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终的老人,身体两处会“鼓起来”!那是元气耗尽了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素问译释》、《黄帝内经解集》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这篇文说,咱们来和您聊聊,人临终之前的一些特别表现。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因为临终时刻,是生命转规的时刻。许许多多关乎生命本质的现象,都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们通过它,可以更好地认识生命,更客观地认识身体。

具体受,老人离开人世前,他们的身体常常会有两个地方“凸起来”。

第一个,就是下巴下方“鼓起来”了。

这个现象,在民间口口相传。就是说,一个老人临终之前,往往嘴巴微张,类似“鱼口”。他们的下巴下方失于紧致,微微鼓起。

对此,有些人可能不屑了——这有什么好说的?这不就是人在当时全很肌肉乏力、松懈所致吗?

话,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要从中医典籍中来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看《黄帝内经》中《素问》篇里的“虐论篇”。古人在这篇专门谈到疟疾的文说里这样写:“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什么意思呢?就是当阳明经经气虚寒的时候,我们的下巴(颔当下巴讲)就会振动、鼓动。这个“鼓”,一般当振动讲。阳明经虚寒为什么会导致下巴的振动啊?因为足阳明胃经是走下巴的。

这提示我们,要重视阳明经和下巴之间的关系。

看官,我们切莫小视我们的下巴。一个健康的、脾胃之气健运的人,他的下巴一定是紧致的,肌肉绝不会松懈。相反,人在肥胖、脾胃之气为痰湿所困的时候;以及人在睡觉、脾胃处于休整状态,功能减弱的时候,下巴一定是放松的、懈怠的。所以说,从这个下巴,我们能看到一些关于身体的真实状态。正因如此,我们不喜欢看双下巴,喜欢看尖下巴。因为前者身体不健康,后者身体更有活力。

所有说,当一个人,因病处于临终状态的时候,脾胃之气衰绝,下巴处的筋肉一定是放松、懈怠的,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鼓起来”了。民间有人专门据此来判断一个人死亡的时间,多少有些根据。

第二个,就是肩部骨骼外形突兀起来。

当一个老人,久病卧床,他(她)十分消瘦,肩部的骨骼,包括肩胛骨、部分锁骨在内外形突兀立显,且动弹不得、垂而无力,也是生命所剩无几的信号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要看中医经典,从中吸取智慧和营养。

我们看《黄帝内经》里《素问》篇的“玉机真脏论”。这篇文说里,古人谈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这里面的“肩髓内消”,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骨髓内消、肩膀不振。就是说,这里的髓,当“骨髓”讲了。第二种解释,就是髓当做“随”。肩部随着“内”的病变而消瘦、倾颓。这个“内”,说的是肾,因为“肾府是太阳脉”,即腰部作为肾之府,由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膀胱经循肩。所以,当肾中先天精气不足的时候,膀胱经气血输注不利,于是肩部就瘦削、倾颓。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肩部的状态,间接体现了先天肾精肾气的状态。所以你看,很多久病体弱的人,到最后肩部都特别瘦,骨头外形清晰可见,双臂抬举无力,双肩下垂。这个时候,人就不久于世了。同样,我们伸懒腰的时候为什么要举起双臂啊?因为这个行为通过肩部的运动,间接地调肾气。肾气调上来,我们就解乏了,就精神了。

总而言之,下巴之处,体现脾胃后天之本。肩部,体现了先天之气,乃先天之本,它们都显露出败象了,我们的生命也就真的进入末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脸上有一张疾病地图
【答各位同学问】2015.06.27
养生专家:每个人都可以百病不生
长寿老人的共同特征,原来你我身上都有!早该知道了
曲黎敏教授讲解《黄帝内经》智慧养生笔记(下)
一眼看出你身体有什么毛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