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府·陌上桑》赏析

诗文赏析


《乐府·陌上桑》赏析

/墨吟

图1:罗敷


乐府简介

汉代设有一个音乐机构——乐府,专门到民间采集民歌,采集来的民歌统一命名为乐府诗。这些乐府诗数量巨大,却散落在各地数百年,生死存亡岌岌可危。到了宋代,由郭茂倩(1041-1099)以毕生精力收集编纂的《乐府诗集》100卷问世,全书将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各大类又分为若干小类,并为每个类别写了题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誉郭茂倩所写题解“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这一评价郭茂倩当之无愧,他自幼受诗礼熏陶,熟知音律,善篆隶,对诗歌兴趣尤其浓厚,他编纂的《乐府诗集》展现了乐府诗的完整风貌,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功莫大焉。

书中《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陌上桑》也选自《乐府诗集》。

图2:郭茂倩


原文

陌上桑【1】

无名氏

日出东南隅【2】,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3】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4】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5】,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6】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7】帩头【8】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9】观罗敷。


使君【10】从南来,五马立踟蹰【11】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12】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13】有余。”

使君谢【14】罗敷:“宁可共载不【15】?”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16】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17】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18】,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19】,四十专城居【20】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21】有须。

盈盈【22】公府步【23】,冉冉【24】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25】。”

今译

太阳每天从东南方升起,阳光照在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个贤淑媳妇,自己取名叫罗敷。家里以蚕桑为生,罗敷每天清晨就到城南边的桑园去采桑。采桑的竹篮子上系着青丝,篮子的挂钩是桂树的枝条做成。她梳理的发髻偏向一边,耳环是发光的明月珠。她的衣裙飘逸,短袄是紫色的,都由名贵的丝绸缝制。路上劳作的人们,都会不经意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向她投以赞叹的目光。尤其是少年郎,更是脱下帽子,露出束发的头巾,对她倾慕不已。正在耕种的人会忘了犁耙,正在锄地的人会忘了锄地。他们回家后都要相互埋怨,只因观赏罗敷而耽误了劳作。

当地太守是个贪色的家伙,他乘着五匹马拉的马车从南而来,看到罗敷就停下马车徘徊不前。太守派遣手下的官吏前往打听,问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官吏打听后向太守汇报说:“这是秦家的媳妇,自己取名叫罗敷。”太守再让官吏去打听罗敷的年龄。官吏回来说:“罗敷不满二十岁,大约十五岁多一点。”于是太守就直接走过去询问罗敷:“你愿意跟我共效鸳鸯,享受荣华富贵吗?”罗敷非常生气,怒冲冲地上前斥责道:“你这个太守多么愚蠢!你家里有妻子,我罗敷自有夫君,这怎么可能呢?”

罗敷感到有必要教训教训这个太守,就以夸张的语调讽刺他,说:“别以为你从南方来就显得高贵了,你只要看见一千多人的马队从东方而来,那个带队的就是我的夫君。你知道怎样识别我的夫君吗?骑着高头白马的那个人就是,他的后面紧跟着黑马和马驹;白马的尾巴上系着和我竹蓝上一样的青丝,马头上套着黄金的马络;他的腰间佩挂着名贵的鹿卢剑,这把剑价值千万两黄金呢!我的夫君十五岁就在官府当差,二十岁就到朝廷做大夫,三十岁升任侍中郎,四十岁就当上城防长官啦。他相貌堂堂,皮肤洁白细腻,胡须不疏不密。他在官府踱方步的样子潇洒脱俗,走路的姿态亦步亦趋,悠然自得。官府在座的数千人,没有一个不夸奖我夫君非同一般的!”

赏析

东汉以后,诗歌就以五言、七言居多了。《陌上桑》是一首五言诗,讲述了采桑女罗敷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不屈服于官府的淫威,机智地对一个好色的太守进行辛辣讽刺的故事。

诗中提及太守是乘着马车自南而来,以显示他的高贵身份。但采桑女回击说,我的丈夫是带着一千多个随从自东而来。我们知道,中国历代一般都以南为贵,例如衙门、庙宇都是朝南开的。但是在汉代及汉代以前,则是以东为贵,南次之,北再次之,西最低。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鸿门宴,项羽坐东,刘邦坐南,就是一个证明。

采用侧面映衬与烘托的手法,是《陌上桑》的创作特色。

例如“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和“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通过对服饰的侧面描述,来表现罗敷容颜美丽和体态轻盈,显然比直接描述更胜一筹。

例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和“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是通过对路人见罗敷而惊艳的侧面描述,来表现罗敷容颜美丽和体态轻盈,显然比服饰又更进一步了。

例如第三节,逐句递进,句句都是夸奖夫君,将夫君夸到极致。有人说,这个夫君是罗敷虚构的。其实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夫君尊贵身份和英俊潇洒的侧面描述,反衬出那个自恃地位优越的太守太可笑,太愚蠢,太不自量力。罗敷将他奚落得无地自容,整个故事的喜剧效果也达到了高潮。

注释

【1】陌上桑:指故事的发生地。陌,田间东西向的小路,南北向的小路称“阡”。桑,即桑林。

【2】东南隅:东南隅:夏至以后日由东偏南隅,方位、角落。

【3】罗敷:名字,此后泛称美丽而又智慧的女性。

【4】笼:采桑的竹篮。

【5】倭堕髻:即堕马髻,一种将发髻偏向一边的发型,在汉代颇为流行。倭、堕系同韵叠字,义同。

【6】襦(rú ):短袄。

【7】著:露出。

【8】帩(qiào)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9】但坐:只因为。

【10】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11】踟蹰(chí chú):徘徊不进。

【12】姝(shū):美丽的女子。

【13】颇:多义词,这里应解作略,约略。

【14】谢:多义词,这里应解作询问。

【15】不(fǒu):通假字,通否。

【16】一何:多么。

【17】骊驹:骊,深黑色的马;驹,小马。

【18】鹿卢剑:剑柄上装有玉鹿卢的剑,言其名贵,鹿卢即辘轳。

【19】侍中郎:皇帝身边的侍卫官。

【20】专城居:地方长官。

【21】鬑鬑(lián lián)、颇:鬑鬑,形容胡须长垂;颇,形容胡须疏密有致。

【22】盈盈:端庄大方。

【23】公府步:在官府行走的步履,即踱方步。

【24】冉冉:缓慢悠然,与盈盈相应,均用以形容步态。

【25】殊:非同一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陌上桑—还原本来的罗敷及形成于东汉的门第社会
汉乐府民歌中的名著
3/陌上桑
《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带部分注释)
《乐府诗集》第三十一首《刺巴郡守诗》
陌上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