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深夜为何要打更?如果没打更人后果严重,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寂静的青石小巷中,远远的走来两个拿着锣鼓和梆子的打更人。“笃笃———咣咣”,边走边敲。他们一夜共要敲五次,每个一个时辰(两个小时)敲一次。第一次敲得时候是在现在的七点,打更人会喊一声“鸣锣通知,关好门窗,小心火烛!”。

而敲到第五次的时候,也就是凌晨三点。天也快亮了,鸡也开始叫了,一句我们惯熟的话语也就出来了“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一更落棒子,那青石小巷就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打开大门,洗衣的洗衣,做饭的做饭,出门的出门。

就连那远在皇宫中的皇帝,都要在五更天的时候爬起来准备上朝了。而官员们,则是在四更天的时候基本都起身了。随着更夫的第五声梆子响,世间的一切仿佛都鲜活了起来。当然,随着更夫的第一声梆子响起,世间也就寂静了下来。

而以上那一幕幕的画面,在古代的每个城市,基本上日日都能够见到。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缺少那种精确的报时手段。白天还可以靠着日晷记时,那晚上的报时基本就只能够是靠着更夫。

所以历来有城池的地方,就会有着敲梆打更的习俗。而担任更夫敲梆打锣的人,基本上也都是乡间的贫民亦或者是老人。每到除夕夜的时候,敲更人走过的各家各户,都会捐钱捐物给更夫,以示酬谢,也是给了更夫一个活命的机会。

而官府也有一个专门管理时间的“谯楼”来管理这些更夫。而每个城池甚至是乡村的前后入口处,也会设有一个专门供更夫休憩,以及关门的“闸口楼”。楼门口设有木杉,每晚到点了更夫就会用木杉将闸口关闭,挂上“二更关闸,天明乃开”的牌子。

那么问题来了,关注老弱给予其一个吃饭的本事有道理。晚上报时也有道理,但为何要一夜报时五次呢?如晨钟暮鼓一般,报一个早睡的时间,报一个早起的时间不就够了吗?

但实际上,打更报时的作用不仅仅是在报时。有一句诗叫做“谯门漫打更,却怕催归骑。”便可看出,这打更的作用可深了。首先管理更夫的“谯楼”还有“闸口楼”一般会是一个城镇或者是一个村中最高的建筑。

这相当于的是一种独特的烽火台,古时候战争频繁。夜晚暮色漆黑,一不小心就容易遭受夜袭,而打更人在这制高点发现敌人夜袭,就要尽快吹响号角,敲响警钟。为城内的居民示警。

其次,打哽这一传统最早是来源于巫术之中。人们晚上更夫敲梆,是可以驱除邪祟的。再有就是古代的建筑基本都是木质,而使用的光亮来源又基本都是火烛。如若有起火的话,基本上一起就是一片的火。

而更夫打更时说出的那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更多的是提醒城内的居民,注意防火。而大声报时的更重要的作用,是在告诉隐藏在暗处的小偷。这里是有人的,起到驱赶盗贼的作用。

而打更人每打一根,敲出的梆子声也是不一样的节奏。所以如若有人在夜间醒来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更夫敲出的梆子声,去判断大致的时间。这也是更夫的本职工作了,他们通常都是一整晚都不能水,眼不离漏壶,到点出去打更。

但是在1949年解放后,随着钟表在民间渐渐普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渐渐提高,晚上的娱乐活动也是开始丰富了起来。自然而然的,打更这一项古老的职业也就渐渐消失了。但是在古代,却不知多少灾难因为更夫而被化解。

现在许多人依旧还在怀念那个幽静的打更时代,每每听到更声。似乎也就将我们带进了那个景色依旧的寂静夜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人晚上为什么要打更?只是单纯为了报时吗?
古代为何要打更?打更人属于什么工作范畴,谁给他们发工资?
古人深夜为啥要打更?若没人打更后果严重,古人智慧令现代人叹服
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若没打更人后果好严重,老祖宗智慧真高
俗话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古人打更仅仅是为了报时间吗?
午夜梆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