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丁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大丁草为菊科植物大丁草的全草,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路旁、林边、草地、沟边等阴湿处,分布于中国南北等地。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湿热泻痢;热淋;风湿关节痛;痈疖肿毒;臁疮;早蛇咬伤;烧烫伤;外伤出血。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基本信息原形态生境分布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化学成份药理作用鉴别《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
展开
基本信息原形态生境分布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化学成份药理作用鉴别《全国中草药汇编》本草纲目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学名】:Gerbera anandria (Linn.)Sch.-Bip..  
【英文名】:Gerbera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丁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产地】:江苏省,生于山坡阴湿处;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
【药用】民间药用治痢疾、肺热咳嗽,肠炎。
编辑本段原形态
植株有白色绵毛后脱落。叶全部基生。春型植株矮小,通常高8—19厘米;叶广卵形或椭圆状广卵形,长2—6厘米,宽1.5—5厘米,顶端钝,基部心形或有时羽裂;头状花序紫红色,舌状花长10—12毫米;管状花长约7毫米。秋型植株高大,高30—60厘米;叶片倒披针状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广卵形,长5—6厘米,宽3—5.5厘米,通常提琴状羽裂,顶端裂片卵形,边缘有不规则圆齿,基部常狭窄下延成柄;头状花序紫红色,全为管状花。瘦果长4.5—6毫米,有纵条;冠毛长4—5毫米,黄棕色。春花期4—5月,秋花期8—11月。
大丁草图册(5张)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林边、草地、沟边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国南北等地。
编辑本段鉴别
性状鉴别
  
大丁草
本品卷缩成团,枯绿色。根茎短,下生多数细须根,植株有大小之分,基生叶丛生,莲座状;叶片椭圆状宽形,长2-5.5cm,先端钝圆,基部心形,边缘浅齿状。花葶长8-19cm,有的具白色蛛丝毛,有条形苞叶。头状花序单生,直径2cm,小植株花序边缘为舌状花,淡紫红色,中央花管状,黄色,植株仅有管状花。瘦果纺锤形,两端收缩。气微,味辛辣、苦。 显微鉴别
  
大丁草
根横切面】:
表皮细胞1列,常显淡棕色或棕色,可见多数根毛或其残基,赤为淡棕色或棕色。皮层薄壁组织宽厚,有时可见裂隙(根的较粗部分);内皮层细胞1列,凯氏点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外韧型维管束,韧皮束常为4-5;初生木质部常为4-5原型,次生木质部少量(根的较粗部分)。中心为较小的髓。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角质层较厚;气孔多见于下表皮;可见多细胞非腺毛或基残基(下表皮龙多),非腺毛顶细胞甚狭长,盘绕扭曲。叶肉叶未见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唯上表皮下的细胞排列更紧凑、规整;两侧叶肉组织常相连于主脉处上表皮下。主脉处下表皮下可见约1列细胞组成的厚角组织(或不明显)。主脉维管束圆形,木质部上方及韧皮部下方可见厚角组织。
编辑本段化学成份
本品地上部分含苯并吡喃类化合物[1],及野樱甙,5-甲基香豆粗-4-O-β-D-吡喃葡萄糖甙[2],大丁甙[3],大丁甙元,大丁双香豆粗[3,琥珀酸,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大丁纤维二糖甙(5-methylcoumarin-4-cellobioside),大丁龙胆二糖甙,蒲公英赛醇,β-谷甾醇[4],3,8-二羟基-4-甲氧基香豆精,3,8-二羟基-4-甲氧基-2-氧代-2H-1-苯并吡喃-5-羟酸,5,8-二羟基-7-(4-羟基-5-甲基-香豆粗-3-基)-香豆精。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大丁草
1、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杯碟法),大丁草水煎剂(10%-50%),大丁甙和甙元(5×10-4-2×10-3),大醒草成分Ⅰ、Ⅱ、Ⅲ、Ⅵ、Ⅸ区以及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的结晶5-甲基-香豆精-4-O-β-D-葡萄糖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1-3]。小鼠腹腔注射水煎剂或醇浸剂5g/kg及大丁甙40-240mg/kg对绿脓杆菌感染也有一定疗效;大丁甙抗绿脓杆菌ED50为46.2mg/kg[1]。
2、对网状内舌皮系统吞噬作用:
大丁甙20-56mg/kg腹腔注射能增加家兔及小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1]。
3、毒性:
大丁甙给小鼠腹腔注射200-500mg/kg,3d内无死亡,给家兔静注20mg/kg,每日2次,7d后血液、肝肾功能未风异常[1]。
编辑本段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浸泡过夜,过滤,滤液于白瓷皿中挥干,滴加5%香荚西酣浓酸溶液,放置呈紫红色。(2)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5ml,温浸10min,滤过,滤液1ml,加3%碳酸溶液1ml,在沸水浴中加热3min,冰浴冷却,加新配制的重氮试剂2滴,显红色。
编辑本段《全国中草药汇编》
【名称考证】烧金草,豹子药,苦马菜,米汤菜,鸡毛蒿,白小米菜,踏地香,龙根草,翻白叶
【来源】为菊科大丁草属植物大丁草Leibnitzia anandria (L.) Nakai [Gerbera anandria (L.)Sch.Bip.],以全草入药。开花前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源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下生多数细长须根,具辛辣味,有春秋二型:春型植株较矮小,基生叶丛生,莲座状,有长柄。春夏间抽花葶,初有白色蛛丝毛密生,后渐脱落。头状花序单生,边花舌状,淡紫色,中央花管状,黄色。秋型植株高大,秋季开花,仅有管状花。瘦果纺锤形,两端收缩。
【性味归经】“苦,温,无毒。”入肺、脾二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止咳,止血。用于肺热咳嗽,肠炎,痢疾,尿路感染,风湿关节痛;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臁疮;烧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辑本段本草纲目
大丁草
(《纲目》)
【异名】烧金草(《纲目》),豹子药、苦马菜、米汤菜、鸡毛蒿、白小米菜(《贵州民间药物》),踏地香(《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龙根草、翻白叶(《贵州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丁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大丁草
多年生草本,有春、秋二型。春型植株较矮小,高8~19厘米;花茎直立,初有白色蛛丝毛密生,后渐脱落,上具线形苞片数枚;基部叶丛生,呈莲座状,椭圆状广卵形,长2~5.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心脏形。秋型植株高大,高30~60厘米,基部叶倒技针状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广卵形,长5~16厘米,宽3~5.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逐渐狭窄成柄,边缘提琴状羽状分裂,顶端裂片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圆齿,齿端凸头,上面绿色,下面密具白色蛛丝毛。头状花序单生,直径约2厘米;总苞简状钟形,长8~10毫米,宽5~10毫米;苞片约3层,外层苞片较短,线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舌状花紫红色,长10~12毫米;管状花长约7毫米。瘦果长4.5~6毫米,两端收缩;冠毛长4.5~5毫米。
生于坡地、路旁、田边或灌木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苦,温,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湿,解毒。治风湿麻木,咳喘,疔疮。
①《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麻木。"
②《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止咳喘,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泡酒。外用:捣敷。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
【相关药材】毛大丁草根 毛大丁草
【关 键 词】祛风湿 解毒 风湿麻木 咳喘 疔疮
【选方】①治风湿麻木:豹子药一两。泡酒服。
②治咳喘:豹子药二钱。煎水服,红糖作引。
③治疔疮:豹子药根适量,捣绒敷患处。并治兽咬伤。(选方出《贵州草药》)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大丁草精选图片(3张)
大丁草图册(5张)
词条图片(4张)
扩展阅读: 1http://www.yongyao.net/zychtml/Dadingcao.htm
开放分类:植物中草药菊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大丁草
苦马菜,见过吗?可用于风湿关节痛,咳喘,疔疮,外伤出血
大丁草的功效与作用
农村中霸气的野草,如今价值非常高,治疗风湿的疗效相当不错
【山野花】马兰、紫菀、狗娃花的识别要点
砂狗娃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