛国,不是美国,没有奢侈到用钱换人命的地步,不打炮吧。就等于放任国军进攻,一旦出现什么纰漏,罗店还得丢失。他们又冒不起这个险,所以他们采取了间歇式射击。大家一看就看出来了,炮兵的做法就是两不得罪,这是典型的官僚作风。就这一点来说,比胡琏要强得多。
        胡琏要的就是间歇性炮击,因为如果进行覆盖炮击,他的部队一个班的规模都冲不过去,更别说打仗了。这一战法很快奏效,日军发现,国军只有零星人员冲过了火力封锁,但就是这些零星人员,极不容易对付,他们根本没有建立某个阵地与日军对峙,然后掩护后续部队冲锋的打算,甚至只是呆在日军的火力死角里时不时扔颗手榴弹,由于过于靠近前线,日军根本不可能,也抽不出人手来进行包围猎杀,导致时不时有手榴弹扔进日军阵地,给日军造成伤亡。而此时,日军的轻重机枪只能针对个体进行通路封锁,效率非常低,而且根本顾不过来。这就造成了双方只能互拼轻武器,日军的飞机大炮却只能瞪眼看着的尴尬局面。时间一长,日军就疲沓了,这时候,国军利用师里的重迫击炮对于关键部位进行急速射击。导致日军为了避免国军的小姑扰乱,只能被迫收缩阵地,由此周而复始,在随后的几天里,33旅四度收复罗店大部分失地,但由于日军重炮的威胁,国军不敢投入规模以上的力量,所以不可能全歼日军,也就谈不上夺回罗店了。这也是这种战术的不利之处。
    直到九月上旬,由于左右两翼国军部队向后退却,33旅在罗店附近形成了孤军深入的局势,为了防止日军分割包围,只能含恨撤出罗店阵地。胡琏于部队撤出阵地后回南京述职(换句话说就是接受调查,看有没有见死不救或者挖坑设套的嫌疑)

述职进行的虎头蛇尾,主要是日军当时已经逼近南京,统帅部西撤武汉时,将胡琏调任67师119旅任旅长,为了给各方面一个交代,仍以上校军衔服役,对于其淞沪会战中的贡献,不予奖励,也不予惩罚。

      胡转任67师119旅旅长,按当时的军衔制度应该晋升少将。可他愣是顶着上校军衔一直做到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军长。上校军长,下边一群少将师长、参谋长、政训处长,可他楞楞的就是发生了。

       在说胡琏担任119旅上校旅长以前,先说一下他的老东家11师的军官立功受奖情况。首功自然是师长彭善的,奖励个人大洋5000元,当时100大洋抵得上法币300元,而法币100元可以买两头牛。好多电影中动不动就写奖励大洋10万,那是纯属扯淡的。要知道,11师在1936年全年的各种军费加在一起不过法币198552元,约合大洋不足7万元。33旅旅长叶佩高升至11师副师长,31旅旅长王严转任主力33旅旅长。胡琏虽然在罗店一战成名,但因为坑队友,职位还在团长上打转转,就跟亮剑里的李云龙一个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炳炎少将
中日“最惨烈”白刃战,无路可退的中国人,3小时击毙日军25000人
1977年胡琏夜间猝死,死前曾画一张地图,儿子:他晚年不敢提粟裕
南麻战役东野已经包围胡琏,毛主席为什么电令粟裕快速撤退
【每天老照片】--9382-- 他毕业于黄埔,牺牲于淞沪会战,他的儿子受邀参加“九三”大阅兵
抗日烈士蔡炳炎将军:吾辈只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