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刚经读经浅得(6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金刚经读经浅得(63)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经文:「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如前所述佛陀谆谆教诲,不辞辛苦度脱如是刚强众生,希望众弟子能体会圣心,乃至再三强调,以金刚经及四句偈为人演说,有无比的功德。所以得解脱者的责任,唯有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佛遗教经: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云何为人演说,演说即示范,我们今时在娑婆世界,驾驶着一有血有肉的宇宙飞船,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达到「诸法如义(宜)」的地步,这就是为人演说。   

 

    按耶稣的说法是,你们是世上的光,城立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也不放在斗底下,乃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所有在家里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就荣耀你们在诸天之上的父(马太五章)。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一般行者一看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往往将之想象成「无记空、全然放下、不起一念」的空无或断百思想。「不取于相」是每一层次、不同方向的生命法则皆能看到及考虑进来,亦即不被任一相所绑住而失去全面的观照。若能学习贯穿三界,穿越时空,从生命制高点看,称为「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如如者,真如本性,众生的本来面目,是「能」是「觉」,能观照、思惟、感受、领悟、觉醒而令色身采取适当的行动。不动者,上述所说的能力、觉察、观照、思惟、感受、领悟、觉醒的作用从未停过,从未离开过我们。所以不动者,乃是觉的大动至「无上正等正觉」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现在的重点是,要如何达到「诸法如义」来为人演说呢?秘诀就是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如如不动),表现出来即「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如何能无所住而不取于相?反过来先看我们常住哪里?一般人常被自己所喜爱、嗔恨、习惯、熟知的事物及思想绑住,即常住于色、声、香、味、触、法等非住中。所以佛陀以此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帮助我们离开这些绑住我们的「相」。

 

    因为因缘和合(缘起聚散)而生的一切理法称为有为法,我们要仔细的去观察(要无所住才能如实知),就会发现这些我们所常住的色、声、香、味、触、法,皆属生住异灭而非永恒实在。既是如此,我们就容易离开这些身心幻垢。一离开幻垢(不取于相),就如同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在「觉」中,就能演好这世我们该演的角色,达到「诸法如义(宜)」,完成该完成的任务。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如是我闻,信受奉行,将金刚经「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之理,应用于日常的每件事上,才是真行道之人。

 

请延伸阅读: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说家风·《金刚经》篇】出离不是逃离,出世并非厌世(《金刚经》解读礼成)(第53篇·总第2814篇)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应做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亲爱的书友,你们来我这买书的利润都被我这样花掉了!
弘一法师《金刚经》高清附释文
金刚经启示录040:真正的佛法无实无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