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年,蒋乐志等人为何能在第十一届国展中获奖?

本板块选发部分往届国展的获奖作品和提名评委的评析,虽然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不设奖项,但重温往届获奖作者的创作与评委的点评,有助于我们拓宽思路、提升创作能力。

 ——编者

 蒋乐志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蒋乐志 行书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中堂

规格 248cm×129cm

 提名评委:刘洪彪 

此作一张白纸、48个大字、40个小字、三方印章。作者心无挂碍,信手由心,率意行进,自然排布。大格局,正能量,磊磊落落,力健气雄。其远追魏碑古拙之气,近熏时代快捷之风,深得赵之谦外形内蕴,兼融各流派墨趣笔情。作者操大笔,用宿墨,多扁锋,惯方折,取横势,喜密实,自始至终情绪饱满,从头到尾笔法统一,个性语言和自我形象显而易见。字多独立,偶尔牵连,以行为主,间出楷草,于沉雄厚朴中营造活泛。五行大字,两行小字,字数不等,行距不均,于正大宽博中避免板滞。当下书法创作,一味摹古丢失自我、希图保险只写小字、极力造势追求外表之风正酣,此作素纸大字,恣意放怀之创作心态与手法,堪当楷模。

 汪敦银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汪敦银 楷书《书斋雅赏》中堂

规格 88cm×68cm

局部

 提名评委:孙晓云 

此小楷《书斋雅赏》内容为苏东坡《凌虚台记》《超然台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名文四篇。一篇一小幅,共集成四幅。在整体大幅作品中,并不显眼,但我却选了它。细观此幅小楷,有晋唐之风骨,亦有元明之温润。运用疏密章法,取势灵活而不乱;掺入行书笔意,偶有牵连而不流滑。秀美不外露,排列不呆板,心平气和,轻松自如。有天然巧妙的结字能力,又有稳健扎实的用笔基本功,实属难得的佳作。后来我了解到,作者汪敦银不是书法专业出身,工作之余喜欢写小楷。他是有天赋的、心静的、踏实的,并且他看过、临过、琢磨过各个历史时期的小楷,有过长期的练习和训练。通过作品,我能看到他于传统书法心追手摹、志存高远,感受到他写字时的安宁和幸福。

 曲庆伟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曲庆伟 行书《凌寒斋自作诗词》册页(局部1)

规格 32cm×22cm×12

 提名评委:曹宝麟 

十几年前,刻意拼贴尚未演为风气时,我就曾反对册页参评,因为既然投稿不允许装裱,那么册页无不裱褙且品相姣好,至少在评审起跑线上是不公平的。现在册页反显得朴素,于是一溜平排的册页让我徜徉、驻足。

有一件写得很好的册页因超过尺寸被取消了资格,但如果合格仍会因同省或曾听过我课而必须自觉回避,结果我发现了素昧平生的曲庆伟。

局部2

这本册页抄写的是自作诗,也正是本届征稿启事所提倡并鼓励的。然而我之所以被它吸引,乃是因为它像山间随意曲折的清溪汩汩流淌,处于汇成瀑布一泻直下前的自由状态,行于所行而止于不可不止,欢快地从石罅流出。水势平缓也就不会与阻挡的大石折冲喧豗(huī),当然更不会激起沉滓而始终保持清澈。

曲庆伟抄诗读诗而最终学会写诗,因此书卷气充满字里行间。点画的清刚,结字的清越,没有拘泥于少数几家,但又看得出渊源有自、消息多方。应属于历代文人自订诗集时采取的传统格式,可谓辞章和书法并美兼顾的那类,这种风格为我所激赏。

 李守银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李守银 隶书刘邦《大风歌》四条屏

规格 246cm×31cm×4

 提名评委:鲍贤伦 

取法汉隶刻石者最难得的是宏阔的格局与苍茫的气象。虽然写精致的寸隶也是不错的一格,终究不能与此相提并论。李守银此件作品首先占了气局之先,通篇观之形象廓大而气势飞动。细察之则用笔稳实,书写自然不做作,线条朴厚的品质中又带几分灵动。结字布白颇用心,聚散收放强化了空间节奏,虽略有夸张过度之处,也还无伤大雅。再看文字内容为汉刘邦《大风歌》,顿觉作品风格与文义甚为契合。可以想见作者创作时诗文意蕴与笔墨挥洒相互生发的那种豪爽痛快的景象。

 王志立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王志立 草书中堂

规格 248cm×124cm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名评委:李木教 

王志立草书巨幛以纯白生宣出之,显示充分的自信和超群控制力,长枪大戟、纵横使转,如入无人之境。作品立根明清大草,沉雄劲健,淋漓酣畅、气息醇厚,得倪元璐高古拙朴而避其奇诡迟涩,盖得益于颜体行书之平实圆润。又深研王铎涨墨法,运用恰当,倍增作品张力,尤见匠心。所憾者,大字正文未完就转入题款小字略显突兀,虽为分章布白计,然“为形式而形式”终究一病,此亦时风耶!

 刘广文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刘广文 楷书《三苏诗八首》中堂

规格 245cm×96cm

 提名评委:顾亚龙 

《三苏诗八首》,法取魏碑,中楷书之。其用笔以方折谋势,以使转取妍。墨法或浓或淡,行笔或虚或实,点画朴厚中寓灵动、率意中见谨严,通篇气象浑穆,意态雄奇。结字古拙险峻、恣肆畅达,形随意动、态由情出,虽貌似稚拙犯险,却能涉笔成趣,实能于唐楷横平竖直之外另辟蹊径、别成一家。此外,该作还以素纸中堂形制书成,通篇方严整齐,清爽洁净。作品左右留白处上下两段错落,遥相呼应,题跋和所钤之印与正文浑然一体,为作品添增了几分文雅静气,也给读者以较好的视觉感受,充分展现了作者较深的传统功力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文佐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 

文佐 篆刻《文佐印选》

规格 134cm×36cm

 提名评委:范正红 

当今篆刻以先秦古玺为范式的创作已蔚然成风,就十一届国展的作品来看,古玺类作品当属大宗。此作品能在古玺类胜出,得力于其显著的个性和雅致蕴藉的气质。古玺作为篆刻写意印风的借鉴载体并非久远的事情,追逐劲健、雄强之风成为时尚,印坛多有众人一面的现象;而此作者则能以雅逸之趣融通于古玺之中,气息清淳,品之若“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同时此作不乏当代特点,其表现正应孙虔礼论书之“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此作者能以古今之法而寓自家之意,其篆刻之理念当追通会之际;就其创作手段看,刀法、趣味、对比、呼应已至细处,章法布局自然生动而显现出节奏,可见作者对篆刻创作具备良好的素质和突出的敏感性。写意印风“技”固然重要,但表象之下的“意”是其根本。“意”或谓之“神”,“玄神宜宝,素气资养”,“意”之高下方为篆刻之高下,此作者贵在能以其“气”别于通常之“意”。

文佐 天地世事一场梦

原标题为:

“ 为何能获奖——往届获奖作品评析

供稿:2019《书法报》第23期

更多国展“爆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作品欣赏
上海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高清作品来袭!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陈寰(湖南)篆刻《陈寰制印》
【创作手记】只写性情留纸上——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创作记 ■张平均
第十一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篆刻艺术大展获奖作品欣赏(一)
第十一届国展获奖作品,李良东,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