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展篆书楹联入展作品集评!

 全国第三届老年书法作品展·集评 

丁兆元 山东
篆书对联
夕阳红叶千山见 明月芦花一棹还


 评委点评 

刘成(中国书协理事、新文艺群体委员会副主任)此幅入展篆书作品主要取法金文《毛公鼎》,用笔亦借鉴当代篆书名家,篆籀用笔,圆浑而又不失劲健,节奏感比较强。字形大小错落,线条枯润得宜,伸张腾挪,体势开展,笔墨情趣与味道弥漫其间。作品具有一定张力和感染力。

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字结字不够规范,个别线条过于粗陋,用笔略显荒率。落款的行书书写不够理想。

魏兵然(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此件篆书对联作品从商周金文入手,取法高古,这种取法乎上的学习和创作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也是本次展览篆书对联作品较好的一件。这副对联作品的优点是笔法较熟练,用笔比较放松且整体感把握得不错,能看出作者对笔墨的控制力比较强。不足之处是:一、结构上略显松垮,如“叶”字上下结构断开,略显支离,字的气息不够贯通,“芦”字结构布局平均,缺少疏密对比;二、有些线条若显得纤细而笔势不足,如“红”字左侧绞丝旁的竖线、“叶”字中的两个竖线及“还”字左侧的两个长竖线都有这个弊病。

建议今后在《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等铭文上广泛吸收,深入研究学习,肯定还会有更大的进步。

创作这类风格的金文书法作品,我的体会是,结体上不断打破对称与平衡,让丰富自然的造型洗去庄严的庙堂气和华贵的装饰性,使金文作品呈现一种敦厚朴实的山野气。在使用长锋兼毫书写时,可用笔头大一些的毛笔,克服书写时容易出现的薄滑之病,在行草书中增强训练,体悟吸收恣肆、散逸的书写感,得篆之草意。这种书写技巧难度比较大,没有全方位的学习,不容易学成,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不断进步。


 学术点评 

杨吉平(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丁兆元此幅作品比较粗糙,这对书法创作而言不算是一种优势。董其昌谈书法强调巧妙,虽然傅山反驳他,说“宁拙毋巧”,但董其昌说得并没错。写字与歌唱一样,调必须准,声必须悦耳,所谓巧妙就是细腻准确。傅山在做到了巧妙以后才谈拙,是巧后之拙,而不是一味笨拙。看看傅山一生所书,有一笔笨拙吗?而丁兆元的作品则确实有几分笨拙,应该克服改正。

首先是行笔过于仓促。笔速太快,线条便会不稳,笔画便有些踉跄失势。作者也许是在追求金石气,故多有枯笔飞白,但过快的书写使得线条不够凝重,反而是对金石气的一种消解。其次是结字有些松散。无论何种书体,结构必须紧凑。作品中的“阳”字左右冲突,“叶”字上下脱节,“芦花”二字过于拖沓等,均为结字不紧凑的实例。另外,其行书落款也存在结构问题,应注意克服。

薛元明(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楹联创作的难度在于,上联是一个整体,下联是一个整体,上下联又是一个整体。通观此联,笔意奔放,字形欹斜取势,恰到好处地将行草笔意糅合进去,古意、行意和己意充分体现出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尤其是注重直抒胸臆,上下联不为对称而对称,充分考虑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不计工拙,都是值得肯定之处。若是说要有调整处,如“红”字“工”部竖画右移太过,导致不自然,“叶”字为上下结构,上下宽窄等同,缺少变化,可以顺势将上面的“世”字末笔延展,可能会稍好一些,“千”字竖画可以略斜向右侧收笔,下联“月”字不妨改为正向示人,与“明”字恰好有正反变化,“还”字左侧的走之底笔画上下均等对称,建议调整为不对称状,上小下长更佳。款字中“清马一浮”显然有误,马逝于1967年,而人物所属时代一般以卒年衡量。

编辑 ▏解超晋

供稿 ▏2023年《书法报·书画天地》第27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林杯”书法报·书法海选获奖作品评析·孙昱
郑庆海书法作品网展【十二届国展人物篇】篆书入展
大篆之美
书法史述略——造字说☆书与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碑☆章草
清 黄士陵书法作品
于明诠 | 黄宾虹篆书艺术略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