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7年一级结构注册考试专业案例题第1~4题(历年真题解析第2期)


上期考题及答案


【题37】假定,底层层高为3.0m。④~⑤轴之间内纵墙如图19所示。砌体砂浆强度等级M10,构造柱截面均为240mmx2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构造措施满足规范要求。试问,其高厚比验算

与下列何项选择最为接近?

提示:小数点后四舍五入取两位。

图19

(A)13.50<>  (B)13.50<>

(C)13.75<>  (D)13.75<>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1、依据《砌规》5.1.3条第1款,H=3+0.5+0.7=4.2m;

2、依据《砌规》4.2.1条、4.2.2条,房屋总长度s=18m<32m,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

3、依据《砌规》表5.1.3的规定,④~⑤轴之间内纵墙的横墙间距s=5.4m,H=4.2m<s=5.4m<2H=8.4m,④~⑤轴之间内纵墙的计算高度H0=0.4s+0.2H=0.4×5.4+0.2×4.2=3.24m;

4、依据《砌规》6.1.1条的规定,

5、依据《砌规》表6.1.1,[β]=26;

6、依据《砌规》6.1.2条第2款,墙体中存在构造柱,故

7、依据《砌规》6.1.3条,④~⑤轴之间内纵墙为非自承重墙,故μ1=1.0;

7、依据《砌规》6.1.4条第1、2款,

,故μ2=0.867;

8、依据《砌规》6.1.1条,

故答案(B)正确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墙、柱高厚比的验算,但题目中设坑较多,应当谨慎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墙体高度的确定除了基础埋深外,还要考虑室内外地坪的高差;2、对设置构造柱的墙体,在计算允许高厚比时需乘以修正系数;3、《砌规》6.1.3条适用于自承重墙,即仅承担自身重量的墙体,若为承重墙,则μ1=1.0;4、计算墙体洞口的修正系数时,应当注意洞口与墙体高度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μ2与0.7之间的关系。对于该类型题目,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去分析公式中的参数求取,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


在今天的内容开始以前,先插播一条小福利,2018一注结构考试34本规范免费下载啦,只需关注“易筑结构”并在聊天窗口发送“规范”即可免费获取网盘链接。


【2017年案例题1~4】



【题1~4】某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总高度H=25.45m,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II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该结构平面和竖向均规则。


【题1】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整体计算时,输入的部分参数摘录如下:①场地特征周期为0.4秒;②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③结构阻尼比为0.05;④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24。

试问,以上参数正确的选项为下列何项?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主要解答过程:

1.根据《抗规》表5.1.4-2,①正确;

2.根据《抗规》表6.1.2,丙类框架结构建筑的8度设防烈度的建筑高于24米时,其抗震等级为一级,②错误;

3.根据《抗规》5.1.5,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③正确; 

4.根据《抗规》表5.1.4-1,8度(0.2g)的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为0.16,④错误。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抗震等级、阻尼比、场地特征周期等基本概念,同时考生需掌握底部剪力法的计算。

2.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3.《抗规》5.1.5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抗规》8.2.2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抗规》附录C,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计算时阻尼比。


【题2】假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集中于顶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集中于其他楼层的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永久值)和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见下表。试问,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为下列何项?(提示:该办公楼内无藏书库、档案库)

(A)14600 (B)14900 (C)17200 (D)18600

答案:【A】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抗规》5.1.3楼面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5。

根据《抗规》5.2.1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根据《抗规》5.2.1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单质点应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可取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注意楼面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的取值。屋面活荷载不计入,楼面活荷载分为按实际情况计算和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两种情况。


【题3】假定,该结构基本自振周期

,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各楼层地震剪力重力荷载代表值和楼层的侧向刚度见下表。试问水平地震剪力不满足要求的为下列哪项?

(A)所有楼层  (B)第1、2、3层

(C)第1、2层  (D)第1层

答案:【C】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抗规》5.2.5:



可知,第1、2层不满足剪重比要求。

【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剪重比的计算。注意: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剪力系数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2.《抗规》5.2.5条文说明: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时,则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

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
;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
,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


【题4】假定,各楼层的地震剪力和楼层的侧向刚度如下表所示。试问,当仅考虑剪切变形影响时,本建筑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楼顶总位移

为下列何项?

(A)14 (B)18 (C)22 (D)26

答案:【D】

主要解答过程:

根据《抗规》5.2.5条文说明:


处于速度控制段按加速度控制计算第5层的地震剪力应为:


按位移控制计算第5层的地震剪力应为:

速度控制段时:


【解题分析】

考查《抗规》5.2.5条文说明部分。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时,则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

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
;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
,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


下期考题:


【题5】以下关于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补充计算说法,何项有误?

(A)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B)采用七组时程曲线进行时程分析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五组实际强震记录的加速度时移曲线;

(C)每条时程曲线所得结构各楼层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

(D)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答案以及解析会在下期公布,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答题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pkpm参数设置
SATWE参数取值及结果分析探讨之一(3)
抗规主编带你解读抗规条文(二)
PKPM常见问题及详解——结构篇
PKPM计算参数 - 追梦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长周期地震动长周期结构地震作用高层建筑隔减震技术专题研讨会”观点汇总(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